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建国时期的一贫如洗,到目前工业门类最全,新中国成立之后仅用了70年左右的时间,中国的工业水平就站在了世界之巅。

苏联是如何用一场援助,帮助新中国站稳脚跟的? 这还要从苏联对我国援建的“156项工程”开始讲起。 那么,当时的苏联到底对我们援助了些什么?它对中国的工业有着怎样的影响? 一、从零开始的中国工业 中国从近代开始一直到新中国的成立初期,工业体系一直处于世界落后水平。 19世纪60年代,晚清政府开展了我国工业化起点的洋务运动。 在此期间,中国尝试引进西方的技术和管理方式,以增强国力和现代化生产,但由于当时清政府受到了各种因素的限制,最终我国工业化只在造船业和军工领域产生了有限的发展。

接着到了民国政府的统治时期,在此期间中国虽然有过一些轻工业、以及极少部分重工业等现代工业的发展,但由于受到了帝国主义列强的长期侵略,再加上不平等条约和经济控制等手段的干涉,这严重限制了中国工业的自主发展。 同时,由于国内长期受到战乱的严重影响,又导致了资源的枯竭和基础设施的破坏,这使得我国工业的发展非常有限。 因此,当新中国成立时,我国的工业基础几乎处在0的状态之下。 那么,我国当时的工业到底有多薄弱? 当时我国工业体系残缺不全,大多数工业设施技术落后,缺乏完整的工业产业链。这种工业基础的薄弱不仅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甚至不如同期的印度。

此外,中国的工业发展在地理分布上极为不均衡。 当时我国主要的工业区域集中在沿海的一些大城市,如上海、天津等地,而内陆地区工业化程度相对较低,甚至可以说没有。 这种不均衡的发展模式导致了资源和资本的集中,进一步加剧了区域间的经济差距。 在资源分配上,由于多年战乱和外部侵略的影响,资源分配极为不均。一些地区由于资源的枯竭或战争的破坏而无法进行有效的工业生产,这也加剧了工业发展的困难。 面对这样的困境,当时我国只能采取求助其他的工业强国帮助的方案来发展我们自己的工业,而我国的“老大哥”苏联则成为了最好的选择。

于是,1949年苏联政治局委员米高扬在中国与我国领导人会谈期间,我国向苏联提出了援助请求。 接着,1950年周总理率领代表团到苏联商议援助项目,经过一系列的协商,苏联同意提供我国年利息只有1%的3亿美元的贷款,帮助中国建设50个项目。 如此低利息的贷款,可以说苏联相当于白借我国钱来发展我国工业。 而我国需要从1954年到1963年内通过用农产品和原材料分别于10年内还清即可。 接着,我国又分别在1952年和1954年,对于援助项目进行商谈。 最终,两国通过几次的商谈,苏联决定对我国援助156个工程项目。

二、 “156项工程”确立与实施 苏联对中国援助的156项工程计划,在1950年到1957年被分为多个阶段确定以及实施。 首批项目始于1950年,当时中国从苏联获得了50个大型工程项目。 这50个项目主要集中在军事工业和基础工业领域,覆盖了钢铁、电力、煤炭、机械、化工、冶金、汽车、造纸等多个重要领域。 其中军工项目在这些项目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相当于当时项目的三分之一。 可是,为何要如此大力发展军工业呢? 这是因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面临的国际局势日益严峻。当时,国际上,是尖锐的冷战局面。

而美国对华开启了极端敌对的政策,如在外交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等等。 而当时的中国,仅靠自己的军工体系,难以对抗美国,因此我国在军工上“下足了劲”。 接着,1953年中苏双方确立了156工程的第二批项目。 此次项目中共包含了91个工程,分别是1个石油炼油厂、2个钢铁厂、32个机器制造厂、16个动力机器及电力机器制造厂、12个煤炭矿、10个电站、8个冶金厂、7个化工厂、1个食品加工厂和2个医药厂。 这批项目连同首批的50个项目预计在1953年至1959年间陆续开始施工。 当时有人对此作过预估,称一旦第一批和第二批共计141个工程项目全部建成,中国将形成一个独立的工业体系,工业生产能力也将显著提升。

预计到1959年,中国的发电量将达到200多亿度,煤炭产量增至1亿吨,钢铁产量超过500万吨。 这将达到苏联在1928年至1932年期间的工业水平,也将超过1937年中国当时工业的最高水平。 之后,双方又经过三次商谈,共商定174项援助项目,但后期由于一些工程项目的变动、合并等,最终确定150项施工项目。 156工程的项目从1950年的一个项目开始建设,到1969年全部完工。 这些工程不仅覆盖了军事、化学、机械、能源、冶金、轻工和医药等多个领域,而且这些工程遍布我国大江南北。

在这些项目的建设期间,苏联对我国提供了技术参数和资料,以及供应相关设备,并指导及培训中国技术人员进行项目设计。 仅在前十年里苏联就先后派遣了经济、文教专家10800多人来华工作。 其中技术专家大约占全部苏联专家与顾问的80%,其中许多专家和工程师则是为建设“156项工程”而来华工作的。 可以说当时的“老大哥”苏联,确实对我们这个兄弟算得上“掏心掏肺”。 三、“156项工程”对中国工业化的贡献

苏联的贡献,首先在于“156项工程”通过将主要工程安排在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打破了过去70%的工业企业集中在沿海和大城市的局面,解决了建国初期中国工业布局不合理的问题。 这些工程不仅重构了中国的工业区域,使得工业布局更为合理和均衡,让原本工业发展滞后的地区也得以快速发展。 此外,“156项工程”还极大促进了城市化进程。 新中国成立初期,仅有少数大城市拥有重工业,而随着这些工程的实施,许多城市迅速发展,成为重要的工业中心。 另外,“156项工程”在中国的工业化历史中,不仅是一次广泛的基础设施和工业建设,更是一次重要的技术引进和人才培养过程。

在“156项工程”建设后,我国大量引入了苏联的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 这些国际技术的引进不仅提升了工程的建设效率和质量,还提高了项目运行的效率和稳定性。 更重要的是,这些先进技术为中国本土技术人员提供了学习和实践的机会,促进了本土技术的创新和改进。 同时在“156项工程”的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大量的工程师、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得到了锻炼和成长。 这些人才的培养不仅为当时的项目建设提供了支撑,更为中国后续的工业发展和科技创新储备了重要的人力资源。

除此之外,“156项工程”还极大地推动了中国产业结构的转型。 在此项目的实施中,通过建设大型钢铁厂、化工厂、机械制造厂等重工业项目,中国能够生产更多工业产品和材料,减少了对外依赖。 这不仅提升了国家的自主生产能力,也为后续更多工业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次,这种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促进了中国经济结构的多元化。 随着工业和制造业的发展,中国经济逐渐从曾经过度依赖农业转变为依靠多元化的工业产业。 这种结构的转变提高了中国的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为中国的快速经济增长提供了动力。

此外,工业化也推动了城镇化进程。 随着工业项目的增多,越来越多的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寻求工业和服务业的就业机会。 这种人口流动不仅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结构,也促进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现代化。 同时,“156项工程”还促进了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提升。 随着工业实力的增强,中国开始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开始出口大量的工业产品。 这不仅为中国带来了经济收益,也提升了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 可以说,“156项工程”不仅是一系列工业项目的简单建设,更是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它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工业生产能力的提升和工业化速度的加快,还优化了工业结构,培养了技术和管理人才,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些工程的成功实施,为中国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后续的经济改革和开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