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4日,一份长达百页的诉状递进美国联邦法院,将币安创始人、公司及其高管再次推上风口浪尖。

这一次,指控的性质远超以往,不是违规经营,不是财务造假,而是涉嫌为等被国际社会明确定义的恐怖组织提供资金通道,涉案金额超5000万美元。

更令人不安的是,这些交易并非发生在监管盲区的早期,而是在币安已因反洗钱失职被罚43亿美元、赵长鹏本人认罪入狱之后。

换言之,即便付出了史上最贵的合规代价,平台的风险控制依然形同虚设

这起诉讼之所以震动全球,不仅因为原告是10·7袭击事件中死难者与被劫持者的家属,他们的痛苦真实而沉重;更因为它直指一个长期被忽视的现实:加密货币的“去中心化”神话,正在被滥用于最中心化的恶行

币安作为全球交易量最大的加密货币平台,本应是金融的第一道闸门。可链上数据显示,其自营钱包在袭击前后频繁向与哈马斯、真主党、伊朗革命卫队相关的地址转账,单笔动辄数千万美元。

这些资金通过混币器、跨链桥、匿名钱包层层洗白,最终消失在监管视野之外。而平台对此,要么“技术无法追踪”,要么“用户自主操作”,这种说辞,在受害者家属面前,显得苍白又冷漠。

讽刺的是,就在一个月前,赵长鹏刚被总统特赦,白宫称他“遭受了过度执法”。彼时舆论还在争论“加密创业者是否被政治打压”,如今新证据却显示:问题或许从来不在“打压”,而在“放纵”

即便交了天价罚款、换了CEO、签署了合规承诺书,币安的核心运营逻辑似乎并未改变。流量至上,风控靠后,利润优先于责任。

更值得警惕的,是背后的利益链条。币安近期获得阿联酋主权基金20亿美元投资,而该笔投资所用的稳定币,竟与特朗普家族关联企业有关。

虽然尚无证据表明政治力量直接干预案件,但这种复杂的资本交织,无疑加剧了公众对“权钱勾兑”的疑虑:当顶级政商资源与高风险金融平台深度绑定,普通人的安全谁来保障?

当然,我们也要避免“一刀切”地否定整个加密行业。区块链技术本身并无原罪,它在跨境支付、普惠金融、资产确权等领域确有潜力。但潜力不等于豁免权。任何金融创新,都必须以不危害公共安全为底线。当一项技术能被轻易用于资助屠杀平民的组织,它的“自由”就已越界。

目前,美国财政部部分机构曾声称“哈马斯未广泛使用加密货币”,但原告律师拿出的链上流水清晰可查、时间吻合、地址关联明确。

这种官方说法与司法证据的矛盾,恰恰暴露了监管滞后与认知脱节,传统金融监管者仍用银行时代的思维审视数字资产,而平台则利用这种认知差游走灰色地带。

此案若属实,将是加密行业史上最严重的道德与法律危机。它拷问的不仅是赵长鹏个人的责任,更是整个行业的生存伦理:你搭建的交易平台,究竟是连接未来的桥梁,还是通往深渊的暗道?

未来,全球对加密货币的监管必然趋严。

KYC(了解你的客户)、AML(反洗钱)不应是应付检查的摆设,而需嵌入每一笔交易的底层逻辑;交易所必须对高风险地址实施动态拦截,而非事后甩锅;更重要的是,行业领袖需明白:规模越大,责任越重,绝不能一边享受巨头红利,一边逃避社会义务

赵长鹏的人生,像一场跌宕起伏的金融剧,但现实不是剧本。对于那些失去亲人的家庭来说,他们要的不是戏剧性,而是一个交代,一个关于“钱如何变成子弹”的真相。

希望这次诉讼,能成为加密世界从野蛮生长走向负责任创新的转折点。毕竟,真正的金融自由,从来不是逃避监管的借口,而是在规则之内创造价值的能力。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