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90年,汉朝发生了一场非常特殊的战争。

这一年,汉武帝的小舅子李广利,率领七万汉军精锐,北上进攻匈奴。但让大家没想到的是,这次北上之后,李广利很快就被匈奴打的全军覆没。

整整七万汉军精锐,埋骨草原。

经此一战之后,汉朝的骑兵力量,遭遇了重大损失。自从当年卫青和霍去病打完匈奴之后,汉朝花了二十多年的时间,才重新攒出这么多精锐骑兵。但经过这一战之后,却被李广利全都折损在了草原上。

更离谱的是,这场仗打完之后,李广利本人却没啥事。在这七万汉家精锐,损失殆尽之后,李广利转头就投靠了匈奴。投靠匈奴之后,匈奴单于对他还挺不错,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

这到底是咋回事呢?

作为汉朝军队的主帅,全军覆灭之后,李广利为何会被匈奴人接纳?投降匈奴之后,李广利为何又能得到匈奴的重视?这场战争,对汉朝到底产生了多大的影响呢?

这事,其实还得从李广利本人的崛起开始说起。

李广利出身底层,他们家本来是从事娱乐行业的普通人。幸运的是,后来李广利的妹妹,被汉武帝看中,而且还给汉武帝生下了第五个儿子。

所以后来,李家就得到了汉武帝重视,不断被提拔了起来。

另外,就在李家起飞的同时,那位名将卫青去世了。卫青去世之后,出于对卫家的忌惮,汉武帝不想再从卫家当中,挑了一个人来执掌军权。所以后来,汉武帝就选中了李广利,让李广利做了卫青的接班人。

这事从汉武帝的角度来看,其实无可厚非。因为李广利的出身背景,和卫青几乎是一模一样。在汉武帝看来,既然当年卫青能够起飞,那么拥有同样出身,而且也被自己重点提拔的李广利,应该也能像卫青一样猛才对。

但后来的历史证明,李广利确实远不如卫青。

李广利被提拔起来之后,汉武帝首先给他的任务,是让他带着几万人,远征西域的大宛。这场仗打得极为惨烈,不过最后,靠着汉朝强大国力的碾压,李广利还是获胜了。而这场胜利,也让汉武帝进一步认为,李广利可以接卫青的班。

就这样,公元前100年,随着李广利远征大宛归来,汉武帝给这支远征军大肆封赏。而李广利本人,也凭借着远征大宛的功劳,逐渐成了汉朝新的军中主帅,接替的卫青的位置。

以上这些,就是李广利上位的大致过程。

不过说实话,李广利虽然接了卫青的班,但他的能力,却比卫青差太多了。如果说卫青是超一流名将,那么李广利的水平,最多也就是二流到三流武将之间。虽然他确实带队,跑到西域扫平了大宛,但这场胜利,更多还是靠汉朝国力的碾压。而且,这场战争汉朝损失极大。

以当时汉朝的强大国力来说,这场仗,如果不是李广利指挥,哪怕只是卫青和霍去病麾下,一个中层校尉指挥,最后的损失,都会比李广利更小。所以李广利的水平,要是拿到卫青麾下的话,能不能当上一个校尉,其实都存疑。

但这样一个人,机缘巧合之下,却成了汉军的主帅。

所以接下来,一将无能,累死三军的情况,就开始逐渐出现了。

当然,如果从汉武帝的角度来看,重用李广利,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了。像这种统帅全家的位置,汉武帝肯定得找一个信得过的人。而当时汉武帝身边能用的,基本上也就只有四种人,分别是外戚、宗室、功臣之后,以及普通官员。

在这四种群体当中,宗室和功臣之后,都是汉朝皇帝特别忌惮的对象,不可能给他们军权。而普通官员,或者说一路靠打仗升官上来的将领,汉武帝又不可能绝对信任。让他们统领一部分军队没问题,但要做统帅,汉武帝就信不着了。

