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直站在霸权首位的国家来说,唯一恐惧的便是自己不再稳坐第一的宝座。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国,就正处在这种局势当中。

原子弹与氢弹

由于资本主义国家惯用的打压原则,当时的美国采取的措施就是打压敌人与增强科技。1945年7月,美国成功引爆了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成为了世界上拥有核武器的第一个国家。同年8月,为了推进战事进程,逼迫日本投降,同时抑制当时苏联在远东的扩张,美国向广岛投下了原子弹。

广岛原子弹

原子弹爆炸后广岛

这一石三鸟的计策确实加速了战争的进程,但是在人道主义的层面来说,美国原子弹吞噬了日本广岛几代人的生活:原子弹爆炸之后的光波,使数万人双目失明;上千度的高温,将一切都夷为平地;爆炸后的雨水将含辐射元素卷的更远,令方圆几十公里内的人在未来的几年间或是缓慢等待死去,或是遭受着辐射病痛不堪折磨。

爆炸后的广岛

但这些对于美国来说,都还不够。一时的胜利说明不了什么,只有绝对的武力压制,才能长久的身居高位。于是美国依然以强化核武器为发展目标,1953年8月,苏联宣布氢弹爆炸成功;1954年3月1日,美国第一颗氢弹在比基尼岛爆破试验成功。

苏联对于氢弹研制的成功让美国意识到了这个强敌,于是在之后的数十年间,美国都陷入了和苏联在军事、政治、经济上的博弈。

美苏“暂时”联合——“中子弹”出生前夜

1958年,美国由塞姆·科恩负责,开始中子弹的研发。

对于当时常年位于世界第一、好战又高傲的美国来说,新世纪大国之本——科技军备的竞赛,必要争第一。没有“老大”的位置,就没有国际发言权。科恩受命研制中子弹,明白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阻挠苏联军队入侵西欧。最好是令敌方的所有参战人员死亡或丧失战斗力,通讯受损,但坦克等军备用品毫发无伤。

美国中子弹之父 科恩

与此同时,赫鲁晓夫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毫无征兆地赴美访问,并表示了被当时中国依附的厌烦,且明确表示了需与欧美国家缓解对立的想法。由于当时我国与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分歧,苏联停止了对我国的帮助,并转而与美国一起掀起冷战打压中国……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法国核试验

1960年,法国进行核武器试验。且有消息显示中国核武器研究的成功也不过是时间问题。于是美国和苏联慌了,对这两个大国来说,一个弹丸之地的小国拥有了核武器,是比和自己一样强大的国家拥有核武器还要值得忌惮的事情。这拥有核武器反映出来的军事实力、经济潜力和科技成长,都足以令美苏等国想对中国有所动作时,三思而后行。

美苏首脑会晤

古巴导弹危机与《禁核条约》

1961年,千余名流落美国的古巴人经美国中情局培训,在古巴西南海岸登陆,意图推翻卡斯特罗领导的古巴政府。但这千余人并没有给美国想要的结果,其中90人丧生,其余人均被俘。这件本就为美国幕后指使的“偷袭未遂”事件,令本与美国交好的古巴开始转向苏联的怀抱。

“革命”领导者——菲德尔·卡斯特罗

稍稍看一下地图就知道,古巴的位置,就是美国的“后花园”。如此重要的地理位置竟然瞬时间倒向敌人怀抱,美国万分不甘。

也是在这一年,美国在意大利和土耳其部署了导弹基地。意大利和土耳其,位于苏联庞大版图的“脚踝”,这两点所布置的导弹基地再加上联邦德国的基地,苏联的所有工业中心都处于美国可进行核打击的范围之内。可以说,美国如果想通过军事威胁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苏联也只能无条件顺从。

古巴位置概览


就在这样剑拔弩张的背景之下,古巴——美国的“后花园”来到了苏联的怀抱。古巴这一报复性的示好,对于此时的苏联来说无不是雪中送炭的存在。但是,怎么能在美国毫无知觉的情况下,部署导弹呢?所以苏联的选择是“分开再组装”。在所有的场合,苏联坚决否认古巴拥有进攻性武器。赫鲁晓夫甚至亲自给肯尼迪写信:“我方保证在1962年11月国会选举之前不会挑起任何争端。”

赫鲁晓夫像

但其实在当年7月,苏联就已经把运往古巴的货物改为由苏联船只运送。苏联将几十枚导弹和几十架飞机拆开,装至集装箱中运往古巴,同行的还有三千余名军事技术人员。具体的安装事项到了古巴之后由专人操作。但这件事还是在同年的10月15日被美国两架高空侦察机发现,并拍下大量照片以作证据。

