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作为千古一帝,他开创的郡县制、统一文字等制度,一直影响到现在。

无论他功过如何,都不能否认他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力。

自然,作为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的秦,其“二世而亡”就引发了大家的讨论。

从过去的“仁义不施”的反思,到如今的秦陵风水问题。

01

秦陵风水蕴含巨大缺陷?

中国传统的峦头派认为,好风水应该背山面水,而秦始皇陵的南面是骊山,北面是渭水,正南属于乾卦,属于老阳;正北属于坤卦,属于老阴,在风水中,山属阳,水属阴。

也就是说正南方(老阳)需要配有水(阴),正北方(老阴)需要配有山,这样才能达到阴阳平衡,而秦始皇陵的选址背离了这个最基本的自然之理。

图片出自网络

还有,中国传统学问对于阴宅的选择尤其看中陵墓背后的龙脉,其实就是山脉的护卫。

托名刘伯温的堪舆学著作中曾有一句话:““融结真兮将坐营,前后左右拥千兵,一呼百诺真堪爱,此结方知是大成”

阴宅背后的山脉如果没有护卫缠绕,就是一条“假龙脉”。

另外,因为先秦时期的“昭穆制”,包括秦始皇祖先们的阴宅建造都是“西—东”走向。

这种“枕西朝东”的格局,可能是代表着秦国龙兴在西部,但源出东夷。

图片出自网络

秦始皇陵在“西—东”格局的基础尚,左边青龙是渭水,右边白虎是骊山。风水诀云:“宁可青龙高万丈,不让白虎抬一头。”

都不用考证,靠常识就知道,骊山比渭河高很多,这就犯了“白虎煞”。

而且由于骊山山脉的走势,让秦始皇皇陵的南部有了阻碍。南方先天八卦为乾,代表人的头部;后天八卦为离,代表着火,意味着光明的前景。

如果按玄学解释,这会让秦始皇的后人聪明才智无从发挥,进而影响到秦朝的远大前景。

更有甚者,秦始皇不知为何,在陵墓东方专门又人工开凿了池水。

图片出自网络

风水诀曰:“东方沟塘破,定主其家破”,按照奇门遁甲的理论,东方为震卦,主仁义,这里如果有水形成破局,会导致如下三种情形:损人丁、耗尽财物、身体有损。

兵马俑坐西向东,手里拿着兵器,杀气重重,兵器主金,而东方属木,这样就形成了金木交战,木气受损,金主义,木主仁,自然也会出现不仁不义之人。

而且,震还代表长子,秦始皇的长子扶苏后来的悲惨结局似乎更佐证了这个缺陷。

秦始皇陵北方的渭河在风水水形上来讲又是一个大的反弓水,好比一把大大的弓箭射向了秦始皇陵,这也犯了风水学的大忌。

图片出自网络

风水诀云:“北方是汪洋,绝世长二房,形如七哑叉,财产不绵长”。

秦始皇(公元前210年)死之后,胡亥即位,并且杀了哥哥扶苏。赵高掌实权,实行残暴的统治,激起了陈胜、吴广起义,六国旧贵族复国运动,公元前207年,秦灭亡。

正北、正南的十二地支为子、午,对于子午年出生或登基的人来说,颇为不利。

风水学派认为,胡亥应该是马年出生,所以注定了大秦在他手上沦丧。

02

风水学派观点的缺陷

虽然,从风水学的角度解释秦朝灭亡,看起来十分合理。

但是,越是合理越不符合历史的常态。历史的偶然性很多,背后的必然性是道理,而不是事实。

况且,如此明显的风水缺陷,我们后人能看出来,难道秦始皇看不出来?

首先,秦朝宗室中就有不少风水大家。始皇的太爷辈的人物有个叫做樗里疾。

樗里子|芈月传剧照,图片出自网络

他就是芈月传中的丞相樗里子,是秦惠文王的弟弟,秦惠文王是始皇的父亲秦庄襄王的爷爷,那秦始皇喊人家太爷爷也没什么错。

《史记》记载,樗里子生前为自己修建陵墓,死前他曾预言说“后百岁,是当有天子之宫夹我墓。”

