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否知否》这部小说当中,有不少女性人物,各自有各自特点。有好的也有坏的,像康姨妈、小秦氏这种,原本有不错牌面,却因为自己不懂得珍惜,落得一个凄惨下场。这两位不但苦了自己一生,还把自己女儿的人生,也彻底教坏了。

事实上,在这部剧中,还有一个人物,也是如此。她就是康允儿,当然电视剧中,对于这个人物并没有过多介绍,小说中对她多有记载。在原著里,康姨妈有三个嫡出的儿女,分别是:嫡长子康晋、嫡长女康允儿(行二)、嫡幼女康元儿。虽然这个老妈子不是什么好东西,不过骨子里倒是一个疼爱孩子之人。

原本大奶奶有意,想要把她嫁给长子盛长柏,不过老太太对康姨妈没有好感。最终做主,将她嫁给盛家的长房——盛维的儿子盛长梧,对于当时的康家来讲,算是有了一门不错的婚事。康允儿嫁过去时的嫁妆,还不如淑兰的嫁妆多。幸好公婆不介意,对其相当不错。

原本是一段美好,却因为康姨妈,彻底走向毁灭。古代妻子负责在家中侍奉公婆,教育好孩子,这个是规矩。盛家因为心疼儿媳妇,特意允许她跟着盛长梧外出,算是给了其不少恩惠。除了有益于夫妻感情之外,还有益于她日后的生活。

毕竟让你在婆婆跟前呆着,哪里有跟你丈夫一样生活自由自在,这也是公婆的一片仁慈之心。可惜碰到了康姨妈这么一个女人,哪怕别人对她有十分的仁慈之心,也终究辜负了。当时她想把自己的庶女康兆儿塞给明兰的丈夫为妾,无疑惹怒老祖母。故意给明兰添堵,恶心一下明兰。 还有一半是存心给明兰难看,看那小庶女如今一副趾高气扬的模样她就来气,顺便出口恶气。

以前咱们和顾家只沾了个转折亲,还得看我妹子妹夫的脸色。你不是总瞧不上妹夫么,说他圆滑,一味地钻营,丢尽了读书人的风骨。如今,只要顾家收下了兆儿,虽名声难听些,但得了实惠。外甥女顾着亲戚的面子,必不会亏待兆儿,只要兆儿能生下一男半女,咱们也能和顾家直接来往,岂不两全其美?” 结果盛家祖母直接出面,不仅把康兆儿“打发走”,还一封书信告诉了盛家的长房。长房这边立刻采取行动,直接把康允儿,召回到了老家伺候公婆。

却见康允儿神色萎靡,眼睛红肿如个大桃子,她顿时一阵心疼,揽女儿在怀里不住哄劝。 “自昨日半夜收了宥阳来的信后,他便不肯和我说话了,今日一早就出了门。我看了那封信,才知是怎么一回事。” 我公公一收到叔祖母的信就勃然大怒,二姑母连我也骂上了!你女婿是多孝顺的人哪,如何会违了亲长的意思!” “信上说,婆婆叫我回溧阳!

当然给出理由也是很官方,这个就是规矩,本身么有错。一方面是报复康姨妈给明兰塞小妾,另外一方面也不希望她和康姨妈继续在一起,以免跟着学坏。这个也是对于康姨妈的一种报复,你折腾我们盛家的女儿,那我就折腾你女儿。 老家会另派得用的丫头来服侍的。叫我带着孩子回去,一来尽孝道,二来叫公婆瞧瞧孙儿孙女,三来,若父亲答应,还要给兆儿妹妹说亲。公婆说,他们到底隔了一层,要我这个亲姐姐过去,才好替妹子寻个亲家…” “娘,我自嫁过来,就自己当家。原本婆婆就想叫我在老家站规矩几年的,何况好些外放的官儿,原就是儿媳在家伺候公婆,男人携妾室上任。还是叔祖母说情,我才如此舒坦自在,又能儿女成双。如今婆母亲自开口了,我如何敢不从,我到底没在夫家长辈那儿尽孝过几日!” 可惜康姨妈没有懂得盛家老太太的意思,反而继续肆意妄为,竟然给老太太下毒。东窗事发之后,激起了盛家对她的怒火,被关到慎刑司,得到应有报应。

