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孩子放学时,我目睹了一个因母亲持续施压而情绪崩溃的场景。

孩子步出校门,高兴地向妈妈展示他的成绩单,分享自己在数学考试中获得92分的喜悦。

然而,母亲立刻皱起了眉头,质疑道:“只有92分?你是怎么考的?”

她一边仔细检查着试卷中的每一题,一边不停地责备:“怎么连单位名称都忘了写?你是不是考试时分心了?”

“都上二年级了还漏题?不是告诉你要检查吗?你是不是没检查就把试卷交了?”

“这题怎么会错?类似的题目你不是做过好几遍了吗?上课到底有没有认真听?”母亲一连串的责问使孩子的兴奋逐渐消退,他不满地反驳道:“可是,老师说这次考试很难,90分以上的只有5个同学,老师还说我考得不错…”

母亲听后立即激动起来:“才92分就自满!为什么总和别人比差不比好,没有志气。”

“但我已经尽力了…”孩子委屈地辩解,脸颊泛红。

旁观者都能感觉到,孩子其实只希望得到母亲的一句认可。

但母亲忽视了孩子的需求,直接增加了他的学习负担:“今天回家再多做一份试卷,谁让你考那么差…”

孩子情绪终于崩溃,愤怒地大哭着:“我已经做了很多家庭作业,为什么还要再做试卷…”

“就知道哭!除了哭还会什么?这么大的孩子还哭,不觉得害躁吗?”母亲斥责着。

看着母子俩渐行渐远的背影,我不由得对这个哭泣的孩子感到心疼。

01

许多时候,父母面对孩子的哭泣,第一反应是否认他们的哭泣行为,然后罗列理由试图让孩子反省并认识到错误,却未曾考虑过孩子情绪崩溃的真正原因。

实际上,探索孩子面临的各种问题,背后都涉及他们的核心情绪。

以这个例子中的教育情景,孩子实际上渴望得到父母的肯定。如果此时,母亲能换种方式说:“宝贝,这次考试这么难,你还能得到92分,真不容易。我们一起加油,弄懂失分的题目,我相信下次你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我认为,这样的鼓励会让孩子更愿意接受挑战,努力提高。

02

当孩子遇到不如意就哭闹,甚至崩溃和歇斯底里,普通的劝解似乎毫无效果。

在这种情况下,父母也感到无奈:我并没有对孩子发火,一直正面鼓励,为何他还是哭个不停?

关键问题在于“情绪”。父母未能察觉到孩子的真实情绪,所谓的安慰反而加剧了孩子的崩溃。

我们不妨从几个常见场景入手分析。

  • 面对孩子的哭泣,父母的首反应往往是否定,紧接着是一番训诫:“哭能解决问题吗?”滔滔不绝的道理讲解,殊不知此时孩子心理上正难受,只是想通过哭泣来寻求慰藉。
  • 当孩子表现出缺乏自信,能力不足时,家长却不断鼓励:“你可以的!妈妈相信你!大胆向前冲!”这种激励只会增加孩子内心的压力:我真的承受不起父母的期望啊!
  • 孩子胆小,对尝试新事物感到害怕。父母常用激将法推动孩子前进,认为逼迫一下就能帮助孩子突破自己。然而,这也成了让孩子情绪崩溃的一大因素。

情绪是行动的驱动力。理解孩子的情绪,才能解决他们的行为问题。

03

有时,孩子会因为某些需求没有被满足而持续哭泣。在这种情况下,父母虽然想要坚持原则,却又不忍心看到孩子伤心难过,常常无奈妥协。

不存在因哭泣而受损的孩子,只有因焦虑而烦躁的家长。

若孩子哭泣不止,不能简单地让他们一直哭下去。这时,父母需要有所回应,但不是一味迁就。

  • 给予肢体上的慰藉:轻柔拥抱、亲吻孩子,传递来自父母的温暖和安全感。
  • 用温和的声音与孩子对话,让他感知到你的存在,安抚他的情绪。
  • 表达理解和同情:告知孩子你能理解他的感受,肯定他做得好的地方,同时也指出其不足。引导他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
  • 引导孩子学习正确的诉求表达方法,逐步学会如何向父母提出要求和解决问题。

情绪是许多问题的源头,妥善处理情绪亦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如果家长能够识别、理解并妥善处理孩子的情绪,那么不仅避免了让孩子情绪崩溃,也不会让自己的情绪失控。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