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看完3·15晚会,都觉得自己能活到今天是个奇迹。”

今年的3·15晚会又一次刺痛了大众,淀粉肠配料表第一位是肉,实际用的是肉和骨泥的混合物,而梅干菜肉饼里用的是淋巴肉……

当然,除了这些吃的,还有一种喝的也广受关注。

报道一出,全网电商平台紧急下架该产品,甚至晚会还没结束,淘宝、京东等平台上就已经查无此物。

而让这些电商APP火速下架的是一款名为“听花”的白酒。

听花酒的广告曾经出现在各种大街小巷显眼的位置,甚至曾推出过价值5.8万元一瓶的精品装。

能将一瓶酒卖出天价,原以为是贵有贵的道理,可3·15晚会后才明白,只不过是贵有贵的噱头。

听花酒3·15晚会刚被爆料,3月16日便火速发出声明回应此事,将针对央视报道中提出的问题,在企业内部开展检查与整改工作。

对于有员工以产品具有保健功效作为推销话术的问题,听花酒在声明中明确表示,员工们这种做法是错误的,认错态度良好,并连夜召集所有员工开展培训,规范用语,合法推广。

但是对于被爆出的以不实专利做广告及凉味剂其实为薄荷提取物等问题,听花酒并不认同,给出了相应的解释。

听花酒方否认将仅处于国际公布阶段、未获国家批准的专利用于广告宣传。

此外,听花酒表示他们酒的清凉口感并非采用薄荷或薄荷提取物加入白酒,实际生产所运用的是《采用强化曲制备凉口型白酒的方法》和《老酒再酿造的方法》等专利技术。

声明一出,众多网友纷纷开始扒这声明里面的文字游戏,听花酒虽否认向白酒中添加了薄荷或其提取物,但是生产中使用的专利公开内容中,又明确表示酿造过程中有添加了含有薄荷醇的天然植物。

网图

简言之就是没有在酿造成品中添加东西,而是加在了酿造过程中,而这是否符合白酒不能加任何添加剂的规定,尚且不好界定,但只要进行相关的检测和调查,相信很容易水落石出。

但听花酒的出现,却有一个无从调查取证的故事。

听花酒创始人张雪峰曾公开讲述自己之所以选择研究酒类,是因为他曾在实验室小憩时的一个梦境。

那个梦里太上老君特意给他暗示,拉着他的手写下一个“活”字,而这个字左为“水”,右为“舌”。

于是,他开始了解人类历史上对于唾液的一些研究,由此慢慢开始开发听花酒这款产品。

这个“仙人指路”的奇遇,也成为了听花酒的品牌故事,成为张雪峰引以为傲的研发背景,至于真假只有他本人知道。

听花酒能在高价酒中迅速崛起,光有玄幻的品牌背景故事当然不够。

网图

张雪峰还从研究的角度入手,聘请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瓦谢尔为他的产品背书,称瓦谢尔教授的团队将用研发的产品为听花酒增添助力。

言外之意就是自己找了顶尖且专业的人来做研究,做出来的东西当然值得信赖。

如此一来,听花酒不仅有了引人入胜的品牌故事,更有加诺贝奖得主的实力加成。

再加上营销上舍得砸钱,将广告投放到各种显眼的地理位置、把体验店开到各大一线和新一线城市,听花酒很快便打开了一定的知名度。

另一方面,结合体验店销售人员那一系列保健功效的推销话术和一点与市面上众多白酒差异化的口感。

听花酒的品牌形象自然很快就立住了,其主研发人张雪峰这一套连招打得确实很厉害。

随着此次听花酒事件,更让张雪峰这个名字的展现量一路攀高,他究竟是谁呢?

在很多人正疑惑那位考研老师张雪峰什么时候开始出来卖酒时,他便出来发微博澄清和听花酒没有关系。

而真正的听花酒创始人张雪峰是下图中这位,他的名字或许从前不是很出名,但说起他曾经推出的那款在社会上引起过不少讨论的产品“极草”时,可能很多人还有印象。

网图

极草曾经的广告语是“七倍精髓,含着吸收”以及“冬虫夏草,含着吃”等等,该企业称此产品是将虫草打成粉末再浓缩而成,卖价一度高达1000多元每克,随便一小盒就价值几十万。

本就属于中药材范畴的冬虫夏草要加工成其他产品,理应受到更加严格的管控,2008年时拿的却是食品生产许可证。

最后极草因砷含量超标等问题,于2016年被国家食药监总局彻底叫停该产品的生产经营活动。

而极草背后的青海春天公司,则早在2015年便借壳上市,有着“冬虫夏草第一股”之称。

最近青海春天的股价则受3·15听花酒事件影响,已经连续下跌了几天。

有网友了解完听花酒与极草的关系后惊奇地发现,张雪峰这个公司研究的产品似乎“从不坑穷人的钱”。

从极草-5X含片到后来的听花酒,张雪峰研究的产品始终走的是高价路线,并非普通人能轻易消费的产品。

网图

“我们就是天价,因为我们有天大的价值。”

