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被誉称为野猪杀手的布雷克突发奇想将10头家猪放生野外,打算等家猪野化后将它们一网打尽。

然而,布雷克没有想到的是10头家猪进入野外之后迅速野化,短短一年时间繁殖至50头,纷纷长出了长长的獠牙。在野猪的疯狂攻击下,布莱克命丧黄泉,再也无缘追击野猪。

家猪与野猪长相天壤之别,为何放生之后野化速度如此迅速?它们又是如何从家猪转变成野猪的呢?

家猪野化,还能长出獠牙?

猪,作为常年出现在餐桌上的肉食之一大家再熟悉不过。野猪早在8000年前就被人类驯化,逐渐变成了如今的模样。

养殖场里的家猪一个个膘肥体壮,长成了一个圆筒形身材。全身的结构较为紧凑,皮肤平滑没有皱褶,皮肤上只有稀疏的毛发覆盖。它们被圈养在猪圈之中每天吃了睡、睡了吃,性格也十分温顺,通常不会出现攻击人的现象。

白白胖胖的家猪对于人类而言全身都是宝,猪肉、猪油、猪皮、猪毛、猪杂等等都能物尽其用,丝毫不浪费。

野猪与家猪有很大的不同,从体型上来看家猪通常是200-300斤左右,而野猪的体重大约为360-800斤,个头更大。

野猪浑身覆盖着黝黑褶皱的皮肤,还长着一生深褐色或黑色长毛,它们的吻部更为突出,再加上露出嘴外的獠牙看起来霸气侧漏。

它们可不像家猪那般温顺,惹急了会发动攻击,每小时40-70千米的奔跑速度加上那尖锐锋利的獠牙能够轻易地刺穿皮肉,将人顶飞,造成骨折不费吹灰之力;强大的咬合力能够轻松咬断人类骨头,战斗力惊人。

不管从长相还是性格,两者之间可谓是风牛马不相及,为何家猪放生野外之后短短一年时间就会长出獠牙呢?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家猪原本就有獠牙,猪的牙齿萌出需要2-18个月时间,不同类型牙齿生长周期不同,前磨牙需要2周-8个月时间,臼齿需要4-22个月。

雄性家猪拥有犬牙,犬牙会连续不断生长。雄性的犬牙长出嘴外就会变成獠牙,经过刨土、刨东西将会摩擦变得十分锋利。

我们之所以看不到家猪有獠牙,是因为家猪出栏的时间只需要6-7个月,被宰杀时它们的獠牙还未能长出来,我们自然就没有机会看见。

辽宁省一个村庄之中老人徐长金曾养过一头公猪,因为一直养着没杀,就长出了长长的獠牙,十分威风,更是长到了2.5米长,900公斤,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家猪,打破了吉尼斯记录。

农村养过猪的或许对此比较了解,年龄越大、体型越大的公猪獠牙越长,过去农村为了避免猪打架或跑出去伤人,还会给它们剪牙。

(最大家猪)

家猪圈养多年,为何一放生野化速度如此快?

家猪跟野猪的确在长相以及性格上相差甚远,那是因为环境不同导致的差异性,其实两者之间的差异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

家猪长得白白胖胖是因为每天圈养在室内,猪的适应力十分强大,若是将它们放到野外,每天都晒太阳皮肤将会逐渐变得黝黑,为了抵御紫外线以及保护皮肤不受伤,渐渐地会长出更多的毛发。

圈养时的猪每天不愁吃不愁喝,吃了就睡自然长得膘肥体壮,一旦失去了人类的投喂它们就需要在野外自食其力。为了寻找食物,在野外活动范围会大大增加,身体将会变得肌肉发达而强壮,更具力量。

随着时间的推移,公猪的獠牙将会长出来,不仅能够刨食物还是攻击敌人强有力的武器。在野外生活时间越长,它们的性格就会越野。

就像宠物狗十分温顺,而野狗却格外凶残一样,这是它们为了在残酷的大自然中能够更好的存活,不得不让自己变得凶猛而强大。

由于家猪跟野猪不存在生殖隔离,繁殖期会与野猪交配繁衍后代,猪的繁殖能力十分强大,一窝生下5-16个幼崽,短短一年或几年时间就会繁殖出庞大的群体。生育的后代外形与野猪几乎没差别,还具备机警与野性,同时有较强的抗病、耐寒暑能力。

这些野化后的猪不管是长相还是性格会变得越来越像野猪,最后会完全适应自然环境,丝毫找不到家猪的痕迹。

家猪肉好吃,还是野猪肉好吃?