所以,当时汉武帝能用的人,其实也就只有外戚而已。但问题是,当时最强的外戚,就是卫家。可是当时的卫家,却有些过于强大了。

这样算下来,汉武帝自然也就只能用其他的外戚了。而在其他的外戚当中,李广利已经是最优人选了。

总之,因为一些复杂的历史,原本水平不咋地的李广利,成了汉朝军队的主帅。然后,汉朝军队就开始倒霉了。

公元前99年,就在李广利远征大宛回来一年之后,李广奉命率兵北上,征讨匈奴,主攻匈奴的右贤王所部。

要知道,当年卫青和霍去病在世的时候,已经把整个匈奴都给打残了。而右贤王这一脉,早在汉朝和匈奴刚开始开战的时候,就被卫青打回了漠北,实力本来就不咋地。而当时的汉朝,经过二十年的恢复之后,军队实力也恢复了七八成。

如果换做一个稍微有点水平的将领,这场仗,几乎是躺赢的局。

但结果,李广利上场之后,却打得极为惨烈。

当时汉朝分兵四路,分别北上寻找右贤王的主力。结果最后,李广利率领的汉军主力,伤亡十之七八,才勉强干掉匈奴一万人。在这期间,李广利还差点被匈奴人困住,差点就全军覆没了。

而另外三路汉军,两路汉军,根本就没碰着匈奴。最后一路汉军更惨,这路汉军的主帅是李陵,仅凭五千步兵,愣是挡住了数万匈奴骑兵的猛攻。但凡李广利有点本事,这时候都该趁着匈奴主力被牵制,火速派其他军队前去增援。

结果,李陵这五千人,打到最后,也没等到汉朝的援军。最后,五千汉朝步兵精锐,全部折损殆尽。而李陵自己,也被匈奴俘虏,后来被迫投降了。

此战之后,大概过了两年,李广利再次率领六万骑兵北上。与之同行的,还有七万步兵精锐,以及其他三路汉军作为策应。

这一次,汉朝主攻的方向,是匈奴单于以及左贤王的地盘。

结果,开战之后,李广利很快再次被围。最后靠着汉军的顽强意志,总算是没有被就地消灭,侥幸逃了回来。但同时,这次出击,汉朝也没取得什么战果,反倒是消耗了不少战争资源。

光是这么说,我们可能很难理解,李广利的水平到底有多差。如果做一个比较,我们可能就感受的比较直观了。

二十多年以前,卫青和霍去病打漠北决战的时候,卫青和霍去病,就各自带了五万骑兵,直接深入漠北草原作战。

最后,卫青几乎彻底打垮了匈奴单于。霍去病则是斩敌七万,彻底打垮了左贤王,然后还顺便封狼居胥。

而二十多年以后,李广利带了六万骑兵,身后还有一大堆汉军策应。双方的战场,也没有深入漠北。

结果,卫青和霍去病大获全胜,李广利差点回都回不来。

不得不说,同样都是外戚,做人的差距,其实真的很大。

当然,这倒也不是说,李广利真的就一无是处。单从指挥能力来看,能把数万人带到漠北,然后还能从匈奴人的进攻当中逃回来。这时候李广利的指挥水平,其实也能勉强达到二流了。只不过和同时代的那些猛人相比,他确实显得逊色很多而已。

连续和匈奴交手几次之后,李广利的战绩,始终不容乐观。在这之后,汉武帝大概也对他失去了信心。再加上汉武帝此时年事已高,打仗也越来越力不从心。所以这次回来之后,接下来的几年里,李广利就没有再主动率军出击了。

但是这个结果,其实还不如让李广利继续带兵打仗呢!因为闲下来的李广利,开始干扰汉朝内部的政务了。

简单来说,因为李夫人之前给汉武帝生了第五个儿子,而这个孩子,也是汉武帝很喜欢的一个孩子。再加上李广利的崛起,导致李家的实力迅速提升。所以李广利回来之后,就开始想着要帮自己这个外甥,谋取太子之位了。

当时做太子的人,就是汉武帝的嫡长子刘据。而刘据的身后,则是整个卫家。

所以,接下来的几年里,一股反对太子和卫家的暗流,就开始迅速成型。大概就在李广利回来五年之后,反对派开始对卫家发起了进攻。借着巫蛊的名义,搞掉了卫家当时的权力支柱,丞相公孙贺。

