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晚清名臣李鸿章的尸骨被挂拖拉机后面游街示众,遗骸散尽 小时候读历史,一直有一个深刻的印象,李鸿章是个卖国贼,现在才开始懂得李鸿章经营一个破落的清王朝的艰辛,才对他充满了同情和理解。 有关他的处境和无奈,他自己有一段很精辟的描述:“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一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风小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对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 我们可以把这种说法看成是推卸责任的语言,但只要你对那段历史有一个基本的了解,都会对李鸿章产生一点同情之心。

1901年11月7日,李鸿章去世,享年79岁。当时俄国公使正逼他签订条约,他未签就去世了,临终前他说:“愿君努力,共济时艰,鸿章虽死犹生。” 李鸿章去世后美国降半旗致哀。慈禧得知他去世的消息后哭了,她说:“大局未定,今后没有人分担了。” 16个月后,李鸿章被安葬于安徽合肥东乡夏小影。夏小影就是现在的大兴集,宋朝时的名相包拯,以及明朝朱元璋的开国大将张得胜,也都安葬在这一块。这块墓地是李鸿章生前认可的,或许在他的内心深处,是以他的前辈同乡为榜样的,也希望像包拯一样青史留名,但是,人生总是无法左右。

1958年全国掀起了“全民炼钢铁、建钢厂”的运动。李鸿章陵墓被本地人组织捣毁了,厚实而珍贵的棺椁当成了炼钢用的燃料,棺内所有的东西—包括十二块金砖、死者亲笔写的一册自传、一把宝剑,当然还有死者的遗骸,都被毁墓队伍或哄抢或丢弃。人们用绳子拴着李鸿章的尸体,挂在拖拉机后面游街,直到尸骨散尽,陪伴他游街的李氏与爱妾的两具遗骸,早就七零八落不知所终! 那面裹着尸身的金丝陀罗经被,完好如初,是慈禧太后赏赐的,被一户最穷的人家拿回家洗洗干净又当被盖了;那柄精美的宝剑,被县剧团拿去当了道具,后下落不明;

现在的“李鸿章陵墓”,是个完全新建的“文物”,而且,比较粗糙。墓中无棺倒是其次,地表建筑即光鲜得让人摇头—从光绪皇帝题匾的石牌坊的朝向,到墓前翁仲与石像生的雕刻,实在乏善可陈。真的原物,只有三座残损的御制巨碑,但被摆在了一起,由原先的赑屃们驮着。

最后,不妨让我们瞻仰下李鸿章临终时写下的一首诗,它和岳飞的《满江红》、曹操的《东临碣石》等诗词一样,既大气磅礴,又浑然伤感,同时包含着自己五味杂陈的复杂心境: 劳劳车马未离鞍, 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步, 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 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息, 请君莫作等闲看。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