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聊了宋妍霏的糟糕澄清,今天聊一聊房琪的塌房。

不认识不要紧,一点不影响看她的笑话。

房琪,抖音上拥有2300万粉丝的大网红,认证是旅游博主。

不过她真正走红不是因为旅游视频,而是“才华”。

是的,在随便抓一个出来就是文盲的娱乐圈网红圈,“才华”显得极其稀有。

她1993年出生,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2015年,担任央视发现之旅频道《美丽中华行》栏目外景主持人。

2016年,房琪参加了《我是演说家》,开始初露头角,凭借的就是她的口才。

比如分享毕业季大学生的青春限定和感情焦虑。

“下一个秋天的时候,那间你们总是想逃开的教室,依然会坐满了人,只是再也不可能是我们。”

2018年,房琪离开央视,开始做自媒体,仅仅一年时间粉丝数量就达到了600多万。

视频风格,是旅游风景+文艺文案。

“水瓶座的杨千嬅说,地球另一端的长岛有冰茶。水瓶座的我说,这里的长岛更像是大海的家。”

当粉丝数量如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名气也跟随着越来越大时,房琪开始参加综艺,并因为自己的治愈文案暴风式出圈。

2021年,浙江卫视和抖音平台合作推出了《为歌而赞》的音综。

请来了崔健、张韶涵、张信哲、董宝石、马思唯、唐汉霄、刘雨昕 、许佳琪、赵小棠 、孔雪儿、陆柯燃等歌手参赛,另外又请了抖音短视频博主当专业歌手。

为什么要短视频博主当评委?很快你就知道了。

有的博主负责狂热。

有的博主负责吐槽+刁难。

有的博主负责治愈。

是的,不同类型的博主展现抖音生态,而房琪就负责治愈这一部分。

当时张含韵在舞台上备受质疑,质疑她的唱功,质疑她又唱歌又演戏,初心不纯,房琪站了出来。

原话我贴一下↓

“含韵,接下来的这段话我只想说给你听。一段时间以前我看了一篇关于你的文章,标题是《恭喜那些甜妹终于活成了女王》,这篇文章写得很好,但我唯一有一点不认同就是‘女王’这个称呼。因为我觉得一个坚韧的灵魂,不需要一个符号化这么强的头衔来作为嘉奖。”

“如果真的要用一个词来形容你,比起‘女王’,我更喜欢‘清风’。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我不知道有多少人了解张含韵的经历,十五六岁的她站在舞台上只是想唱歌,但是这个世界给了她莫名其妙的很多恶意,这些恶意强到她差点没有机会再站在舞台上,差点就被人海淹没了。是她通过自己去配音去演戏,用实力让大家一点一点看到了她。”

“今天有很多的人去质疑你的唱功,去质疑你的很多,没有关系,因为你已经为自己争取到了重新拿着话筒去唱歌的机会,你还有很多的时间。十五六岁的那股‘清风’,越过了重重的山岗,吹到今天,你还是最好的年纪。这就是上天对勇敢的女孩最好的奖励。”

是厉害的。

一段400字的发言,要文案有文案,要流畅有流畅,要情绪有情绪,配上抒情的BGM,那么的恰到好处,张含韵听到一半就落泪了。

之后,“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这句话爆火。

类似这样的时刻还有很多。

这↓

这↓

这↓

这↓

对了,还有↓

“爱是当你望向我时,所有星光穿透我的心脏,而我赌你的枪里没有子弹。”

因为这些点评,房琪得到了“治愈系才女”名号。

网友夸她是文案大师,是高情商代表,是夸夸界天花板,评价她“温柔而又治愈,柔软而有力量”。

2022年,房琪趁热写了一本书《真希望你也喜欢自己》,杨天真、大冰、鲁豫、张含韵作序。

定价49.8元,刚出来就卖了140万册。

但是,对,我要开始转折了。

人要有点自知之明。

当网红,录音综,上《浪姐》,完全不是一回事。

前两者可以靠文案,靠剪辑,靠房琪的主持功底为自己增色,但《浪姐》是真人秀,虽然我们总说真人秀有剧本,但节目组顶多只能策划大框架和流程,细节和意外是策划不了的。

尤其是有竞赛输赢的节目,每个人的性格多多少少能看出来。

王耀庆上披哥,因为“山大王”作风,掉粉40万。

(图为当时蔡国庆自觉拖了团队后退,对王耀庆鞠躬道歉,王耀庆双手插兜,坦然接受。)