康允儿心疼母亲,一想到母亲被关在那里,就四处为其求情。 母亲已被送进那暗无天日永世不能出来的慎戒司,她再度昏死过去。 可你想过没有,你心疼老母亲,可是想想她做的那些事,有回旋的余地吗?某种程度上,她这么做,就是给自己拉仇恨。 更何况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丈夫站在盛家这边,康允儿明显该消停一些,可是她似乎不这么想。长梧肃然道:“岳母做出这等歹毒之事时,就该想到会累及儿女。” 然后他严正申明立场:作为女婿,他虽然应该积极营救岳母,但盛老太太是大房的绝世恩人,所以,如果老婆非要继续纠缠不清的话,他也只能放弃一边了。 看一下她究竟做了什么,四处哭诉不说,还到这到哪去求情。哪怕明知道人家不愿意打理她,也是丝毫没有收手意思。 允儿则求到内务府,苦苦哀告,只求见母亲一面。

允儿大哭一场,先去找父兄商量。得知如今内宅是金姨娘当家,父亲冷冰冰的根本不愿提及母亲,兄长满脸苦痛茫然,不知所措,亏得嫂嫂嫁妆不菲,母亲仅剩的嫁妆也被外祖母讨回,加上康晋的俸禄,哪怕康父翻脸,他也能自立。 想去求王家,然而外祖母病的不省人事,舅父忙着侍病床前,舅母态度鄙夷厌弃,几番推诿敷衍 在不少人看来,就是胡闹,你母亲干了什么,自己没有说。还四处为其求情,竟然还去求盛家,真是不知死活。

允儿只能抱着不可能的希望去了盛家。因盛紘还在‘忧伤’,允儿只好去见长柏,她也不知道该求些什么,放母亲出来么?还是原谅母亲的丧心病狂?为人子女,她哪有的选。 明知道,明兰和祖母感情好,竟然还打着明兰主意,在不少人看来就是不知道死活。 看着明兰寒霜般的神气,允儿含泪低头,羞愧得再不敢说话。她知道母亲罪孽深重,做儿女的,该尽的本份都尽了,其余也不可再强求。 而在小说番外当中,她救母行动并没有停止,彻底惹怒自己婆婆。 “我娘罪孽深重,我如何不知,可那回我去瞧慎戒司瞧她,真是操劳得没人样了,她对着我一直哭,一直哭,为人儿女的,我怎么看得下去……” 原因就是自己不愿意看母亲受罪,只能不断折腾自己婆家人,看一下究竟干了什么。 一忽儿去探母,一忽儿缠着老太太原宥——老太太难得回京一趟,你大过年跪在寿安堂门口又哭又求,尽招晦气!” 当华兰明确指出她犯的错误时,她显然还没有意识到自己问题,觉得现在大家都过好了。看一下她做的这些事,说得最多一句话就是那是我娘,你娘和别人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让别人为你母亲的行为,去买单,这究竟是什么道理呢? “如今老太太身子安好了,已发话叫姨母回来了。大家都富贵荣华,阖家美满了。何况,何况那是我娘呀……” 对于她这种心思,华兰一针见血指出问题所在,就是别太天真了。这边夫妻和睦,那边自己母亲没事。人不能两边都站着,要分清楚主次。 伯父伯母绝不会为了你,叫两房人生了嫌隙!你放明白些,不论你有多少道理,只能选一边,别想着人人都体谅你,迁就你!你是聪明的,知道该怎么办!” 为了救康姨妈,真的是不择手段,竟然去求明兰老公。真的让人感叹,这究竟有多愚蠢,才会想着做出这种蠢事。 康家表嫂叫她缠烦了,就撺掇道‘想从慎戒司放人出来,非顾家侯爷不可为,不如小姑子去求求顾侯夫人’,表妹还当真了,居然刺破手指,写了封血书想送去蜀地。 公公婆婆教训过她,因为此事,关了她一年。可惜她似乎,永远没有明白事情严重性,觉得别人,就应该迁就自己。 四年前大伯母拘她在老家关了一整年,回来后我好言相劝,别没完没了地哭了,大伯母已是怒了。 去年她去寿安堂门口乱跪,大伯母都气病了,两个月后就抬了个好出身良妾进门。大伯母原本的意思,是想把表妹叫回老家,再也不放回来了,以后就叫那良妾作了平妻,替梧兄弟出面张罗。总算梧兄弟念情,好说歹说,劝大伯母‘此事不成体统’,才算保住了表妹。 为了避免出事,索性把孩子全部接到自己身边,这样也避免教会孩子。就因为愿意去当“扶妈魔”,好好一个正妻,愣生生变成一个小妾。这个结果,究竟该怪谁呢? 做人别太把自己当回事,在家族当中,更多以整体为主。长房不可能为了你,去得罪老太太,可惜康允儿不懂。抱着侥幸心态,去求这个,求那个。最终结果,就是只能是自己,被人家彻底放弃,毁了自己大好姻缘。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