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不管是教育范围还是教育内容,都变得更加的普遍化。从公元 6 世纪开始,教会对中世纪欧洲的教育发挥着垄断作用。当时的教会教育着重于培养神职人员,忽视了世俗青少年的教育的重要性。

进入 12 世纪,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意大利的商品和经济结构也随之发生了改变,新的思想和思维模式无不时时刻刻的冲击着旧的传统思维观念,意大利社会发生了许多翻大覆地变化,世俗政权不再受到教皇的控制,与教权逐渐分离,教会已不能完全能控制世俗生活,14、15 世纪,源起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也对意大利产生了积极的反作用。

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改变教会控制教育的局面,限制教会教育,提倡世俗教育,打破教会垄断教育的局面,夺回对社会教育的控制权。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教育发展

1.基础教育

中世纪的欧洲,教会几乎承担了整个社会的教育任务。它从6、7世纪开始从发展初期尚不成熟的状态,一直到10世纪,它已经可以满足整个社会学习的需要。在中世纪晚期,各种各样的市政学校已经开始建立,为了满足贵族子弟学习需要的私立学校也已经开始大量涌现,但是从总体来看,教会学校依然占据社会教育的主要地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普通人群对于教育的渴望日益增加,教会却依然攥住社会的教育权不放,而此时世俗学校的数量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所以世俗教育与教会教育势必产生矛盾。

12、13 世纪的欧洲,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是教会权利的削弱使教会再也无法掌握对世俗生活的控制权,自然而然也就放松了对世俗教育的控制。其次,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商人、技工,手工业者不断增多,城镇人口得到大量增加,这些世俗人士他们在社会生活中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他们不满教育被教会垄断,他们要求改变教育现状,实行世俗教育。

文艺复兴时期的儿童,无论男孩还是女孩,他们在进入大学之前都上过形式各样的学校。这一时期他们受教育的类型统称为基础教育。文艺复兴时期实行基础教育的学校主要分为三类:公立学校、私立学校和教会学校,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普遍为世俗学校。

大量的世俗学校首先出现在佛罗伦萨、威尼斯等较为富裕的城市,这与它们的经济状况不无关系。

2.高等教育的发展

从公元 11 世纪初期一直到公元 14 世纪中叶,学校数量在意大利城市里是现--种井喷式的发展状态,大量学校出现在城市中。据记载,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城市儿童的入学率相当高。仅佛罗伦萨一个城市就有 8000 多名学童。

儿童入学率的提高从侧面反映了当时市民受教育的范围也扩大了,城市居民的识字率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文艺复兴时期,城市已经正是取代修道院成为了教育的中心。大学的出现,是城市成为高等教育中心的标志。

波洛尼亚大学不但是意大利出现的第一所大学,同时它也是欧洲最早的大学之一。“黑死病”的爆发成为意大利大学发展的分界线,在黑死病暴发之前,意大利已经建立起六所大学。

这六所大学包括,“建立于 12世纪后半叶的波洛尼亚大学,建立于 1222 年的帕多瓦大学建立于 1224 年的那不勒斯大学、建立于 1240 年的罗马大学以及建立于 1246 年的锡耶那大学,和建立于 1308 年的佩鲁贾大学。”知识的生产和传播中心从传统的修道院开始转移到新产生的大学,城市正式成为教育和学术研究的中心,不仅如此,城市也成为了文化生产的中心。

3.妇女教育的发展

文艺复兴时期,虽然女性接受教育并不被人们普遍接受,但实际上这一状态并非绝对。在这一时期,妇女受教育虽并非轻而易举,但也并不难于登天。许多女性还是通过各种途径受过教育。女性受教育的情况因社会阶层和职业而异。

其中,受教育最为容易的是贵族女性,因为其社会地位较高,为了维护家族利益以及上层社会人际交往的需要,往往有接受教育的需要。其次接受教育较多的是修女,因为修女有诵读经书的需要。

最后,来白城市的手工业者家庭的女孩,通常其父母因为家庭经营活动的需要,往往要教授女孩一些基本的读写知识,以便成为家庭工作的助力。总之,妇女受教育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初级学校的识字教育,带有宗教色彩的读写教育、基于父母的家庭教育,进入行会学习手艺的职业教育。

