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
       耕田而食。
       帝力于我何有哉。——先秦古诗《击壤歌》
       现代生活节奏快,人们普遍感到压力巨大,很多人都向往那种充满宁静的田园生活。甚至有不少来自大都市的年轻人,为了逃离都市这座钢铁水泥的牢笼,动起了隐居的念头。只不过,真正能坚持下来的却没有几人,大多数人都是图一时的新鲜。当短暂的新鲜感过后,他们就对这种平淡无味的生活就充满了厌倦,留下了一地垃圾。


       比如说前些年,终南山有隐居者的事情被曝光后,引起了很多年轻人的关注。其中有不少人也想过着陶渊明诗歌中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于是一股脑地跑去终南山隐居。终南山原本是修道者的隐居之地,当这些假隐居客到来后,很快就打破了山里的宁静,闹得到处鸡飞狗跳。
       这些人扛着摄影器材满山乱转,根本看不出半点隐居的影子。对他们来说,这种短暂的“隐居”生活,其实只是一种体验。当他们感到索然无味后,就会毫不犹豫地离开大山,再次返回灯红酒绿的都市生活。只不过,他们的这种满足却是建立在隐居者的痛苦之上,打扰了那些真正想要宁静生活的人。


       隐居除了要耐得住精神上的寂寞之外,还要有一定的动手能力,他们的衣食住行基本都是自给自足,这对于习惯了点外卖的都市年轻人来说,显然是不太可能的一件事。而且,一个人真要下定隐居的决心也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那些生活在大山里的隐居者,他们要么是信仰坚定的修道者,要么就是受过某些伤害和打击,比如说失恋。
       一般的隐居者都会选择一些名山大川来隐居,例如上文提到的终南山,这里在历史上一直是著名的隐居胜地。不过,也有一些隐居者并不看重这方面,他们不会去选择所谓的隐居胜地,而是独自一人进山生存。比如在江西的吉水县,就有一个名叫余水芳的隐居者,他当年也是个痴情小伙,因失恋隐居22年,独自一人进山凿出来三室一厅,至今68岁了仍然单身一人没有成婚。


       余水芳为什么要隐居?原因就是他失恋了,他的情场经历确实十分坎坷。1954年,余水芳出生在江西鄱阳的一个普通家庭,自幼聪明,虽然没上过几天学,可却凭着一股聪明劲学会了使用算盘。16岁那年,不甘心一辈子当农民的余水芳,跟着县里的一位医生当学徒,不久后就成了一位赤脚医生。对于他的这种选择,家人们却不看好,认为还是老老实实留在村里挣工分划算。
       在余水芳19岁那年,县里的机械厂到村里招工,因为余水芳会用算盘,所以被招进去当了一名仓管。在那个年代,成为工人在农村来说,已经算是一个不小的成就了。而在这个小小的机械厂里,余水芳的工作还算得心应手,他在闲暇之余还会自学一些文化课,读一读古典名著。


       在进入工厂的第二年,余水芳邂逅了自己的初恋,一个十分爱笑的姑娘。两个人都互有好感,后来经过进一步的发展,也到了谈婚论嫁的阶段,可因为性格不合的缘故,再加上筹备婚姻方面的不顺,两人的这段感情最后只能以分手告终。对于性格敏感的余水芳来说,这段感情经历对他的打击很大,他此后一直没有再谈对象。
       时间很快就到了九十年代,当时很多人为了改善生活,都远赴南方打工。而余水芳原本所在的小机械厂,因为经营不善,连工资都快要发不出来了。为了生计,余水芳也不得不加入南下的大军,跟着朋友一起去了深圳发展。在这里,凭着自己十几年的工作经验,他很快就在一家工厂找到了合适的工作。


       这是余水芳生活的新起点。他在这里也邂逅了第二段感情,一个和他同样热爱古典文学的姑娘走进了他的生活。因为有着相同的爱好,两人的感情迅速升温,下班后经常一起讨论文学,朗读诗歌。可是这段感情还是没能继续下去,两年后两人就因为性格问题而分手。后来余水芳还曾去女孩家里,希望能够与对方复合,可惜却得知对方已经订婚。
       余水芳的性格比较忧郁,感情方面也比较多愁善感,对于痴情的他来说,这两次失败的感情经历对他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他回到深圳后,也无法像从前那样安心工作,夜里也总是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回想起种种往事,似乎都是由于自己的这种性格引起的。后来他回到了故乡,在这片山清水秀的土地上,动起了隐居的念头。


       余水芳的隐居地选在了吉水县的白沙镇,那里有一条宽阔的大峡谷,山清水秀,是一个很好的隐居地点。在这里,余水芳用自己的双手开凿出了一座三室一厅的洞府,生活所需的锅碗瓢勺和床铺座椅都是他自己手工制作的。在生活方面,他可以说是做到了完全地自给自足,自己开荒种植稻谷,下河捕捞鱼虾,还开凿了一口水井,过上了古人那种“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的生活。
       在外人看来,余水芳的生活过得很清苦,几乎就像是大山里的野人,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可是余水芳自己却并不这样认为,他很满意自己的这种生活状态,这种宁静的生活让他的内心感到平静。只是,在谈起曾经的感情经历时,他的脸上仍然会闪过一丝落寞。也许他并不像表面上那样洒脱吧,在他的内心中,或许对这两段感情仍然无法释怀吧。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