又过了一年之后,反对派继续借着巫蛊的名义,搞掉了那位太子刘据。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巫蛊之祸。

巫蛊之祸当中,李广利始终藏在暗处,并没有直接出手。但显然,作为既得利益者,李广利肯定是巫蛊之祸背后,最大的一个推手。

不过,李广利聪明的地方,就在于巫蛊之祸发生的时候,他始终没有出头。所有的事情,表面上来看,都和他没有任何关系。哪怕在史书记载当中,我们也找不到任何李广利参与诬陷太子的记载。

所以,李广利等于是利用了卫家和太子的反对派,借力打力,自己隐藏在暗处,就把太子给解决了。

这么看来,李广利的内斗水平,其实远比他领兵打仗的水平,高太多了。

就这样,等到刘据和卫家倒台之后。李广利开始出来摘果子了。在这之前,李广利已经和当朝丞相刘屈氂联姻,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刘屈氂的儿子。刘屈氂是汉武帝哥哥的儿子,在前丞相公孙贺倒台之后,接班做了丞相。

而在巫蛊之祸结束以后,李广利便和刘屈氂摊牌,两人打算联手,拥立李广利的外甥做太子。一旦李广利的这个外甥上位,以后李广利就是当朝国舅,地位完全等同于当年的卫青。而且,如今汉武帝已经老迈,在这种情况下,李广利可做的事情,其实就更多了。

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公元前90年,也就是巫蛊之祸结束不到一年之后,北方再次传来消息。匈奴再次入侵河西走廊一带,汉朝驻守在当地的军队,损失非常惨重。

所以在这之后,李广利作为领兵大将,就负责统领七万大军,前往河西走廊一带作战。另外,当时汉朝还派出了另外两路大军,总计七万人,从旁策应李广利。

就这样,李广利出征了。

然而让李广利没想到的是,就在前脚李广利刚刚出征,后脚在京城这边,情况就发生了变化。京城这边,随着李广利带兵出征,反对派的军事力量大为衰弱。与此同时,汉武帝也意识到之前巫蛊之祸是一个冤案。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京城官员田千秋,主动上书替太子鸣冤。田千秋的上书,彻底捅破了这层窗户纸。接下来,大量官员和百姓开始为太子鸣冤,汉武帝也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在这之后,汉武帝直接下令,将之前陷害太子的那些奸臣,全部处死。包括那位宰相刘屈氂,即便是汉武帝的亲侄子,汉武帝也没手软,直接判处腰斩之刑。

当汉武帝在后方收拾这些奸臣的时候,李广利正带着军队,在前线和匈奴对峙。

大概是出于帮自己外甥抢皇位的心理,这一次,李广利发挥的倒是不错。当时李广利带着汉军主力,一口气追到了漠北地区的边缘。

而匈奴这边,见到汉军士气正盛,暂时也不敢主动进攻,只是藏在草原深处,不断寻找机会。而在汉军和匈奴左贤王的遭遇战当中,汉军也难得大胜了一次,斩杀了不少匈奴人。

就是在这样一个关键时候,李广利忽然得知了汉朝后方的变故。

当时刘屈氂已经被全家杀绝,而李广利的家人,也被暂时收押。当时汉武帝还没找到李广利陷害太子的证据,再加上李广利此时在前线领兵,所以就没马上处理李家人。

这个消息,无疑让李广利彻底惊慌了起来。

不过,此时的李广利,却也还没走到绝路。因为之前的巫蛊之祸当中,李广利确实没有直接出手陷害太子。就算是汉武帝,也找不到他的罪证。再加上当时的汉朝法律比较特殊,只要李广利在前线打赢了,大获全胜。回去之后,汉武帝也没法追究他的责任。

