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州生李俊,绰号混江龙。” 梁山水泊快意恩仇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不论老人孩童皆能评说一二。其中武松、鲁智深以及林冲等英雄人物的经典片段更是被写入教材、屡屡搬上戏台和大银幕。 今天要讲的这“混江龙”李俊在一众璀璨明星中显得黯淡、低调许多,看透梁山结局的人,装病离开宋江,最终在海外建国当皇帝。 然而,余象斗赞他“真可谓人杰矣”,袁无涯评曰“高人一招”,现代学者大多数都认同李俊最得善终。

那么,李俊究竟有何过人之处,又有着怎样的结局? 上梁山 《水浒传》全文洋洋洒洒一百余万字,不过就是在讲两件事情:上梁山,受招安。 李俊原本便是江湖绿林人士,与穆弘兄弟、张横兄弟合称“揭阳岭三霸”。因数次救下宋江而与之交好,并结为兄弟。随后与宋江一同上梁山。所以,李俊应当是属于宋江阵营。 宋江待他不薄。取代卢俊义正式成为梁山首领之后,宋江调李俊镇水军寨子,并任其为水军头领。在第七十一回排座次环节中,李俊排二十六位,对应天寿星。

一百零八将对应的星宿并非胡诌的,确为紫微星斗。紫微斗数言,天寿星与长寿有关,可以改善命主的运势,有避凶险的作用。 不知施耐庵是否真的对星象学有所研究,倘若如此,那么这一星名便已然向我们暗示了李俊的命格。 受招安 “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 以宋江在第七十一回中的这句告文为标志,招安大幕正式拉开。

一石激起千层浪。座下众好汉的反应不一,基于此,也可以将一百八十位好汉划分为“主战派”和“招安派”。 几位主战派的将领反应最为激烈。最引人注目的要数李逵,他大叫:“招安,招安,招甚鸟安!”暴烈直率的性格衬得淋漓尽致。 但是从人数上来看,没有明显反应的“招安派”占了大多数:他们主要是卢俊义、关胜、呼延灼等原本是“白道”官府职员后来被迫落草进“黑道”的人,以及一些小吏、穷书生等社会底层人士。

主战派的将领除了李逵外,还有鲁智深、武松,他们厌恶官场,只道“而今满朝文武,多是奸邪,蒙蔽圣聪,如何洗刷得干净”;林冲和官府之人有不共戴天之仇,必然不愿再做朝廷牛马。 公孙胜闲云野鹤惯了,柴进家中有钱有势,不屑于进京做这个小官,徒增拘束与不自在。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大多数人,不管是招安派还是主战派,都是从自身情感、利益出发,或是如宋江一般愚忠,对封建王朝心存幻想。很少有人能客观地考虑这件事的后果。

兄弟情义和潇洒快意是“上梁山”部分的主题,而在后五十回,潜藏的利益权衡与封建愚忠却猛然抬头,赫然瞪视着每一位读者。 在我看来,仅有三个人真正的洞察到了招安背后的真相。 燕青是一个。燕青显然从始至终清醒,知道并不到离开的最佳时机,他并没有坚决反对招安,反而利用与李师师的亲密关系促成了宋徽宗的招安旨意。小马哥兼有忠勇、机智与果敢、潇洒。

吴用是一个。他曾透露反朝廷想法:“就这里杀将起来,把东京劫掠一空,再回梁山泊去,只是落草倒好”。可惜吴用太重与宋江的兄弟忠义,无力扭转大局。 李俊便是这第三个人。和前两位不同,李俊最开始并没有明确表达过他对于招安的看法,由于忠于宋江,甚至可以被划为招安派,在招安后随宋江、卢俊义南征北战,屡立奇功。 最著名的要数在讨伐田虎一战中,他进献的“水淹太原”计策。该战役最终杀得城中“鸡犬不闻,尸骸山积”,足见此人手段之狠辣。

平定淮西后,梁山已经损失了数十名将领,众人急于得到朝廷的认可嘉奖,但徽宗却禁止武将“擅自进京”,凉了一众人的心。 向来低调的李俊此时语出惊人,竟主张杀进东京,大肆劫掠一番后复回梁山享受他们大口喝酒大块吃肉的日子。满心封建忠义的宋江自然不会采用这一建议。 并非谁都能明白功高震主、急流勇退的道理,李俊的觉醒与反叛之路或许便是从此开始的。尽管与宋江关系不错,但李俊绝不会像李逵一般愚忠。

真正让李俊看透诏安陷阱并决心远离是非的是费保的一番好言。在与方腊一战中,李俊结识了太湖费保等人。且不说梁山,就连太湖深港中一处小小的空地都有匪徒安营扎寨,可见北宋末年社会动荡,劳动力流失之严重。 李俊劝说费保随他们入京领官,怎料费保婉拒道:若是助你梁山,我们自愿上刀山下火海,但若是为朝廷卖命,是无论如何也不肯的。 “太平本是将军定,不教将军见太平。”自古以来有太多的诛杀功臣的先例,可后世跳进陷阱的人仍然络绎不绝,前赴后继。费保虽然并不在一百零八位将领之列,但其见识当真异于常人。

费保的一番话重新点燃了李俊心中反叛的火焰。征讨方腊胜利后,宋江等人班师回京,李俊谎称中风,得以留在江南。随后,他与童威、童猛一同回到榆柳庄寻找费保等人。 得善终 关于李俊最终的结局,现有数个版本。例如,在俞万春的《荡寇志》中,李俊最终被凌迟处死。 不过多数学者是以最广为流传的一百二十回《水浒》中的结局为准,即:与费保等人分开后,李俊前往暹罗岛屿落草,并最终趁暹罗内乱,夺取了暹罗国王的身份。

宋江、吴用等人,自是一杯毒酒、一段麻绳便下了黄泉,更不用提张顺等人,早早地便惨死在南征北战的途中。昔日光耀门楣之梦化作泡影,等待着他们的只有隐逸与死亡。 如此看来,李俊的结局自然是一等一的好。 结语 北宋末年的朝廷危如累卵,在我们的角度看来是一个常识。但是大厦倾覆是一瞬间的事情,在那一刻之前,很少有人会想到它有倒塌的一天。只有真正的变革者、智者可以预见到那一刻的来临。

每个人心中都埋着怀疑的种子,智者悉心浇灌它,愚者却不给予它半点滋养,只会盲目追求权力与财富,或被情感蒙蔽双眼。 李俊是忠义的好汉,勇于为兄弟出头,上梁山后也低调谦逊,认真做事。同时他足够智慧,及时悬崖勒马,最终得以摆脱悲惨命运。当真是奇人也!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