教育与社会观念的变化

1.教育与世俗观念变化

文艺复兴时期,陈腐僵化的经院哲学体系已经不适合社会的发展,宗教已经无法在精神上实现彻底的统治,宗教文化的衰落,导致了教会对教育控制力的下降,世俗政府逐渐掌控社会的教育,一系列世俗学校的建立,从侧面证明了,不止是教育,宗教对世俗社会的控制力已经大不如前了。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教会已经失去了从前的风光,世俗政权崛起,从教会手中取得了对城市的控制权,教会对社会的控制大不如前,严谨的教条也逐渐松弛,人们逐渐冲破了教会的禁锢,开始享受美好的尘世生活,再加上教会本身的堕落,僧侣们也开始不遵守清规戒律,变得放浪形骸,教会的威信似乎也荡然无存。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教会对社会的统治已经衰落,教会通过神学教育来统治人心的做法也已经行不通,人们不再被中世纪教会宣传的轻视财富的观念所蛊惑,在人文主义教育的影响下,人们开始反思教会宣传的财富观念是不是正确,他们认为尊严来自于优裕的财富,财富与信仰并不是背道而驰,贫穷并不是接近上帝的理由,财富与信仰是可以共存的,足可以看出当时教会在民众也中的地位经到了谷底 。

2.教育与婚姻观念的变化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人文主义思想盛行,众多人文主义者奔走呼号,疾呼要冲破神性对于人性的压抑,解放人性。一些人文主义者进入学校,他们著书立说,用自己的人文主义思想影响着一批批的学子们。人文主义思想影响了一时的社会风气,婚姻观念作为社会思想的一部分,自然而然的也会受到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

在文艺复兴这个社会大变革的时期,以家庭为单位的自主经营取代了传统的家族经营,妻子作为丈夫的作用愈来愈明显,妻子们为家庭的付出也赢得了丈夫及家人的尊重,换来了在家庭中的地位的明显提高。

一种新的具有平等意识和爱情观念的婚姻方式出现了,男人们追求一种随意的但不以放弃婚姻为代价的生活和感情方式,“某种类似现代婚姻生活的方式出现了,许多妇女也可以享受一些白由,她们作为家庭的女主人可以以自己的意愿来管理家务,教育她的子女,并能参加一些社会生活”。

文艺复兴时期,中世纪禁锢人心的思想力量已经减弱了,男人们能够更加客观的看待女人的地位,人文主义者们认为,“男人和女人仅仅把配偶当作共同劳动和生育后代的伙伴,那种想法是不正确的,而应该像情人那样互相依恋,共享生活中的种种乐趣。”

3.教育与享乐主义风气

文艺复兴运动之前,教会对欧洲的教育起着垄断作用,人们以圣经圣训为教育内容,社会教育界笼罩在教会的教育阴霾之下。源起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撼动了教会的神学统治,举起了世俗教育的人旗。

人文主义者崇尚古希腊罗马的自由精神,首先提出了“提倡人性,反对神性”,肯定了人的权利和白由。主张张扬个性,追求身心的自由,反对基督教的禁欲主义。人文主义之花遍开意大利大地。随着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基督教倡导的禁欲思想被打破,从人文主义者开始一直到普通群众,社会上开始弥漫一股享乐主义的风潮。

享乐主义开始风靡意大利世界,有着深刻的社会和思想原因。首先是人文主义思想的流行,人文主义者呼吁人们解放人性,释放欲望,反对禁欲主义,这人人的鼓励了享乐主义在社会上的流行。

其次享乐需要由一定的物质和经济基础。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资本主义经济兴盛起来,商品流通加快,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打破了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城市变得愈加繁荣起来。再就是黑死病之后,幸存的人手中积累了人量的财富,这就为享乐主义的盛行创造了经济条件。

第三是意大利地处地中海航线的中心,交通发达,贸易便利,许多从东方而来的货物都要在意大利转运,使得意大利人有机会接触到国际上的精美物品,由此,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兴起了一股享乐主义的风气。

总之,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人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接受与自己的社会阶层相称的教育,这与当时人文主义思想的蓬勃发展不无关系,人文主义强调“人”的价值,打破了教会禁锢人性的统治,为“人”的发展描绘了蓝图,但是人文主义者过于张扬个性,却容易导致个人私欲的膨胀,所以怎样在张扬个性的同时,认识到不能过于夸大人本身的能动作用。这给我们今天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