而陈楚生因为霸气、实力、平等尊重队员,在芒果台翻红。

(图为陈楚生选同盟,直接就是:我觉得你们很炸,很优秀。没有施舍,没有居高临下,只有平视。)

房琪上《浪姐》和王耀庆差不多,非常不划算,大翻车+大掉粉。

她当初是如何滚雪球般一步步走红,翻车后就是如何化雪球,一点点全化掉。得来的名声,全还回去了。

从《浪姐》一公开始说起。

一公房琪是队长,和何泓姗、彭小苒组成一队,演唱《珊瑚海》。

很可惜,仅仅是一公,房琪就得罪了两位队员。

先说彭小苒的。

当时彭小苒很想给《珊瑚海》加一段rap,何泓姗无所谓,房琪不太想加,但没有明确表态,只说“可能要做好被骂上热搜的准备”。

第二次,彭小苒又提了,而且已经叫朋友做好了。

何泓姗明确说自己唱不好,让她俩试试,房琪依旧没有明确否定,说三个人一起看看,等会儿再说。

就在这之后,她们碰到了导师赵兆。

有趣的环节来了。

当时vava帮忙问《珊瑚海》能不能加rap,赵兆很惊讶,还没回答时,房琪立马跳出来撇清关系,说是小冉的想法,自己并不想加。

按说,大家是一个团队,不管是谁的提议都是整个团队的事,更何况房琪还是队长。如果她有领头意识,那应该解决的是问导师rap可不可加,而不是撇清关系。

房琪给了最下乘的处理方式,网友形容她像极了公司里爱给领导告状的同事。

赵兆一听说要加rap后,第一反应也是不太好,但彭小苒把rap给赵兆听后,赵兆改口说巡堂时再讨论。

之后她们去上课了。

彭小苒积极和声乐老师提出想加rap的想法。

此时房琪已经有点不高兴了。

接着,房琪第一次正式表达自己不想加rap,说自己态度很明确。

并表示彭小苒问了vava,问了赵兆老师,但没问队友,她觉得最重要的是问队友的意见。

彭小苒懵了。

因为她提前和大家说了,还不止一次,但房琪并没有明确否认。

房琪再次挂脸。

而关于这一段,是有反转的。

一开始观众看正片觉得彭小苒一意孤行,太过自我,是不服管教的刺头。

后来放了加更,才发现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

彭小苒沟通很顺畅,后面赵兆说为了保险起见不加,彭小苒立马听进去了。整个过程都是积极的,没有甩脸子,没有不高兴。

反倒是房琪,有话不明说,情绪积攒够了,就拿出义正严词的腔调。

搞笑的是,彭小苒的rap没加,房琪表演时加了一段独白。

有观众夸好文艺好艺术。

但……这段被芒果台剪了。

而彭小苒那边,后来在一次直播时,放了她想唱的rap,属于小清新的类型,其实还行。当然,重点不是行不行,而是处事风格。

接着说何泓姗,是排练风波。

房琪在后采里直接哭了,说自己在群里发消息,过了二十四小时,没人回复她,她很焦急。

芒果台放出了聊天记录。

关于这事,房琪不止说了一次。

三个人在车上的时候,她说自己像唐僧。

后来声乐老师上课时,她又说群里没人回复。

一开始网上骂何泓姗和彭小苒,后来何泓姗硬刚。

说群内的消息有回复,有情况也会提前报备,该练习的也都练习了。

随着何泓姗的下场和加更视频,房琪开始塌房。

而这仅仅只是开始。

到了二公选人,房琪又出事了。

当时叶童选了房琪,说很看好她的创作能力。

房琪的“高能时刻”来了。

她说:“我非常担心叶童姐姐的精力问题,希望你玩得开心”。

我滴个乖乖,这是自鲨啊。

首先,叶童虽然62岁了,但精力不输年轻人。排练时,房琪也看到过。

其次,叶童态度很好,用“玩”这个字眼,实在不合适。



叶童也是个刚的,不受窝囊气。

直接回怼:你这样去怀疑我的精力,你真的有问题。

网友看了纷纷拍案叫好,并冒出一个问号。

房琪之前被夸高情商,温暖又有力量,怎么到了节目里情商完全出走了呢?

