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恒天然(Fonterra)宣布改变公司战略方向,正在探索全部或部分剥离其全球消费品业务,以及已整合了的恒天然大洋洲业务、恒天然斯里兰卡业务的方案,预计剥离过程至少需要12—18个月。

在恒天然首席执行官郝万里(Miles Hurrell)看来,计划剥离的都是“伟大的业务”,近期业绩有所加强,拥有更多的发展潜力,但要实现恒天然收集、加工和销售牛奶的核心功能,并不需要拥有这些业务。恒天然已经收到外界对部分业务感兴趣的消息,现在正是考虑其所有权的好时机。

香颂资本董事沈萌看好恒天然此次战略调整,“恒天然的核心业务是乳制品,因此消费品并非主要业务,会根据战略需要进行评估,如果不符合收益最大化预期,就可能被剥离。从而可以使恒天然集中资源投入核心业务,强化差异化优势”。

据悉,恒天然成立于2001年,其性质原本是合作社,由当时新西兰最大的两家乳品公司和新西兰乳品局合并而成。目前,恒天然包括恒天然全球贸易、恒天然原料乳粉、恒天然消费乳品和恒天然餐饮服务四大业务部门。

恒天然方面表示,剥离这些资产有助于创建一个更简单、绩效更高的奶业合作社,更专注于原料和餐饮服务业务,并做最擅长的事情。通过专注于成为B2B营养乳制品的供应商,通过高性能的原料和餐饮服务渠道与客户密切合作,可以为恒天然进一步增加价值。

数据显示,2023财年(截至2023年7月31日的过去12个月),恒天然集团总营收为260亿新西兰元,税后利润为15.77亿新西兰元,每股收益0.95新西兰元,资本回报率从6.8%上升到12.4%。

独立乳业分析师宋亮认为,恒天然此次战略调整与业绩脱不开关系。经过20多年的实践证明,恒天然更善于做to B业务而非to C业务。恒天然乳品附加值也未有效提升,在这种情况下,恒天然扬长避短,集中精力做to B业务可以保持更好的盈利性。

“如果恒天然出售部分消费品业务,这将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战略定位产生一定的影响。首先,出售部分业务将为公司带来一定的现金流,有助于改善公司的财务状况。其次,这也将使得公司能够更加专注于其核心业务,提升整体运营效率。然而,这也可能带来一些挑战,比如需要妥善处理与出售业务相关的员工、客户和供应商等关系,以确保平稳过渡。”战略定位专家、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恒天然一直将中国视为重要的战略市场,此次战略调整或对中国市场产生一定影响。据悉,此次计划剥离的品牌包括了Anchor(安佳)、Mainland、Kāpiti、Anlene(安怡)、Anmum(安满)、Fernleaf、Western Star、Perfect Italiano等。这些品牌在新西兰、澳大利亚、斯里兰卡、中国和东南亚最为知名。

登录恒天然中国官网可以看到,安佳、安满、安怡、安佳专业乳品和NZMP仍是其在中国市场布局的主要品牌和业务。恒天然在全国13000多家商店进行3000多种原料产品销售,在中国超过385个城市开展餐饮服务,并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开设了恒天然应用中心。

2023财年,恒天然大中华区实现营收70.72亿新西兰元(约合人民币305亿元),税后利润2.84亿新西兰元(约合人民币12.28亿元)。

在詹军豪看来,“恒天然在中国市场曾经非常倚重消费品业务,此次剥离无疑将对中国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首先,这将影响恒天然在中国市场的品牌形象和市场地位。其次,这也将影响恒天然在中国市场的产品组合和销售渠道。不过,考虑到恒天然在中国市场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以及公司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承诺,恒天然仍然有机会在中国市场保持领先地位”。

沈萌则持不同意见,“恒天然在中国市场的优势不再明显,所以不排除出售消费品业务也是收缩中国业务的一种选择”。

值得关注的是,恒天然曾多次被曝出乳制品污染事件。据报道,2014年1月13日,恒天然宣布,在国内召回受大肠杆菌污染的近9000瓶鲜奶油。彼时,恒天然在声明中表示:“我们对此次召回可能造成的不便和担忧感到抱歉,但食品安全和质量是我们的首要任务。”2013年8月,恒天然集团声明称,恒天然集团就涉及2012年5月在其一家新西兰工厂生产的三批次特殊类型的浓缩乳清蛋白(WPC80)的质量问题向包括3个中国客户在内的共8家客户发出了提醒。

2015年8月,恒天然还曾因乳酪处理问题造成了Eltham当地出现气味难闻等环境污染,被罚款19.2万新西兰元。

宋亮认为,恒天然最大的优势在于成本低,且大部分的奶源都在供应国外市场,所以恒天然应该注重优势,专心to B业务,调整产品品类,从而在此次战略调整中获益。

“恒天然应继续坚持其核心业务战略,即作为高价值创新乳制品原料的全球领先供应商。通过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巩固其在全球市场的领先地位。”詹军豪建议。

对于未来发展等问题,北京商报记者联系采访了恒天然方面,但截至发稿,对方未予以回复。

北京商报记者 白杨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