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一部名叫《青松岭》的电影问世,电影主要是女孩秀梅和车把式钱广围绕驾驭马车的权力斗争展开的一系列情节。在电影中,车把式钱广耷拉着帽檐,一双冒着精光的眼睛好像总是在算计着什么坏事,自电影播出之后,钱广的形象深深刻在了观众的脑海中。可大家不知道的是,影视角色钱广是有现实中的原型的,这个人名叫张惠,但他并不是电影中所演的那样,甚至可以说他被钱广这个角色连累,被人误会,一生都郁郁寡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青松岭》中的钱广 在电影《青松岭》中,钱广是一个落后的农民车把式,虽然他是电影中的一个配角,但在推动剧情发展上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影片中的钱广是个不折不扣的“投机倒把”坏分子,是一个十分落后的农民形象, 他自私圆滑,常常为了个人的利益不顾集体利益,影响集体生产。 饰演钱广的演员名叫李树楠,他用娴熟的演技将钱广这个角色演绎的淋漓尽致,以至于一提起钱广,看过电影的人们总会想起钱广狡猾的冷笑,耷拉的帽檐,以及必须甩响的“三鞭子”,钱广这个落后的“坏”农民形象深深刻在了人们的脑海中。

其实《青松岭》中钱广这个人物形象,也是有原型的,但其实在现实生活中,钱广的原型名为张惠,而且他也并不是像电影中所演的那样,是个不热爱集体,满心算计,投机倒把的落后农民,而是一个乐于助人,淳朴善良的农民。但因为钱广这个角色,作为原型的张惠被连累了许多年,受到了很多不公平的待遇。 被冤枉的“钱广” 张惠的确是河北省青松岭镇果园村的一个农民车把式,他长着一张四方脸,端正庄重,与电影角色中的钱广的长相其实相差较大。因为工作原因,张惠平日里在帮公社赶车时,常常会带一些自己家的榛子、蘑菇等山货到镇上去卖。

平时张惠也不是自私自利的人,他也常常会帮村民们捎带些东西,并不像电影中演的那样,与他人争夺马车的驾驶权利,是一个逃亡的富农分子。所以说,将张惠当做钱广的原型,可真是冤枉他了,那么张惠又为什么会被当做《青松岭》中钱广的原型呢? 其实在当时承德话剧团恰巧在青松岭深入农民生活,寻找创作灵感,他们无意间得知了张惠的事情,于是编剧张仲明就从张惠的故事入手,进行了创作。为了突出故事主人公的品质,增强故事中的矛盾冲突,编剧就用夸张的手法将张惠的故事进行改写和渲染,于是塑造出了钱广这样一个投机倒把,自私自利的角色。 《青松岭》本来是一个舞台剧,在1965年时,又被翻拍成了电影,由此, 以张惠为原型的“钱广”被搬上了大荧幕,并且在观众们心中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因为时代的局限,再加上李树楠演技卓越,编剧在写故事时也没有特意对张惠的身份保密,于是当时很多人都认为张惠就是钱广。因此张惠也受了很多委屈和不公正的待遇,除了在特殊时期他常常会挨批斗之外,他儿子的婚事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很多人听说了张惠的事情后,都觉得张惠一家品行不端,喜欢投机倒把,而这在当时又是十分敏感的问题,所以很少有人来给张惠的儿子说亲,姑娘一听张惠就是钱广,也不愿意嫁到张惠家来,于是他儿子的婚事就一拖再拖,一直到很大年纪才勉勉强强说上了一门亲事。 一生郁郁寡欢,终为自己正名 《青松岭》这部电影的上映让钱广这个角色印刻在了人们的脑海中,张惠也因此受了不少白眼和委屈。 他的生活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张惠原本是为了改善家中的生活才会顺便到镇子上去卖些山货。

因为乐于助人,他也会顺路帮村民们带些东西,可现在在村民们看来,张惠的这些行为都是利用职务之便,搞一些投机倒把的买卖,甚至在很多村民眼中,张惠就是钱广,是一个自私自利,不顾集体利益的落后农民。 就这样,在村民们的偏见和冷嘲热讽中,张惠在青松岭生活了二十多年。一直到改革开放,国家政策发生改变,张惠的生活才迎来的新的曙光。1984年,张惠给上级反映了自己的情况,上级在充分了解了张惠的情况后,决定给张惠恢复名誉,并且给他颁发了一个“致富光荣”的匾额。在恢复名誉之后,张惠甚至还成为了县里的十位致富模范之一,同其他九位致富模范一起,戴着大红花游街庆祝。

原本以为已经证明了自己身份的清白,从今以后就可以安享晚年,过上不被人误会的平淡生活,可让张惠没想到的是,到了九十年代,编剧又写了《青松岭后传》并将其拍成了一部电视剧,电视剧中的钱广依然像电影中那样,是个不折不扣的落后分子。 可能是《青松岭》中钱广的角色太深入人心,所以在后传中,即使编剧没有把张惠当作原型,人们依旧认为张惠就是钱广,是个落后的坏分子。这时的张惠已经上了年纪,再加上又有高血压等疾病,他也没有精力再向上级反映为自己正名。就这样,张惠一直活在钱广这个角色的阴影之下,一直到83岁,含冤而终。 张惠原本和钱广这个角色并没有很大的关系,编剧只是在张惠的经历中找到了一些创作的灵感,并将他的故事夸大,张惠也并没有像钱广那样投机倒把,不顾集体。或许编剧自己都没想到, 自己写下的故事,塑造的一个反面人物,居然会给现实中的原型带来这么多的麻烦和困扰。

而张惠,一生都受钱广这个角色的连累,受了很多委屈,被很多人冤枉,虽然最后恢复了名誉,但曾经的伤痛还是让张惠郁郁寡欢,含冤离开了人世。 可能是因为当时特殊的历史时期和特殊的政策,人们才会仅仅因为一部电影就对张惠的人品产生质疑,但张惠的一生,的确可以说是因为这一部电影,就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变为了一个投机倒把的富农分子。希望在如今这个时代,影视作品的创作可以来源于生活,但不必联想到生活中真实存在的某一个人,人们都可以安心地享受每一部作品。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