可能有人会觉得家猪野化未尝不是一件好事,野味肯定要比家养的更好吃,事实真的如此吗?

曾几何时,野猪还不受到保护时有不少人品尝过其味道。有吃过野猪肉的人说,如果非要他从两者之间做选择,那一定会选择家猪肉而不是野猪肉。

因为野猪在野外生存它们的肌肉十分发达,身体体脂率低,肉吃起来又老又柴,根本没有家猪肉那般鲜嫩。更重要的是野猪肉自带一股子腥臊味,一般人很难接受这种味道。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吃过没有阉割、或者老母猪肉,这种猪肉身上就自带一股膻味,在市场上老母猪肉基本上无人问津,就是因为实在太难吃了。而野猪身上的味道远比老母猪的味道更重,其滋味也可想而知。

想要将野猪肉变得好吃,烹饪的手法十分重要,首先需要将腥臊味去除,还需要增加香幸料来掩盖其味道。其次,烹饪的时间要足够长,才能够咬得动肉。

家猪肉则不同,由于体脂把控得比较好,肥瘦相间,出栏时间较短肉质也会较为鲜嫩,吃起来的口感会好很多。

动物野化,对生态环境影响极大

野猪肉并不比家猪好吃,所以从食用角度上来看,野化并没有太大优势。反而会导致猪性格暴躁,难以人为控制,还可能出现伤人的情况。

家猪回到大自然之后会迅速“野化”,其实这种现象会经常发生,譬如猫狗被抛弃之后,动物就会迅速适应无人管束的状态,在大自然之中生存繁衍。

进入大自然中动物面临最大的问题便是生存,家养动物需要更敏锐、奔跑能力、隐藏能力等等都需要得到提升。但大部分动物进入大自然都能够很快调整适应环境,少部分无法适应环境便是被自然淘汰。

家养动物放生野化,其实对生态环境有很大影响。首先,家养动物经过几千年甚至上万年的驯化,其形态、性格以及其他都跟野生动物有了较大区别。不少动物逃到野外之后会迅速发展壮大,对当地环境生产很大影响。

就以家猪为例,1788年澳洲从亚洲、欧洲引进了家猪,当时大家没有环境以及安全意识,直接将家猪放在野外。那些放在野外的家猪很快就变得健壮,腿变得更长擅长奔跑,嘴部也开始变得细长。

这些家猪的毛发变成了黑色,有一些甚至恢复成了真野猪条纹毛发特征,也逐渐有了獠牙。那些野化的家猪迅速繁殖,破坏庄稼、毁坏农田、冲撞篱笆、传播疾病,给当地造成了很大经济损失。

除此之外,野化的家兔在澳洲也造成了巨大环境威胁,家兔进入野外之后繁殖速度快,加上没有天敌很快就泛滥成灾。澳洲的野兔高达100亿只以上,啃食草、树皮。导致土壤退化,水土流失,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失。

猫的野化也对澳洲的生态构成巨大威胁,如今野猫的数量比家猫高出3倍之多,这些大野猫会在野外捕食袋鼯、丝绒壁虎、 鸟和昆虫,让当地生物迎来了致命打击。不仅澳洲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其它国家也不例外,由此看来家养动物野化需要慎之又慎。

不过野化动物并非毫无利处,就以大鲵为例,在野外的大鲵数量越来越少几乎不可见。动物保护机构也会将人工繁殖的大鲵经过野化训练之后,放生到大自然中填补空缺,丰富生物的多样性。

总而言之,适当野化能够让动物回归自然,填补稀有动物的空缺,但是不适当地让动物野化,将会造成生物入侵,导致本土生态系统崩盘。

大家对于动物野化如何看待?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