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他能凭一张草图打造战机发动机的核心部位,让我们从仿制走上了自主研发的道路,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师昌绪。
       当时美国的U2侦察机肆无忌惮的在我国领空随意进出,为了拦截它中国需要研发一款属于自己的歼击机,歼8孕育而生。


       它初衷不是为了近距离的缠斗,而是被定位成高空高速且灵活的战机,因此歼8给的指标是速度在2马赫以上,高度达到2万米,这对于那时的航空工业来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想要战机飞的高飞的快,那强大的发动机少不了,而发动机一直都是我国的短板,在歼8的研发上,发动机的涡轮叶片是心脏的主动脉,它既要承受超高的温度,又决定着发动机的功率。那时我们的工艺只能锻造实心涡轮叶片,不仅重量重,它还不能通过内部通道进行冷却,所以发动机的性能会受限,寿命也比较短。在一次研讨会上,时任航空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荣科下定决心,要在一年内研制出空心涡轮叶片。


       研讨会结束完,大家都犯了难,空心涡轮叶片在当时只有美国掌握,采用了是更为复杂的铸造工艺,这项技术在美国属于军事机密是严格保密的,别说技术了就连空心涡轮叶片都没有几个人见过,想要研制出空心涡轮叶片可谓是难上加难,既然这个任务看似不可能完成,为何副总工程师荣科还要在一年内研制出来呢?他的底气就是师昌绪。


       在研讨会结束后,荣科就找到了师昌绪,请他牵头研制空心涡轮叶片,两个人在当晚几句简单的谈话中就敲定了此事。荣科在走出他家门的时候,师昌绪顺便问了一嘴,你见过空心涡轮叶片没有,荣科说之前在巴黎航展上见过一次,有点印象。那你把它画出来吧。


       于是,荣科就根据当时在巴黎航展上的印象画了一张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草图交给了师昌绪。凭着这张简单的草图,师昌绪带领着一百多人的团队,开始研发这个他们都没亲眼见过的空心涡轮叶片。
       整个研制过程并不顺利,首先是材料问题,航空飞机70%是仗着材料往前进,有新一代材料就会有新一代飞机,空心涡轮叶片也试验了很多材料,一个多月都没有进展,不过好在师昌绪就是合金材料方面的出身,它根据杂志上刊登的一篇文章得到了启发,很快确定了空心涡轮叶片的材料。


       然而在试车的时候却发生了意外,不到五分钟的时间,涡轮叶片承受不住高温等因素断裂了,所有方案推翻又开始重来,方案重新定制后这次的试车终于成功,并且通过了300小时的制定的标准,接着对成品的质量及合格率开始优化。


       就这样,我们仅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成功地自主研发了空心涡轮叶片技术,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而英国达到同样的研究成果,花费了长达15年的时间。
       歼8试飞的那天,很多工作者都落泪了,只有我们知道这才是我们开始腾飞的起点。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