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清代官制,凡大学士出缺,例在协办大学士、各部尚书中开列请旨。不过这一规定比较笼络,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并不是六部尚书都有资格进入候选名单的,甚至可以说,大部分尚书几乎都没有机会入阁拜相。

那么,尚书升任大学士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呢?大致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硬性标准:

其一、原则上坚持非翰林不入内阁的规定

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制度源于明代,从天顺以后,内阁成员几乎清一色都是翰林出身,基本上不存在进士入阁的情况。

清代的政治体制不同,因满蒙贵族无法在科场上与汉人一较高低,他们大多是凭借军功获世爵进入仕途的,在学历方面远不如汉臣,所以非翰林不入内阁对于满蒙大臣来说并不适用。

然而满蒙大臣入阁也仅仅局限少数名门贵族,出身一般的旗人仍要讲究学历,虽然不要求是翰林出身,但大部分仍为进士。

对于汉臣来说卡得就很严格了,除了个别汉臣以进士或举人(举人仅有左宗棠一人)入阁外,其他皆为翰林出身。之所以要求非翰林不入内阁,其本质是要求大学士必须具备纯正的学问,如此才能配得上阁臣的称号。

相对而言,尚书的任职要求要低很多,可以是翰林、进士,也可以是举人、贡生。不过从清代历任尚书的情况来看,进士出身仍是主流。

六部汉尚书论出身以吏部、礼部为最高,一般都是非翰林不予,这也是吏部、礼部尚书比较容易入阁的主要原因。其他各部尚书,不管能力多强、政绩多突出,只要是少了翰林头衔,那么入阁的概率几乎为零。

其二、加协办大学士之尚书为第一人选

雍正皇帝创立军机处之后,以内阁大学士入直军机处参赞军务,张廷玉、蒋廷锡等就无法腾出时间处理内阁的政务。在这种情况下,雍正特设临时性的协办大学士一职,实际主持内阁的工作。

乾隆朝以后,协办大学士一职被固定下来。不过随着军机处的逐步完善,内阁的逐渐丧失了原先的中枢地位,协办大学士实际上并无多少职掌,其权力与品级极不匹配。

故而,以协办大学士管理部务,或以尚书加协办大学士衔成为惯例。尚书一旦加了协办大学士头衔,其政治地位就要高于一般的尚书,且按照正常的人事制度,凡大学士出缺,第一候选人就是协办大学士。

通俗地说,只要拿下了协办大学士一职,那么距离大学士就只有半步之遥。从乾隆朝开始,基本上都是按照这一程序来走的,凡是皇帝准备提拔入阁但资历较浅的,一般都会安排在协办大学士这个岗位上。

当然,协办大学士有时也会作为一种荣誉头衔授予一些资历较高的汉大臣,比如乾隆朝的纪晓岚就是个典型的案例,这一类协办大学士大概率不会成为大学士。

我们可以这么理解,汉尚书如果没有拿到协办大学士一职,那么就很难一步到位晋升为大学士。虽然都是从一品,协办大学士和尚书之间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

其三、各部尚书存在位次排序问题

六部排序以吏、户、礼、兵、刑、工为排序,表面看六部尚书的品级是一样的,但因其职掌不同存在较大的差异。

吏部主管人事是实权最大的,如果是在明代,吏部尚书和内阁大学士几乎是半斤八两,在官员任免方面,如果吏部尚书不松口内阁也无能为力。这也是明中期以后,为了提升内阁的权威,而以首辅兼吏部尚书之故。

明代内阁之外,吏部几乎就是一家独大,按照官场惯例,吏部左侍郎的地位等同于其他各部尚书,而吏部尚书则要高其他尚书半等。

清代的情况有所不同,因皇权高度集中和军机处的设置,使得吏部丧失了诸多人事大权,凡在京四品以上京堂以及外省督抚藩臬出缺,吏部只有提名权而无决定权。尽管如此,吏部的地位仍是不可撼动的,吏部尚书在晋升方面同样享有优先权。

户部主管国家财政,也是一个实权部门,地位仅次于吏部;礼部主管国家礼仪、祭祀以及学校、科举,维系着朝廷的脸面。这两个部门,因其任职要求较高,在晋升大学士时也会被优先考虑。

兵、刑、工三部就等而次之了,从清代的历任大学士来看,从这三部尚书直接晋升的案例比较少,尤其是工部。兵、刑二部虽然也有,但也是少得可怜。

正常情况下,此三部尚书在仕途上还有必不可少的一步要走,即转为吏、户、礼三部尚书之后,才有可能跻身内阁。

除了以上三点之外,汉大臣能否晋升大学士,还取决于年龄、身体状况以及皇帝的宠信程度。有时大学士出缺,皇帝认为在京的各部尚书中没有满意的人选,那么就会把眼光投向各省总督。

只是咸丰朝以前,各省总督基本被旗人垄断,即便是皇帝有意在总督中挑选阁臣,也基本上没有汉臣的份。太平军兴以后,汉人总督才有机会晋升大学士,如曾国藩、李鸿章都以军功跻身大学士行列。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