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雷扔出去能自己飞着去找目标炸?

近年来,我国就推出了这么一款带有翅膀的飞行手雷。与外国导弹相比,我国自主研发的飞行手雷不仅在飞行里程上毫不逊色,成本竟然也不过500元而已。

那么,飞行手雷到底是个什么物件?我国为什么要研发这种奇怪的武器呢?

飞翼给老手雷新生命

给手雷装上小翅膀真的靠谱吗?近年来,我国在军事航展上摆出来的武器装备愈发多样了,甚至连手雷都有了空中续航能力。

说起目前最令我们骄傲的飞行手雷,那必定是非ch-817型手雷莫属了。为了能让它更具现代科技感,我国的航天研究院甚至都参与到了手雷的具体设计当中。

那这款新型单兵武器能有怎么样的出色表现呢?原来,这种飞行手雷也可以被称之为自爆飞行器,以普通手榴弹来说,人们根本无法精准的保证其能够大规模的对敌方造成有效伤害。

毕竟现代战争中,一般情况下对战双方是没什么机会短兵相接的,因此,投掷类的手榴弹空有一身武艺却根本无从展示。

而飞行手雷就能完美的解决这个硬伤,根据目前给出的数据来看,这一新型武器在空中的飞行速率能达到近20米每秒,在高速飞行的状态下,其平均续航时间也能达到15分钟左右。如此算下来,理想状态下的ch-817能在空中盘旋一万六千米。

这种距离能让士兵们保证自己安全的情况下,还能让手雷精确的对敌方的重要设施造成强力的打击。

而我们之所以要研制这种高效的单兵作战武器,也并非是钱多没处花,毕竟国际上其他国家对飞行手雷的研究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早在2018年,捷克斯洛伐克的某家安全公司,就展示过一些飞行手榴弹的概念设计。2021年2月,澳大利亚企业也宣布成功研发出了能以四翼形态持续飞行的手雷武器。

不过,最早开始关注飞行手榴弹的,还是家底更厚的美国,早在二十世纪末期,他们就开始捣鼓这种稀奇古怪的玩意儿了。

只不过,其研发的产品更多是为了对海上以及临海目标进行打击,并没有让它成为陆军装备。而我国虽然研究飞行手雷的时限较短,但研发出了能被用于单兵作战的ch-817手雷。

飞行手雷不是睁眼瞎

士兵能成为飞行手雷的操控手,那它自己有没有自己的眼睛呢?其实,完善的制导技术,能让其自主完成寻探目标并进行打击的行为。

在以往,此类的飞行设备上,必带的辅助设施就是遥控器、摄像头以及红外探测仪,在白天,人通过专制的仪器操控设备,成为飞行器上的“机长”。

即使是到了黑夜,也能通过器械上附带的红外线来扫描周遭环境,将会移动的敌方士兵直接成像。其实,红外探测仪在二战期间就已经被各国大力开发,其背后已经有六七十年的研究历史了。

那到了现在,我们能否让ch817有自动驾驶的功能呢?实际上,为了让其功能多样,我国很有可能在三方面下了功夫。

首先,我国自主研发的ch817飞行手雷上具有多个摄像头以及传感器,这些东西其实就是手雷能睁眼看世界的基础。

其次,手雷内部还被设置了路径计算程序,人们可以通过对战局以及地势的分析,直接为其设计出精准的巡航路线,一旦这些地区发现敌军,飞行手雷就能来一招守株待兔。

最后,作为飞行器最不能缺的就是光学引导功能了,其之所以能在大雾、降雨、黑夜等多种气候环境下成功探测到敌方的踪迹,依靠的就是先进的光学引导技术。

只不过,这些具体数据以及使用到的前卫技术,我国也没有全然公之于众,毕竟露一些,藏一些才是为商之道。这些数据我们完全可以在军事航空展吸引到买家之后,再为他们娓娓道来。

给手雷按翅膀是大势所趋

在战争逐渐向无人化、Al化转变的当下,其实大部分投掷手雷的存在意义已经很小了,而飞行手雷作为其变体,则有了更重要的战略地位。

对于军事强国而言,大部分对抗其实都可以通过飞机大炮来一力降十会,但也正因如此,才会出现甲国造导弹,乙国造防弹炮的情况。

所以真的进入战争状态后,很有可能就是双方因相互克制,从而都不能使用导弹等中大型武器了。这也是各国都乐此不疲的研究强力的单兵飞行手雷的原因。

那么此时,能随身携带,不会被敌军雷达轻易发现的武器就有了大展身手的舞台。

以我国的ch817飞行手雷而言,其不仅继承了飞行时速快、耐造的特点,其实还具有着我国独有的造武器特征,那就是便宜。

根据数据统计,2020年美国在中东地区消耗的导弹量高达万枚,其中陆军导弹的造价在3万美元左右,而我国自主研发的的ch817飞行手雷,从进入生产线到成功出厂,整体成本甚至都不会超过500元。

众所周知,战争打响之后,其实也意味着双方经济实力要进行大比拼了,而我们的飞行手雷在能保证与部分导弹相同作用的前提下,成本却降低了百倍千倍。

随着战线拉长,这种低成本却高效的武器来带的益处,将是敌国难以想象的。

在智能化作战的当下,各国都在思考怎么降低士兵的伤亡率。在这种大趋势下,才最终催生出了飞行手雷等一系列的自爆型无人机,

或者说,正因为各国对新式武器的研发一直没有停下脚步,所以我们才不得不提前入股,避免在未来被对手打个措手不及。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