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又称龙舟节等,是我国传统民俗大节之一。“端午”的“端”字本义为“正”,“午”为“中”,这天午时则为正中之正。端午是“飞龙在天”吉祥日,这个节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所以龙及龙舟文化始终贯穿在端午节的传承历史中,在我们的传统民俗中占有重要地位。


       大家都知道,端午节每年到来的时间在农历五月初五。但是,今年的端午节不一般,按照二十四节气的安排,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这个时候通常不是夏至节气,就是芒种时节,也就是在公历六月初的时候。但是,为了不让四季脱节,农历有闰月的时候,今年因为闰二月,农历有两个“二月”,也就导致农历五月在节气参照上,就会晚一些到来,导致今年端午节在夏至节气到来后才到的少见情况。也就是人们说的“夏至端午前”,夏至在端午节到来前就到了。


       像今年这样因为闰月的情况,导致端午节“推迟”到来的情况,被称为“晚端午”。今年是晚端午,老人说:“端午来得晚,天热雨不冷”,是啥意思呢?
       一般端午节因为闰月来得“晚”的情况,在二十四节气对应的时间上,会有一些变化。比如说一般年份端午节在公历六月初到来,今年却在公历时间六月下旬才到来。
       可想而知,端午节因为闰月来得越晚,距离七月就越近,距离炎热的三伏天也就越近,气温越高,天气越炎热。也就不会出现农谚说的:“吃了端午棕,还要冻三冻”的情况。


       毕竟,“晚端午”距离盛夏越近过“端午”,在炎热的夏季,即便是降雨多,降雨频繁,端午节划龙舟的时候,天气也是比较热的,下的雨也是“热雨”不会冷嗖嗖了。这也是为什么民间常说“早端午冷嗖嗖,晚端午热死牛”,端午来得越早,庆祝端午节举行划龙舟活动的时候,水越凉;端午节因为闰月来得越晚,这个时候进入仲夏,天气热也就水不冷了。
       根据民间说法:“夏至端午前,必定是灾年”。这是因为根据我国阴阳历法运行概率来说,一般情况下,夏至节气在端午节之前后到来是占大多数年份,而夏至在端午节到来之前到来的年份概率比较小。按照这种概率说法,“灾年”的几率就比较少,风调雨顺的好年景的年份就比较多。


       故此,今年是“晚端午”,老人说:“端午来得晚,天热雨不冷”,只是古人根据长期的生活经验总结,实事求是地阐述了一种季节气候变化大概趋势罢了——端午来得晚,这个端午节时候天气也就越热。那么,举行赛龙舟活动的时候,要注意降温避暑啊!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