1958年 苏美对峙图

次日肯尼迪得知此事之后,首先采用海上封锁的政策,杜绝苏联军队再次入古巴附近海域,并发表了对此次苏联暗中安装导弹行为的不齿和愤怒。此话一出,全世界的局势都瞬间降低至冰点。对于当时两个世纪大国的冷战来说,无论谁先爆发,受苦肯定都是民众。一旦战争四起,世界沦为战场,家园满目疮痍。

海上巡回舰艇

这场扣人心弦的战事最终以苏联的妥协迎来结束。苏联撤走了部署于古巴的四十二枚导弹,而美国也如约撤走了对古巴的封锁。这场战事让美苏都意识到了核武器的威力,也意识到在避免和抑制核武器发展、维持核垄断方面有着相互牵制的利益。并无形中驱动了《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的签订。

《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签订

针对中国的《禁核约》与“中子弹”诞生

古巴导弹危机之后,美苏形成了统一阵线,来限制中国的发展和维护自己核垄断的地位。但签订条约之后,美苏的核军备竞赛并未被遏制,而是仍然保持着快速的增长,所以此条约的签订非但没有阻止当时两个大国的军备竞赛,反而加快了军备竞赛的比拼速度。

在这种背景下,1977年,美军中子弹爆炸试验成功。

中子弹爆炸伊始,美国总统厄尔·卡特便做好了以其为政治武器,用于逼迫苏联裁剪军队军需,并且保证不再侵犯西欧的打算。

中子弹爆炸

这个让总统卡特突然“支棱”起来的中子弹,到底有什么毁天灭地的能力?在与原子弹和氢弹的比较之下,中子弹显得略为矮小。那是因为原子弹与氢弹主要是利用核裂变和聚变释放的能量来点燃炸药,产生爆炸。用爆炸来进行无差别的地域攻击,从而毁灭敌人。

但是中子弹不一样,因为它是以氢核聚变产生的大量具有强辐射性的中子,为主要杀伤力的低当量小型氢弹。在引爆时产生的强γ射线和X射线及超高压,会使储氚器引起氘和氚的聚变反应,放出大量高能中子。那么中子弹毁灭敌方的重要方式是以高能中子辐射为主要杀伤力的,所以它体内并不会配有大量的炸药。

但其中也含有炸药,其作用是引起爆炸。以便用爆炸的威力帮助中子弹脱去外壳,然后让已经产生的大量中子,通过爆炸波无所顾忌的全部辐射出外界。爆炸波随着距离增大逐渐减弱,但是辐射会随之增强。

由于在广岛投下的原子弹肉眼可见的毁坏了民众的生活家园,所以中子弹这种从根本上杜绝对基础设施及建筑物破坏的核弹,理所当然地被人们称作“最干净的武器”。它用辐射的方式毁灭敌军,以氢核聚变产生的强辐射性中子为武器。在爆炸之后释放的冲击波对建筑物的破坏半径达400米,对敌军人员的瞬间杀伤力半径达800米。

也就是若在战时,位于敌军城市上空二三百米处投放一枚普通中子弹。那么以投放区为中心,方圆3公里的范围内,无论是房屋、商铺、建筑物,还是坦克、机枪、核弹头,一切没有生命的物体都不会有丝毫变化;只有身处其中的活物,在被辐射到的瞬间,就当场殒命。若侥幸逃出三公里之外,也会在接下来的一个月之内死于放射病。

中子弹与原子弹区别

与将人炸的血肉横飞的原子弹和氢弹相比,中子弹确实看起来“柔顺清洁”很多。至少它不会将战场的痛苦——家毁人亡、断壁残垣摆在眼前给人们看。但是对于本身就残酷的战争来说,这样的“干净”战场,已经是战火纷飞年代的军士政客梦寐以求的了。

中子弹之所以有如此“变态”的杀伤力,都是因为其核聚变产生的大量中子,形成的中子流以高速爆炸波向四周传播,高能中子可穿透精钢制的坦克和钢筋水泥组成的建筑物厚壁,再杀伤或藏匿或身处于其中的人员。中子穿透人体时,会破坏人体的细胞和组织,让人体失去正常的机体活力。多则三十天,少则一天之内人员即可身亡。

美军从1958年开始,便开始研究这款以辐射为主要攻击型的核弹。历经近20年的探索,终于在1977年爆破试验成功。即使在之后的许多年中,法国、中国等国家都陆续实现了对中子弹的研制,但是在国际上诸多国家都很默契的不将其用于战事,如我国也遵守着“绝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原则。

对于中子弹这种“兵不血刃”又惨绝人寰的武器来说,我国之所以研制成功、拥有它,只是为了不使用它。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