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若如初见》大结局你们看了吗?梁乡最后被炸重伤,不治而亡,这样的结局让人心疼。我们该如何评判他呢?难道仅仅因为他做了些错事,就站在高位去轻蔑他?梁乡这个角色,一直没开金手指,感觉一辈子很憋屈,最后还被炸死了,真的可怜。

《人生若如初见》的梁乡并非单纯的坏人,而是那个特殊时代下,一个有血有肉、充满矛盾的人。他的身上,刻着那个时代的烙印,他的选择和结局,都在无声地诉说着时代的沉重。他的一生,或许就是“时代的悲剧之子”,这既包含了他的个人命运,也映射出那个时代的无情。

观众审美:从包容到狭隘

现在观众的接受度越来越窄,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过去观众更能接受剧中人物的复杂性和局限性,而如今,却过于关注人设的好坏。像梁乡这样有血有肉但人设不完美的角色,容易被观众排斥。

粉丝们总是希望自家爱豆饰演完美的人物,一旦人设不好,就不想让其参演。相比之下,过去观众更能接受剧中人物的复杂性和局限性,而如今,观众似乎更偏爱架空的玄幻题材,对于需要深入思考的历史剧兴趣缺缺。

可以说是导演的错,导演拍得太高级了,那些看惯了短剧的观众,已然失去了对深度剧情的耐心,自然也就看不懂《人生若如初见》这样用心雕琢的历史正剧。

历史剧:在观众审美失衡中的坚守

《人生若如初见》的真正意义不容忽视,它不站在任何人的角度去讲述历史,而是以一种旁白式的方式,展现出历史的全貌。剧中的主角也并非完美无缺,但正是通过他们的局限性与真实性,让这段历史更加生动而深刻。

然而,现实却如此残酷,梁乡、凯之、人骏三人,最终只活了一个,时代的洪流无情地推动着他们走向各自的结局。剧中梁乡那句被删掉的“那时的我们风华正茂,这照片上有你有我……”本该和“人生若如初见”相呼应,成为全剧的一个重要情感连接点,却只能遗憾地被舍弃。


但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放弃对历史剧的追求。历史剧的价值,不在于它是否符合当下观众的审美,而在于它能否让我们通过剧中人物的局限性与真实性,去感受那个时代的真实与复杂,去思考历史的厚重与深沉。历史不会被遗忘,只是在等待我们用心去挖掘。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