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不断攻克难题,各企业在人工智能和计算机领域的发展势头迅猛。

其中,成绩最为亮眼的当数当今家喻户晓的华为公司,从赶上改革开放浪潮的电信通讯小作坊到如今依靠电子产品走出国门成为中国的代表,华为对得起“华为”二字。

当然,华为公司能够拥有如此卓越的成就离不开身在华为的所有工作者,不论是身在高位的管理人员,还是华为流水线辛勤劳作的普通工人,华为的今天他们见者有份。

在华为不断进步的几十年中,不少让众人耳熟能详的人才也涌现了出来,魏延政的名字也在其中。

天才学霸,名校背景实力强

即使是现在谈及魏延政,不少人还是会不由自主地将他与“学霸”、“天才”两个词联系在一起。

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生于新疆乌鲁木齐市的魏延政与当时那个年代出生的孩子没有什么区别。

他的父亲在工厂工作,母亲则是在家种地,夫妻二人并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工人家庭的背景让他更加能够体会到作为普通人在社会上立足的艰辛。

父母对于魏延政的学习成绩二人也是有心无力,所幸魏延政的父母对孩子的学业采取了“放养”的办法。

从小在学业上野蛮生长的魏延政,在学校里次次都能榜上有名,他的爸爸更是费尽心思将他送进了稍微好一点的学校。

希望魏延政能够拥有更好的学习条件,魏延政在入学后在成绩上一飞冲天,赢得了不少老师和同学的赞赏。

中学时期全校皆知的学霸非他莫属。不仅如此魏延政对于自己的其他方面的综合发展也不放松,除了平时的学习,他还经常出没于学校的各项竞赛中。

在比赛当中接触到计算机精妙之处的魏延政也在心底里留给了计算机一片未来成熟发展的天地。

即使拥有如此优秀的儿子,魏家夫妇也还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学有所成后拥有维持生计的“饭碗”,孩子的健康平安才是最为重要的。

然而,魏延政的优秀也预示着他不同寻常的未来。魏延政上了高中之后成绩依旧优异,在面临高考时所有人都认为魏延政必定是高校争抢的对象。

可魏延政却犯了难。一面是父母对自己安稳的期许,一面是自己对于计算机的一腔热血,进退两难的魏延政就这样进入了高三。

不同于其他学生的魏延政,在高三那年他选择了与他擅长的竞赛联系在了一起,高三一年魏延政参加了大大小小的竞赛数十余场。

他只有一个目标:进入北大的计算机专业!他知道通过竞赛参与北京大学的自主招生他就能顺利进入北大且有机会选择自己喜欢的计算机专业。

魏延政顺利地考进北京大学,当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到达时,魏延政人生的高光时刻才刚刚开始。

结缘华为,年轻有为成高管

魏延政在如愿进入大学后也依旧发挥着他超乎常人的天赋。在他人认为计算机专业知识晦涩难懂时,他也已经在自学计算机相关知识了。

在学习方面的天赋异禀也让魏延政继续在北大学习了其他专业的知识,一个天才正在诞生。

而魏延政也在上学期间,一举拿下了出国留学成为博士的机会,这样一个光耀门楣的好机会,魏延政说什么也得问鼎博士。

博士期间,他依旧在计算机领域不停地研究。直到2004年,魏延政已经成为了一名高级研究员。

由于工作原因,魏延政经常会接触到社会各界的计算机专业研究人员,他认识了华为工作的人员,与他交谈的过程当中,魏延政也知道了华为在中国的发展状况。

一向爱国的魏延政产生了回国发展的想法。结合华为公司在中国的发展以及国内计算机行业的现状,魏延政最后还是决定回国发展并加入华为工作。

加入华为的初期由于长期在国外发展的魏延政对于国内市场的陌生一开始并不能得心应手地应对,但在他的努力下,不仅在营销方面应对自如,而且在团队合作方面也能如鱼得水。

就这样,年轻有为的魏延政也在华为坐上了管理层的交椅。当然,回国发展的魏延政也收获了爱情的果实,与妻子的相识相知都是在国内,幸福的开始也都是在国内开始的。

天妒英才,短暂一生皆遗憾

就在众人都认为魏延政的后半辈子都能幸福平安地度过时,足部的一个水泡却让魏延政这个天才彻底地离开了众人的视线。

刚开始的魏延政不以为意,依旧在岗位上敬业刻苦地完成任务。同事劝他回家休息 ,可魏延政却还是在岗位上轻伤不下火线。

直到半个月之后还没有好转的魏延政才察觉到了问题,赶忙去医院检查,他居然患了癌症。

一开始的魏延政不相信检查结果,但在辗转多个医院得到相同的结果时,魏延政才开始承认自己的病。

自从得病后,妻子父母都为了魏延政的病四处奔波,但绝症的发展远比想象中可怕,魏延政的癌细胞已经扩散,治愈的可能很渺茫。

得知此事后的魏延政也选择了辞职,为了不拖累公司发展这也是双方最好的选择,华为公司也将所有的补贴给予了魏延政。

魏延政年纪不大,儿子也才五岁,本来他的求生欲很强,但在后来的生活中,魏延政的癌症又一次复发。

这次的复发远比想象中严重,魏延政已意识到自己的未来恐怕是看不到五岁儿子长大了。

于是,他为儿子留下了几句忠告“智力、毅力;朋友、助力;眼界、定力”。这几个词看似简单,却饱含了魏延政作为父亲希望儿子未来能做到的、需要的几个品质。

医术的发展也依旧未能留住英才,魏延政的聪明才智和他的一腔热血停在了2016年的夏天,那个夏天是魏延政度过的第三十六个夏天,他再也没能看见秋天的来临。

一代英才就这么离开了,而魏延政在工作学习上的兢兢业业和一心爱国的热血永远让我们铭记!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