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 我中华文明的骄傲,精粹之展现,国人之向往。多少人与事,若论繁华,便道盛唐。

盛唐,已成一座文化与文明展现的丰碑。想起唐朝,我们就想起那个歌舞升平,国泰民安,强盛与华美并存的时代,唐朝的艺术高峰,就是今人也多难以望之项背。

音乐,是艺术的皇冠,唐朝的音乐,让玄宗成为梨园始祖,让四海成就祥和景象。唐朝最优秀的腰鼓种类之一,青州石末鼓,到底承载了怎样的历史图景,让我们借由它,一窥那个盛世大唐。

一、音乐的大唐,官民同乐,君臣同乐的和谐景象

日本著名学者林谦三说:“唐朝音乐的繁荣是绝后的”。

在《汉唐乐荣衰之回顾》中,我国著名学者程云也说到:“宋以后,中国音乐再没有汉、唐那样的高峰了”。

礼之用,和为贵。相传,乐器,音乐就是来承担这个“和”的任务的。所以我国不仅是礼仪之邦,也是礼乐之邦,是以有《乐经》。

历朝历代,对音乐的教化作用都十分重视,各种音乐规格,用来承担了许多政治上的,宗法上的任务。

更有余音绕梁,孔子闻乐,三月不知肉味,从音乐的情志表达上判断出作者是周文王的佳话美谈流传。

到了唐朝,国力强盛,四海宾服,以前所未有的开放著称,为艺术文化的交流、互动和发展提供了绝佳的土壤。音乐之盛于是到达了一个高峰。

在唐朝,不论是天子还是庶民,都对音乐有着十分的热爱。这种热爱不仅仅是今天欣赏的热爱,而是作为资深爱好研究者的存在。

唐朝吸取了西域等地的音乐歌舞,形成了各民族音乐交融的景象。

根据《乐府杂录》记载,唐朝的乐器数量达300多种,广为流传而最受欢迎的,有筝、笛、琵琶、古琴、箜篌、羯鼓等,这些乐器以及其演奏的场景,被刻画在了壁画上,雕塑成了乐俑。

鼓类,被称作是八音之领袖,腰鼓,传自西域,便是鼓类中的一种,羯鼓也是鼓的一种。羯鼓的鼓面蒙的是公羊皮,中间腰细。

在古代,这是西域的龟兹,高昌,疏勒,天竺的人使用的乐器,也就是今天的新疆和印度,南北朝时传入中原。

羯鼓在唐朝十分受欢迎,唐玄宗就酷爱羯鼓,并且擅长演奏,认为“诸乐不可为比”。玄宗时期的宰相宋璟,也擅长羯鼓。

中国古代目前发现的唯一一本专门书写打击乐器鼓的书,是唐朝南卓的《羯鼓录》,这是他在担任洛阳令编撰的。

里面讲述了羯鼓、腰鼓等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样式、曲子和相关的故事。其中记载了一次唐玄宗李隆基和丞相宋璟关于腰鼓的讨论,其有言曰:

“不是青州石末,即是鲁山花瓷”。

这是迄今为止唯一发现的,中国古代帝皇和宰相讨论陶瓷质地和乐器关系的记载。青州石末和鲁山花瓷,是唐朝两种腰鼓的名字。

两位政治上的最高政权掌握者,谈起时下的音乐,以及具体的鼓名,这实在是一幅别开生面的君臣合和场面。

给我们展示了不一样的大唐模样,乃至生动形象,鲜明和谐的封建时代文化故事场景。

可见,在大唐,音乐的发展,乐器的演进,已经到了何种盛况。这不同于陈后主,宋徽宗的国家积弱,而文艺独秀。这是一种社会发展到了一定文明程度,自然流露和表达出的文化样貌。

其沟通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民族,通畅地传达于君臣,朝野之间,流传于社会各处,实在是堪当和谐之大任。

人们对音乐的喜好,钻研,已经突破了时空,人与人之间的各种隔阂。这就是文化的魅力,艺术的魔法,人间之佳话。

二、唐乐中不可缺少的打击乐器——腰鼓

腰鼓同样来自西域,一开始是用木头做的,约两晋时期传入中原,具体时间尚未有定论。在唐代,腰鼓被收录在唐乐中,并且成为大型歌舞演奏活动不可或缺的打击乐器,终唐朝一代都是如此。

同样是唐朝宰相,杜佑在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体例政书《通典》中言及:

“近代有腰鼓,大者瓦,小者木,皆广首而纤腹”。

无独有偶,《旧唐书卷二十九》也做了这样的描述,并且告知这本来是胡人的鼓。所谓的大者瓦,就是较大的腰鼓,一般是由烧制过的陶瓷为质。

《说文解字》有云:“瓦,土器已烧之总名”于是就出现了上文中提及的唐玄宗与宋璟关于陶瓷质地与乐器的讨论。

根据目前考古出土以及各大馆藏腰鼓的数据,唐朝的陶瓷腰鼓大致分为三种规格,最大的是70~50cm,中间的是50~20cm,小的是20cm以下。

较小的腰鼓,因为大多用的是木质,所以陶瓷的小腰鼓目前发现的只有一件。

三、唐朝青州石末鼓与鲁山花瓷鼓并驾齐驱,照亮唐朝音乐艺术

那么青州石末又是何许物事呢?

