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别名“冰城”,黑龙江省省会城市,它是中国东北的心脏,同时也是一座没有城墙的城市。

通常认为,“哈尔滨”的原始音是“哈尔温”,即“天鹅”的意思。

满语说它是“锁骨”,女真认为它是“荣耀”,正是这样的明珠,曾遭到俄国的觊觎、日本的掠夺。

而现在,它成了中国的哈尔滨,独一无二的哈尔滨。

今天,让我们翻开落灰的照片,点一盏东北深夜的灯,于火光中,细细看它静默且沸腾的历史。

1929年5月16日,宋庆龄离开莫斯科回国时,途经哈尔滨,下榻于马迭尔宾馆。

1932年,哈尔滨日满俱乐部,出入于这里的都是殖民东北的日本关东军高层以及伪满洲国政要。

1940年的秋林公司,车水马龙,电线将天空截成一块一块。这是一座综合性商场,颇受人们喜爱。

1946年的正阳大街,店铺林立,后来此地改名为“靖宇街”,为纪念牺牲于东北的抗日英雄杨靖宇。

20世纪50年代的哈尔滨儿童乐园。旋转木马开始走进大人小孩的世界。

20世纪50年代,松花江波光粼粼,一只船靠岸,人们依次上岸。此时的松花江边中国游客更多了。

20世纪50年代,一家三口在太阳岛上观赏风景,母亲抱着女儿,让她看得更远。

1963年,哈尔滨首届冰雕游园会举办,群众结伴同行。冰雕是冰城哈尔滨的智慧结晶,吸引着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的目光。

哈尔滨的著名中餐馆,牌匾上的红灯笼和建筑两边的红色尖顶相得益彰,颇有中西结合的味道。哈尔滨人或者说整个东北,对饺子的热爱只增不减。

哈尔滨工业留影,这座城市在上世纪下半工业很发达,为我国重工业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20世纪70年代,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访问哈尔滨。

哈尔滨的大辫子车,长相奇怪憨厚,以前的老人小孩都喜欢,很方便。

1981年,哈尔滨的冬天仍然还是那么冷,出门需要全副武装。不过随着社会的变迁,人们出行不再是80年前的独轮车,汽车、单车、拖拉机、马车,随处可见的交通工具仿佛告诉人们城市的繁荣。

改革开放的春风已经吹拂起来,猪肉成为普通家庭的日常必需品,每日能够吃上肉已经成为可以想象的事情。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哈尔滨中央大街,人声鼎沸,摩肩接踵。游行队伍年轻明媚。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