当时人不以为然,到了西汉时,刘邦建都长安城,长乐宫在他的墓东,未央宫在他的墓西,他的坟墓被夹在了两宫中央,武库正对着他的坟墓,应验了“樗里子“死前的预言。

虽然当时樗里疾早已作古,但想必宗室中仍有不少懂风水的人存在。

其次,丞相李斯的能力不容小觑。

李斯|大秦帝国剧照,出自网络

李斯师从荀子,又是法家的重要人物。那时候“出将入相”的人可不是只读儒家学说,他们大部分对诸子百家都有涉猎。

李斯和师弟韩非子对风水阴阳师是很反感的,但这不能怀疑他们不懂这些学问。

秦始皇陵墓修建过程中,一些重要环节都是李斯把关,倘若风水师想忽悠秦始皇,李斯这关就不好过。

风水学的观点有一个重要的谬误,那就是将子、午两个地支简单等同于生肖鼠、马。

地支的出现是为了纪年方便,在风水学运用之前,最早是占星学的内容。

木星在天空转一圈要12年,因此每一年便用一个地支代表。进而,十二地支被用来纪月、日、时。

图片出自网络

在南北朝时期,十二时辰才开始用十二地支来代表,这时候十二地支才可能和十二生肖合流。

因为子时分前后,前子时代表前一天的最后时段,后子时代表新一天的开启。老鼠前脚四趾(其实是五趾,用肉眼一般看不出来)后脚五趾,分别代表前一天和后一天。

奇数为阳、偶数为阴。所以寅时、辰时、申时这些生肖的爪子都是奇数(龙在元朝以前多为三趾);丑时、巳时、酉时这些生肖爪子为偶数(蛇为0,偶数)。

同时,用生肖来代表时辰,基本可以看出一个动物的出没时间。

寅时正好是凌晨,阳气腾空与阴气交战,虎正好是这段时间活跃,且古人认为阴阳交战是很激烈的,虎又比较暴躁。

图片出自网络

明晰了这段知识,基本就可以断定,即便风水学的看法有可取之处,但大部分是我们后人的看法。

如果不能明白“千古一帝”内心的想法,就不能明白恰恰是这种“有缺陷”的风水格局,让我们值得对秦始皇的格局做最伟大的估计。

03

跟秦始皇和李斯比,我们都是弟弟

中国传统文化,无论是正统的儒家、道家等思想,还是偏门的江湖学问,毫无疑问,都遵循一种思想,那就是“天人合一”。

在风水成为一门学问之前,咱们前文讲的占星学早就成熟且具备了体系。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

骊山者,古之骊国。晋献公伐之而娶二女,曰骊姬。此山多黄金,其南多美玉,曰蓝田,故始皇贪而葬焉。使丞相李斯将天下刑人徒隶七十二万人作陵,凿以章程,三十七岁,锢水泉绝之。塞以文石,致以丹漆,深极不可入。奏之曰:“丞相臣斯昧死言:臣所将隶徒七十二万人治骊山者,已深已极,凿之不入,烧之不然,叩之空空,如下天状。”制曰:“凿之不入,烧之不然,其旁行三百丈乃止。”

这说明秦始皇陵墓在建造时,曾让李斯穿凿骊山,在一个地方发现无法继续深挖后,秦始皇让他旁行三百丈。

“凿之不入”,是地宫基础已到了再也开掘不动坚硬地层上。“烧之不然[燃]”,阳燧取不到火。阳燧,金属凹面镜。阳燧对日聚焦取火,火媒离镜面远不得近不得,而要远近适中,“正”对在焦点上。

丽山地宫“已深已极”,见日光时间有限,故“烧之不然”[燃]。

传说昆仑山是天地之中(洛阳是天下之中,不是天地之中,要特别注意),“日中无景,呼而无响,盖天地之中也”。

所以,秦始皇陵墓的大范围地址是为了仿效昆仑山,一者彰显始皇帝的神圣,二来满足他修仙的想法。

图片出自网络

无论是封土还是地表建筑,都是仿效昆仑,或者说与昆仑产生关联。

在具体的建筑格局上,紫微星也就是北极星,代表帝星,所以秦始皇的地宫要靠近北方。北极星被认为在子午对冲的线上,那地宫的所在就确定了。

地宫是极宫所在,周边建筑正好可以组成北斗七星似的曲尺形,而且排列组合非常讲究,如“斗魁之间,贵人之牢”,此处正好是公子高的坟墓。

按照三垣四象二十八宿的看法,东方青龙中的房、心二宿是天子布政之所。

从极宫到朝堂,是有距离的,皇帝又不可能走路,所以上焦村出土的马厩坑正对应房宿。

也就是说,秦始皇畅想的是,在地下仍要处理政务,得坐马车从寝宫到朝堂,充分体现了“事死如生”的理念。

图片出自网络

北方为玄武,龟蛇合体,性喜游水,渭河不就是是天然的“水”?鱼池的开凿,是为了更符合玄武的布局。

玄武七宿主体为虚宿、危宿,代表庙堂和祭祀之处,对应的恰好是地宫中的宫观建筑。在虚宿之南,有一群星,大约有40余颗,名羽林天军,正好与秦陵兵马俑对应。

所以,兵马俑违背中国古代传统,实无理据。

04

什么是好风水

如果说,今天的风水师是将地与人的对应通盘考虑,那秦始皇和李斯是兼顾了天地人三才,格局高下立马可见。

身为皇帝,秦始皇自身有知识盲区不假,但这也是我们后人开了上帝视角,在始皇帝同时代,能够忽悠他的人没几个。

虽然与秦始皇并称的汉武帝也有过相信神汉的举动,但这类君王都有一个特点,即便是“被骗”,也是为了某种目的(汉武帝是为了集权,秦始皇是为了维持神圣性,关于这点,日后写文)。

对这类君王的智商不用低估,对李斯这种位极人臣的人更不用怀疑,他们都是那个时代最聪明的一群人。

秦始皇|大秦帝国剧照,出自网络

况且,风水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有限的。

范仲淹在苏州做地方官的时候,曾经在一片风水宝地上建造了学府,苏州日后确实人才辈出。

但是,范仲淹却把母亲的陵墓建造在了“万箭穿心”的风水绝地,他的理由是与其让别人遭受风水之害,还不如自己来遭受。

然而,范家的后辈代代出人才,传承八百年不衰。

对于一个人来说,自身的修养与德行,是最好的风水;对一个朝代而言,能不能顺应民心,才是最好的加持。

不好意思,我又回到了“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儒家老路子上了,想喷我的,评论区见。

本文创作团队

作者 | 赵希夷

策划 | 赵希夷

编辑 | 赵希夷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疑问烦请联系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