目前对青州石末这一个名词有三种论断,其一是青州石末是唐朝除腰鼓之外的另一种乐器,其二是青州石末是唐朝的一种陶瓷砚台,其三是青州石末是唐朝腰鼓的一种上好材质。

如若观《羯鼓录》中记载,那么第三种情况就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并且,能够从音乐爱好者,艺术演奏家李隆基宋璟君臣口中评论出的,便注定不是凡品。

唐玄宗排行第三,其实是由他的哥哥让位的,唐睿宗长子名李宪,善击鼓,与吹笛。这位曾经的太子死后葬在陕西省蒲城县。

2000年3月,这里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尽管该墓被盗墓者已经毁坏到了一定程度,该墓还是出土了大量的陶瓷器,壁画等等,给后世研究唐代社会文化历史提供了详实的材料。

出土物中就有两件红陶彩绘腰鼓,原本腰鼓是有皮革作为鼓面的,出土时自然已经所剩无几。彩绘也因为年代久远而部分脱落,但是,其雍容华贵的气质仍然难以掩盖。

经过专家的复原,红陶彩绘腰鼓由通身的一层白色并以橘红色,黑色,绿色等颜色组成,纹饰十分精美。

两件腰鼓分别长35.5cm和39.7cm。

日本的奈良正仓院有许多中国古代乐器的藏品,其中有一件就是唐朝的红陶彩绘羯鼓。结果在唐朝是皇帝御用的,该鼓使用的材质和李宪墓中的红陶彩绘腰鼓基本一样。

同样也是通身一层白色,辅以橘红色,边上的纹饰则是绿色的大小牡丹花,众所周知,牡丹是唐朝的国花,可见该鼓的寓意尊贵。

同时有鉴于李宪的皇家身份,更是直观地说明了其墓中红陶彩绘腰鼓的至尊品级。

作为音乐爱好者与擅长演奏鼓的李宪,其墓中之鼓乐器,可谓是天下之第一等的存在。要知道,李宪下葬的时代,唐朝的国力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作为玄宗的大哥,李宪还有“让皇帝”身份。

这两件拥有至尊地位的彩绘腰鼓,被研究者认为正是《羯鼓录》中所说的青州石末腰鼓。

青州石末还是什么呢?根据北宋《苏轼文集·书青州石末砚》记载:

“柳公权论砚,甚贵青州石末......盖出陶灶中,无泽润理。唐人以此作羯鼓腔......砚当用石,如镜如铜,此真材本性也”。

所以青州石末还是一种名贵砚台的原料,并且这种砚台用料在唐朝的时候被推崇为第一等。

跟李宪墓中腰鼓材质相同的还有好几件,例如唐朝李洪钧墓,河南沁阳唐墓,它们的墓都具备相当的规格等级,其容貌精美,制作精细。

同样可以佐证青州石末腰鼓在唐朝之地位的,还有与其相提并论的鲁山花瓷鼓。相比之下,鲁山花瓷则有定论多了。

就连烧制鲁山花瓷的窑址,都已确定并经过发掘和研究。鲁山窑是我国古代陶瓷艺术工艺浓墨重彩的一笔,可以说是声名显赫。

北京的故宫博物院就收藏了一件唐朝鲁山花瓷腰鼓,并且是作为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存放与展列。

同时,鲁山花瓷鼓本身的制作工艺相比唐朝同一时期其他窑烧制的腰鼓,无论是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是远胜之的。

总结

在音乐文化发展鼎盛的唐朝,出现了官民同乐,君臣同乐的和谐景象,艺术音乐,为一个强盛的朝代插上了文化遨游的翅膀。

青州石末鼓,作为唐朝君臣论及音乐艺术时提及的鼓名,与唐朝品质首屈一指的鲁山花瓷鼓并驾齐驱,成为君臣钻研音乐艺术的谈资和艺术文化点亮历史,照耀一个盛世的鲜明写照。

乐器者,承载音乐的魂,乐器之材质,则承载人们对音乐艺术以及和谐社会的爱慕与向往。爱好音乐与擅长击鼓的唐皇、“让皇帝”已去,今人,又将如何以音乐和乐器弹奏一曲盛世之音呢?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