之前张雪峰在面对采访时,非常自信地承认听花酒卖出5万八千六百元一瓶是属于天价。

他的发言在外人看来近乎狂妄,但听花酒给自己的品牌定位一直很高。

2023年,贵州茅台和泸州老窖曾同时起诉过听花酒,原因是商标侵权和不正当竞争,最终判决结果不构成商标侵权,但属于不正当竞争,分别赔付双方对应的金额。

在公布判决结果的声明中,听花酒将自己定位于“超高端品牌”,凌驾于传统白酒行业的佼佼者茅台和泸州老窖之上。

网图

即便当时听花酒已经卖到5.8万的天价,在张雪峰眼中,听花酒口感能秒杀酱香型白酒,价格哪怕再翻5倍都值得。

但这次3·15晚会却爆出听花酒的独特口感来自添加剂,不符合白酒生产的新国家标准。

非专业人士不敢妄下判断,只能等后续官方的调查结果。

3·15晚会报导一出,市场监管总局便开始让各级监管部门开展执法行动,听花酒所属公司青海春天也将接受证监会的检查。

作为冬虫夏草第一股的青海春天,目前的主营业务不止是虫草,酒水业务在企业战略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而酒水快消业务板块的研发和市场开拓,则成为近几年青海春天持续亏损的主要原因。

网图

在此境遇下,3·15晚会听花酒事件无疑是雪上加霜,近几天股价的持续下跌来看,今年很可能会是连续亏损的第四年。

听花酒在业内很多人眼中都属于是利用过度营销,催熟而成的品牌,成长的速度太快,但是底蕴不够,显然站不稳。

即使3·15风波过去听花酒还能上架售卖,也很难再恢复到昔日鼎盛时期。

做产品最基本的始终应该是真材实料,打上对得起良心的价格,而不是一味用心搞营销,用脚做产品,让消费者为企业的不负责任买单。

2018年,一支卖66元的雪糕上市,即使卖出天价,也打出了15小时内售罄2万支的绝美战绩。

这个雪糕品牌就是当年横空出世的钟薛高,它的创始人抱着和张雪峰差不多的想法。

他想把钟薛高打造成高价位雪糕产品,类似于听花酒在白酒行业“超高端”的定位。

打响知名度的方法就是疯狂砸营销,不仅网络上经常会收到广告推送,就连小区、写字楼的电梯广告也常常有钟薛高的影子。

网图

一开始的确有些网红效应,销量似乎没受价格影响,一路走高,但越网红的产品,大家期待越高,同时越容易翻车。

用户买到以高价和颜值为卖点的雪糕,最后发现产品味道却没有很惊艳。

钟薛高出现后,大家发现超市和街边便利店里的雪糕越卖越贵,几乎很难找到两三元的平价产品,于是乎带火了一个网络用语“雪糕刺客”。

“雪糕刺客”走红后,网上掀起一段对雪糕的价格、质地、口味等进行测评的小热潮。

2022年,有网友以多款雪糕做对比测试,意外发现钟薛高的雪糕火烧都不会化,让大家不禁开始担忧自己花高价买到的却是科技与狠活。

网图

钟薛高的销量在该时期委实遭受了重创,而后慢慢偃旗息鼓,不再有铺天盖地的广告,网络热点上也很少能见到这个品牌。

钟薛高再一次被推向流量顶端时,是带着打到“骨折”的价格而来。

昔日卖到66元每支的钟薛高,最便宜的居然降到了2.5元一支,网友们比看到它卖天价时更难受了。

这个价格属实背刺了每一个曾高价购买的消费者,他们承受了“雪糕刺客”带来的双重伤害。

最近又传出钟薛高疑似倒闭的消息,创始人负债累累,被限制高消费,经销商爆料不少工厂已经停产,办公大楼的大门也处于暂时关闭状态。

钟薛高当初有多风光,如今就有多狼狈。

钟薛高也好,听花酒也罢,都是靠包装出来的产品,妄图鱼目混珠,以低廉的产品研发成本,去闯超高端的赛道,赚超高的利润。

这样的品牌最后被市场抛弃,实属意料之中。

在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里谋生,重营销本没有错,但重营销而轻产品,纯属本末倒置,栽跟头自然是迟早的事情。

客户永远是一个企业的衣食父母,只想着坑客户,而不为客户考虑,生意很难做得长久。

无论躲在多么阴暗的角落里害人,总有阳光透进去的那一天。

曝光只是开始,解决问题、杜绝隐患才是大家期待的结果。

希望有机会能看到3·15晚会上,表扬胜过恶劣问题曝光的那一天。

-END-


资料来源:

中国新闻社:《一瓶白酒5.86万元!喝了能回春?3·15晚会曝光听花酒》

互联网产品官:《58600一瓶的听花酒,秒杀茅台?》

投壶网:《虫草第一股面临“灭顶之灾”》

民生周刊:《定价远超飞天茅台,5万8一瓶的听花酒,谁在喝?》

商界:《钟薛高,一家明星公司的非意外死亡》

作者:等风

编辑:一乙木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