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关注一下我们的福建号航母,在完成首次海试之后,这艘航母自然成为了外界的焦点。当前人们比较关心的,自然是福建舰后续的海试进展,以及何时会服役了,当然,我们也会持续关注,并把最新资讯带给各位网友。
       关于福建号航母的实力,以及对中国海军实力提升的价值,已经有不少节目都有比较详细的讲解,这里我也就不来赶这个“晚集”了,我就补充一点,纵观历史长河,福建号航母对于整个中华民族来说,都是具有相当的意义。

       很多专家也提到过,一旦福建舰服役,整个东亚海上力量将会被彻底颠覆。因为福建舰的问世,将会基本消除掉中美之间航母的代差,而航母战斗力又是如今大国海上力量的核心,更重要的是美国与中国海上力量将会进入一个此消彼长的阶段,美国海军对中国海军仅存不多的优势也会被福建舰抹掉,那么整个东亚海上力量的格局就会发生改变,至少在第一岛链内,中国海军将获得主动权。
       那么上一次,中国实现这个目标,海军力量覆盖到东亚乃至整个亚太海域,还是什么时候呢?比较笼统一点的说法是,600多年前的“郑和下西洋”时期。


       明永乐三年,也就是1405年,明成祖朱棣为了建立威望,委派曾跟着他在“靖难之役”中出生入死的亲信,太监马三宝率领一支庞大的舰队进行远洋航行,并且给马三宝赐名“郑和”,而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先后七次率舰队出海。
       郑和的船队规模宏大,船只数量多至数百艘,船队航行至东南亚南亚西亚,甚至远达东非,沿途宣扬国威,开展贸易,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使中国海上的影响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这一壮举,不仅是中国古代海上力量的巅峰,也是人类航海史上的奇迹。


       然而“郑和下西洋”却也被后世认为,是中国海上最后的辉煌,因为紧接着明清两代的“海禁”与“闭关锁国”,自我限制了海上力量的发展。与此同时,西方的“大航海时代”来临,东西方海上差距被逐渐拉开,最后也是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国门。
       如今,中国距离重回海上巅峰,近在咫尺。
       随着“福建舰”这一现代化航空母舰的即将服役,中国再次在海上力量上迈出了跨越式的一步,预示着中国海军正逐步恢复并扩展其在海洋上的传统影响力。不同于古代的木质帆船,今天的“福建舰”装载着先进的雷达系统舰载机导弹防御网,以及全电推进技术,代表了21世纪的科技与战略威慑力。


       福建舰的服役,不仅仅是一个军事装备的更新换代,更是中华民族海洋强国梦的再次启航。它标志着中国海军从近海防御向远海防卫的战略转型,展现了中国在维护海上通道安全参与全球治理促进海洋和平与发展方面的决心与能力。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福建舰的服役更添一份深意,它预示着中国将在维护海上丝绸之路的安全与畅通中,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为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而这600年的轮回,见证了中国从海洋探索的历史传承到现代海军强国的转变。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