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5月6日报道英国《经济学人》周刊4月27日刊发文章题为《印度经济有多强?》,全文摘编如下:

纳伦德拉·莫迪有望在6周后赢得出任印度总理的第三个任期,从而巩固他作为尼赫鲁以来印度最重要领导人的地位。这位茶商之子在选举上的成功体现了他的政治技巧、他的印度教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的威力以及他对民主体制的侵蚀。但这也反映了普通选民和精英阶层中的一种感觉,即他正在给印度带来繁荣和力量。

经济增长迅速

莫迪领导下的印度不啻为一场实验,一场在去全球化和强人政治的背景下如何变得走向富裕的实验。印度能否在未来一二十年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并避免动荡,将决定14亿人口和世界经济的命运。莫迪的组合拳正在发挥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但人们质疑印度的成功能否维持下去,以及这是否取决于他的持续掌权。

作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大国,印度经济正以每年6%-7%的速度增长。新数据显示,私营部门信心目前为2010年以来最高水平。印度已经是世界第五大经济体,到2027年可能会排名第三,仅次于美国和中国。印度的影响力正以新的方式显现。美国企业在印度雇用了150万名员工,比在其他任何国家都多。印度股市市值位列世界第四,航空市场则排名第三。印度对俄罗斯石油的采购影响了全球油价。不断增长的财富意味着更大的地缘政治影响力。胡塞武装干扰苏伊士运河航运后,印度在中东部署了10艘军舰。乔·拜登和唐纳德·特朗普都向印度示好,丝毫不质疑印度将继续发挥独立的作用。

新的增长模式

如果你在寻找“下一个中国”——一个制造业主导的奇迹——那不是印度。印度目前的发展正值商品贸易和工厂自动化的停滞时期。因此,印度需要开创新的增长模式。其中一个支柱为人所熟悉:一个庞大的基础设施计划,将一个巨大的单一市场连接起来。印度有149个机场,是十年前的两倍,并且每年增加1万公里的道路和15吉瓦的太阳能发电能力。其中一些基础设施是无形的,包括数字支付、现代资本市场和银行,以及统一的网络税收系统。所有这些都使企业能够从国家规模经济中获益。

第二个更新颖的支柱是服务出口,它已经达到印度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0%。全球服务贸易仍在增长,印度的信息技术公司标榜自己是“全球能力中心”——向跨国公司出售研发服务以及法律和会计等服务的枢纽。然而,尽管拥有光鲜的科技园区,印度仍是一个半农村社会。这就解释了印度经济模式的最后一个支柱为何是一种新型福利体系。依托这一体系,数亿印度穷人可以领取数字产业的转移支付。新数据显示,2017年日均生活费低于2.15美元的印度贫困人口比例已从2011年的12%降至5%以下。

面临多种挑战

然而,印度面临一个令人生畏的问题。在10亿适龄劳动人口中,只有大约1亿人有正式工作。其余的大多数人都在打零工或失业。莫迪的底层出身使他了解这部分人并为之发声。为了吸收印度的一些闲置劳动力,他正通过一项国家激励计划来促进制造业。但是,即使该计划达到目标,也只能创造700万个就业岗位。

印度经济必须创造大量就业,才能维持经济增长。一条道路是发展壮大信息技术行业,使其成为数字化世界的枢纽,同时打造出口行业集群,包括数字金融、食品和防务(与美国加强联系将有所帮助)在内。这些行业工人的支出反过来又会在建筑和酒店等其他行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一个高效、单一的国内市场将提高整体生产率,而通过精准帮扶可以帮助那些落在后面的人。为此,印度必须改革教育和农业,并鼓励更多人口从稠密的北部城市向南部和西部大城市迁移。

以这些高大上的标准来评判,莫迪无可指摘。他的印度人民党有一些才华和想法,但主要集中在意识形态和打击穆斯林上。非自由主义的抬头限制了政治反对派和言论自由。企业害怕莫迪,这个事实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投资还没有激增。让公众为本世纪30年代的巨大社会变革做好准备的过程才刚刚开始。要想重塑教育、城市和农业,人民党必须与非人民党领导的邦政府和受到干扰的社会团体合作,但莫迪令人反感的政策使他们中的许多人与人民党渐行渐远。

印度及其重量级经济体面临的问题不是莫迪能否获胜,而是他是否会进化。73岁的莫迪可能会发现自己的管理能力在衰退。为创造一个与上世纪90年代的改革议程相媲美的新改革议程,并培育一个蓬勃发展的知识经济,鼓励人们独立思考,他必须控制自己的专制冲动。为吸引更多本地和外国投资,并找到一个具有经济增长意识的继任者,他的政党需要遏制其沙文主义政治。否则,莫迪将无法兑现他的复兴国家的承诺。(编译/沈丹琳)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