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列子宁可饿得面黄肌瘦,也不吃宰相送的粮食,听了他的解释真佩服
19
0
相关文章
近七日浏览最多
列子,名御寇,是战国时期著名的道学家、思想家、哲学家。他和老子一样,主张清静无为,还创立了先秦哲学学派贵虚学派(列子学),他的思想,处世哲学,充满了大智慧,直到如今,他做人、做事的智慧,仍然启发着我们。 比如《智囊全集》中,就记载了一个“列子拒受子阳食”的故事。子阳,姬姓,驷氏,字子阳,又称为驷子阳,是当时郑国上卿,相当于诸侯国的国相、宰相。子阳位高爵显,在当时是郑国的权贵阶层,门阀大户,掌控郑国国政。
《淮南子·氾论训》记载:“郑子阳刚毅而好罚,其于罚也,执而无赦。”意思是说,郑国国相子阳这个人,脾气不好,爱惩罚人,时常抓着别人的一点小过错不放。不过这也不奇怪,封建时代的权贵、诸侯王,有很多都仗着自己的权势,对下人,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呼来喝去,很不尊重。 而列子是当时著名的思想家,他潜心修道,心胸豁达,贫富不移其志,荣辱不惊其心,早已洞悉了子阳这种人不会有好下场。列子虽有名气,但他是穷苦人家的孩子,祖上没有给他留下家底,他又一心只顾着修道治学,无法生产,所以过得很清贫。 由于家中贫困,列子和妻子常常揭不开锅,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生活,以致于夫妻二人面黄肌瘦。这时,有些读书人,就认为这是郑国国相子阳的失职,认为子阳太不重视人才。 所以,有人就去找子阳,对他说:“列御寇是有名的思想家,有道之士,现在居住在贵国,却过得如此贫困,您难道不知道爱惜人才吗?” 子阳被批评了一顿,心中不悦,但他又想,如果给列子送些吃的,不正好可以博个好名声吗?于是,子阳就表现出一副虚心纳谏的模样,以个人名义,派使者大张旗鼓地给列子送去十车粮食,并转达自己对列子的问候。 但出人意料的是,列子见到使者后,先是表达谢意,但他只领心意,不领礼物,一再拒绝子阳送给他的十车粮食。使者无奈,只好原车拉回。
使者走后,列子刚走入屋内,他的妻子就一脸不悦,埋怨他说:“我听说有道的人,妻子孩子都能过得很快乐,很安心地生活,为什么我却常常挨饿。如今宰相送你粮食,你却不接受,难道我的命就这么苦吗?“ 列子听后,笑着安抚妻子说:“我不是故意让你受罪饿肚子,而是因为子阳并不是真的了解我,他之所以给我送粮食,是因为他听了别人的话;既然他能听别人的话,给我送粮食,那日后也就可能听别人的话,怪罪我,所以我才不接受他的粮食。” 智囊:子列子笑而谓之曰:“君非自知我也,以人之言而遗我粟也。夫以人言而粟我,至其罪我也,亦且以人言,此吾所以不受也。” 随后,列子又将话题延伸,说道:如果我接受了他的供养,他日后出事,我不殉难,是不义;如果殉难,又死得不值,不合乎正道。” 智囊:受人之养而不死其难,不义;死其难,则死无道也。死无道,逆也。 一年后,郑国发生变乱,嚣张暴戾的子阳被杀,还得了一个谋逆之名,其党羽、门客多被株连致死,而列御寇得以安然无恙。这时,妻子和世人才明白,列子当初宁可饿肚子,也不接受子阳送的粮食,真是高明。
列子的智慧故事,直到今日,在郑州民间还有流传,而且康熙三十二年的《郑州志》,也记载了这个故事。
为此,冯梦龙在《智囊全集》中还高赞列子:“子列子除不义去逆也,岂不远哉?”意思是说,列子见微知著,明哲保身,让自己避免了不义与叛逆之名,见识远大,值得我们学习
纵观历史,自古以来,那些成大事的人,之所以做事犹如天助,就是因为他们窥破了人性、人心,深谙驭人之术,权谋之道,他们读史明智,以史为鉴,借鉴学习别人的智慧,帮助自己谋身、谋事。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