而且,当他带着胜利回去之后,汉武帝非但不能追究他,反倒得听从他的意见,立他的外甥刘髆,做新的太子。

所以,在这之后,李广利就开始赌命了。他开始孤注一掷,准备和匈奴拼命。只要打赢了,后面的问题都可以解决。但是如果打输了,那就真的什么都没有了。

李广利的这种心态,无疑是一种赌徒心态。不过从当时的局面来看,他这样做也无可厚非。但同时,他这一战,等于是把麾下所有的汉朝军队,都拿来做这个赌局当中的赌注。

就这样,汉军开始和匈奴进行决战了。

原本李广利水平就不咋地,靠着麾下那些将领的出谋划策,勉强才能和匈奴打平。如今李广利孤注一掷,不再听从下面人的劝告,自然就会出现很多疏漏。

所以接下来,匈奴这边,就找到机会了。

那一天,匈奴人趁着夜色,在汉军前方,挖了一条深深的沟壑。然后,黎明时分,匈奴主力忽然从汉军背后发起了进攻。当时汉军在李广利的布置下,本来就疏于防范。如今再被匈奴人突然袭击,自然很快乱了阵脚,开始向另一个方向撤退,打算重整旗鼓。

但结果,没等他们退出多远,就看到那条深深的沟壑存在。

这条沟壑,放在平时,真的不算什么。但此时,却极大的延缓了汉军的撤退速度。

所以接下来,匈奴主力开始正面冲击。很多汉朝精锐骑兵,甚至还没来得及拿起武器,没来得及上马,就被匈奴人干掉了。

就这样,一场大战之后,李广利麾下的七万精锐,埋骨草原深处。

这一战,对于汉朝的打击,无疑是相当致命的。因为汉朝当时最精锐的骑兵,都在李广利手里。所以这一战之后,汉朝的精锐骑兵,等于是彻底死绝了。当年卫青和霍去病留下来的老底子,自此之后,也彻底没有了。

这对于汉朝来说,无疑是一个噩耗。

至于李广利,全军战死之后,就成了匈奴的俘虏。而匈奴这边,倒是也没杀他。在匈奴人看来,李广利虽然本事一般,但毕竟是汉朝高层将领。如果能让他投降,这对于汉朝的士气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打击。

所以再之后,匈奴就开始主动劝降。而李广利自知回去之后,也没什么好果子,所以就只能投降了。

李广利的水平虽然不咋地,但是他的地位却很高。所以他的投降,基本上就相当于是当年卫青投降一样。这对汉朝的打击,无疑更加致命。

在李广利投降之后,汉武帝虽然愤怒的杀光了他全家。但即便如此,也换不回太子刘据,更换不回那七万汉家精锐了。

这一战,汉朝输的太惨了。

当然,李广利投降之后,也没过上什么好日子。仅仅一年之后,李广利就遭到了另一个投降匈奴的汉朝将领的嫉妒。这个投降匈奴的将领,名叫卫律,他比李广利投降的更早。如今见到李广利地位在自己之上,自然非常不满。

所以后来,他就在匈奴单于面前,陷害李广利。而最后,匈奴单于脑子一热,也直接杀了李广利。

李广利死的时候,距离他投降,只过了一年多的时间。

从这个角度来看,卫律也算是帮那七万汉朝精锐报仇了。

这就是李广利投降的整个过程。

纵观李广利投降事件,我们不难发现:这次失败,对汉朝来说,真的是一个重大的打击。自此之后,匈奴那边死灰复燃,势力范围开始再次延伸到河西走廊,以及漠南草原。而汉朝这边,因为七万主力精锐骑兵,全都死在了草原上,国内骑兵军团出现了断档。此后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汉朝都没有能力,再次大规模北上。

更重要的是,李广利的地位,实在是太特殊了。当时在汉朝这边,他的地位,基本上就相当于是汉朝的前线总司令。

连前线总司令,都能投降匈奴,这对汉军的士气,无疑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当年卫青和霍去病,好不容易打出来的汉家底气,基本上都被李广利给糟蹋干净了。

当然,要从根本上来说,这事其实还是得怨汉武帝本人。

如果他没有重用李广利,最后的结局,或许也就截然不同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