这个问题问得好,问到本质了。

网友去考古,才发现房琪的“才女人设”另有一番解释。

比如她的“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这句,是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里的,且主体是“山岗”,不是“清风”。

另一句,“当你望向我时,所有星光穿透我的心脏,我赌你的枪里没有子弹”。

前半句是来自网易云网友对歌曲的评论。

后一句是《燕双鹰》里经常出现的台词。

而且,这句早期就被网友质疑过,只不过当时质疑声没有大过才女的呼声。

直到这次,才确定她竟然真的是鸡汤裁缝。也就是说,别人拼好饭,她拼好句。

网友又去考古她之前的一些表现,好像更理解了。

2022年,房琪和余华、苏童等作家参加了《我在岛屿读书》的综艺。

房琪说学生时代喜欢读言情小说,青春伤痛文学,比如桐华、匪我思存、郭敬明、笛安、韩寒的小说。

接着,房琪补了一句:我一直不觉得喜欢这种东西有什么好丢脸的。

苏童回答:不丢脸,一点都不丢脸,阅读从来不可能不可以让人产生羞耻感。

其实这里就高下立见了。

我指的不是喜欢文学的类型,而是内在,房琪虽然被称为“才女”,但她应该是自卑的,所以才会找补,而真正的作家则是开放包容地看待阅读。

后面,房琪给几位作家读了自己写的文案,主题是关于在岛上的“浪漫”。

看↓

余华的嘴↓

AK都压不住,像是大人看小孩子玩。

不过这档综艺没那么热,房琪表现的也不多,所以才女人设上没什么影响。

谁知道,三年后房琪奋勇参加《浪姐》,一个大浪打过去,裤衩子都露出来了。

她给浪姐写过文案↓

对比一下以前的文案↓

不比不知道,一比原来芒果工作人员也被忽悠瘸了。

后面,又有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谁被传到了,谁就要回答AI的问题。

房琪拿到了。

AI问房琪作为语言界天花板,如何看待姐姐们明明可以优雅的老去,却仍然选择折腾。

房琪回答:折腾从来不是优雅的反义词,这份无惧折腾的勇气,才是乘风的代名词。谢谢(很大力地喊出)。

回答的不错,是吧?

但网友猜这段发言是房琪提前准备好的。

因为房琪被传到的时候,侯佩岑很疑惑:为什么她的表情就觉得她会拿到?

是不是真的提前准备好不清楚,但房琪的才女人设确实塌完了。

现在已经兴起了一种“房学”。

昨天,有网友问房琪的句子一看就网感很重,为什么能火?

我想了一下,和时代关系不大。

二十年前,郭敬明能靠着青春疼痛文学走红,二十年后,郭敬明转赛道当导演,形式大于内容的古偶还是有人喜欢,说明这个赛道这个类型本身就是会有很多观众。不信你们想想,“轻舟已过万重山”这句话,多少人用过。

房琪和董宇辉的风格其实挺像的,小清新的调子,华丽的排比句,温馨的鸡汤,遇上自媒体飞速发展的时代,走红太正常。

红就红吧,喜欢喝鸡汤和喜欢玩梗,本质上并无不同,文字是拿来用的,有人觉得它有用,就OK。

但作为当事人还是要注意,演出来的大师不是真大师。

自媒体时代捧红了才子佳人,给了他们巨大的财富和名气,也因此他们更要注意和审视,自身的才气是不是能匹配上这份幸运。

如果不配,那翻车是迟早的事。

你被抬到了不属于你的高度,总有一天要跌下来的啦。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