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描绘的是一副行将死亡的末世景象,具体表现为四大家族的兴衰,在这个背景下的众生态。之所以兴、之所以衰,无非是经济上的繁荣和萧条。因此,《红楼梦》从头到尾完全可以从经济的视角去观察和分析的。

贾府开篇,关于末世的总基调,曹雪芹通过贾雨村这个人物的宦海沈浮、通过王熙凤、探春等人的判词等交代,他们天纵奇才,可惜均生于末世。告诉读者,小说所讲述的一切,早不是旧日辐辏时光。

尽管如此,林黛玉进贾府、秦可卿丧礼、元妃省亲等场面,仍然能令读者感受到贾府的恢弘气象,饫甘餍肥、锦衣玉食的繁华扑面而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贾府里逐渐显露出其寅吃卯粮的局促,比如省亲后为了承揽荣国府的差事,贾芹、贾芸不仅费尽心思去走贾琏和凤姐的关系,二者甚至在竞争差事的发配权 ;然后便是入不敷出亏空的加剧,不得不挖空心思开源节流,收敛起国公府的气派,比如探春理家采取的多项开源节流的措施;再发展到为了争夺有限的利益,家族内部矛盾浮出水面,到连基本的体面也不顾的程度,比如裁撤下人,比如粮米菜蔬的精简,比如典当成为常态,比如为了获取有限的话语权,荣府大房二房的斗争白热化直接导致抄检大观园这种丑事的发生。

经济问题,贯穿《红楼梦》始终,原本已经内囊羞涩的荣国府,经过元妃一场省亲,掏空了荣国府的内库,即便是大观园建造和省亲的花费,也是荣国府接受了林家的产业才得以顺利完成,关于这个话题,笔者早已撰文论证过,作者于时间线上也给出了暗示,林如海死后,丧事是贾琏操办的,然后和贾雨村共同护送黛玉进京,然后就是建造大观园,简直无缝连接,尤其是贾琏在后文还透露出曾经发过一笔大财的事。

所以,荣国府之所以能光鲜无比地实现一场皇家盛事,最应该感谢林如海,否则,贾府根本无力承接贵妃回娘家这样的大事,很可能将其败絮过早地暴露出来。

荣国府里,但凡参与了家事管理的,比如凤姐、贾琏、探春、王夫人、贾母、鸳鸯、平儿、林之孝等人,无不敏感于荣国府庞大的开支,时不时表现出对地租收入的焦虑,像凤姐,挖空心思地弄钱,也因此得了一个贪财的名声,可是到后来贾府经济濒临崩溃时,也是凤姐不惜一次次当掉自己的嫁妆,可见她焦虑的是整个荣国府的运转,不仅仅是自己的利益。

就连宝玉都有过抱怨,说自己对钱根本没有支配权,想给好友秦钟添添坟都没有钱,只好作罢。和一众人等不同的是,林黛玉却从没有这样的问题。

林黛玉但凡产生和钱相关的事,从来都是大方地散钱,一次的小丫头佳惠给她送茶叶,正碰上黛玉给自己的奴才们分钱,黛玉随手抓了两把钱赏了她,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惊喜,连说自己好造化,第一时间找自己的闺蜜去分享喜悦了。

另一次是宝钗派一个嬷嬷给黛玉送燕窝(四十五回),黛玉直接赏给她几百钱的跑路费,荣国府里的婆子、粗使丫头还有杂役的月钱大约就是五百钱,也就是说,这个婆子仅仅跑了这一趟差,就得到了几乎一个月月钱的赏赐。

不管怎么说,黛玉的几次行为,显得就比其他的人大气,完全没有财务焦虑,即便是到了后来她与史湘云在凹晶馆联诗的那次,荣国府的经济已经摇摇欲坠,中秋家宴上,所有人都心事重重,连强颜欢笑都很难做到了,其实黛玉早就心知肚明,但她仍然可以做到云淡风轻,这个晚上,她和史湘云、妙玉来了一场小型诗社,史湘云是不理俗务的,妙玉更是化外之人,只有黛玉深陷荣府经济漩涡却能心如止水。为什么黛玉从来没有陷入过经济焦虑呢?

其实如林黛玉般冰雪聪明之人,林家的家产哪里去了?她当然是很清楚的,看她人在屋檐下,自己的财产甚至人身都由不得自己,只能依附于荣国府,但不论如何,只要有贾母在,就能完完全全地保障她,荣国府是经济越来越紧张,但贾母个人一生积累的财富也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凤姐就曾说过:将来宝玉黛玉成亲,他们二人一娶一嫁,贾母自会将体己钱拿出来用,根本不需要用荣国府公中的钱。也就是说,黛玉的嫁妆贾母会用自己的私房钱来置办,宝玉娶亲全家都已默认是贾母的事。

贾母有多少钱呢?贾母的月例收入一年有二百多两,分红也有几百两,这还只是小数字,年节的礼品、赏赐、亲朋族人晚辈的孝敬每年都是一大笔收入。贾母嫁入荣国府时,正是贾史两家的鼎盛时期,仅仅是嫁妆之类可能就是一笔令人咋舌的数字,几十年积累下来,用薛姨妈的话说:“纵抬了十万两银子来,老太太怕也是不稀罕。”凤姐说:老祖宗金的银的、圆的扁的,压塌了箱子底。

应该这么说,自林黛玉进了荣国府,黛玉的开销就是贾母负责的,为啥只有黛玉给自己的奴才们分钱,其他小姐从未有过这样的举动,因为探春姊妹及房中的奴才每月固定领公中的月例银,而黛玉房里的开支是从贾母屋里领取的,才会出现黛玉给众人分钱的情形。

荣国府再怎么紧张,本质上也紧张不到黛玉这里,黛玉虽然知道,也曾提醒过宝玉家里收入不够开支,但其实也和她关系不大。荣国府得到了林家的巨额家产,却也在很短的时间消耗掉了,王夫人他们也不会感激林家,更不会因此格外善待黛玉,仍然“一年三百六十日,风霜刀剑严相逼”,尤其还要各种破坏阻扰她和宝玉亲事的可能性。

设身处地想,贾母即便是不在了,她也会提前安排好宝玉、黛玉的生存保障问题,如此,林黛玉才是真的没有一丁点儿经济压力,才能真正做到独善其身、关注自我,只向对自己友善的人付出自己的价值。


本文作者:屏山品红楼

参考原著:《甲戌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图片来源:《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