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施氏时时适市视狮。”这是出自于《施氏食狮史》中的片段。全文都是用一个发音来叙述一件事,由此可见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精妙绝伦。不过汉字并非都是一成不变的,历代都有许多新造的字被收录使用,最终成为如今我们所看到的这样。除了武则天造的“瞾”字和清代翻译元素周期表所造的字外,还有一个民国时期造的字非常有名,发明者被当时的女性口诛笔伐整整三年,而这个字如今却已被每天使用和提起。 汉字与我们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从远古时期的结绳记事起,古人就与记录有着如影随形的关系。但由于当时的社会条件以及人们认知的局限,所以并不能够将自己内心的意思完整表达出来,只能通过结绳记事这种简单的方式进行记录。

▲王羲之兰亭集序(局部) 我们每天都在使用着汉字,但许多人对于它的发展历程并不了解。按照学术界目前的主流观点,汉字的发展历史其实可以分为七个阶段,即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以及行书。我们日常所使用的基本是楷书,除此之外书法爱好者们还会使用行书和草书,也有一部分人专攻篆书和隶书。 01 第一个阶段是甲骨文,为目前为止最早可以辨别的文字,是商朝时期人们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第二个阶段是金文,也被称之为钟鼎文,主要刻在青铜器上。它与甲骨文相比,象形程度更高。第三个阶段则是篆书,篆书主要分为大篆和小篆。小篆在秦始皇一统六国后,便作为全国通用的文字,被广泛推行。小篆能够得到推行的主要目的则是因为其字体略长,富于图案美。

▲出土的商代时期的甲骨文 第四个阶段则是隶书,它不仅是篆体字的简化,更是从传统意义上改变了篆体的书写方式。隶书的整体字形结构平整对称,于汉魏时期成熟并全国通用。第五个阶段是草书,也被称之为章草。草书是能体现书法家思想感情的字体,也是最能将书法发挥到极致的字体。第六个阶段则是楷书,也被称之为正书。字体方正,十分规矩。第七个阶段则是行书,主要介于草书与楷书之间,同时兼有楷书以及草书的长处,避免了两者的短处,整体字形工整清晰,耐人寻味。由此可见中国文化历史悠久,中国汉字博大精深。 02 今天所要介绍的便是民国时期的一位语言学家,他因为发明了一个汉字,被中国女性骂了整整三年,但可笑的是,如今这个字却被每一个女性所使用。这位民国语言学家便是刘半农。大家所熟知的《教我如何不想她》这篇诗作是他在英国伦敦大学留学时期所作。

▲民国时期的街道建筑 由于当时远在异国他乡,刘半农对于家乡的思念之情无以言表,便挥笔写下了这首诗篇,最初这首诗篇的名字定为情《情歌》,之后因为各种原因才更名为《教我如何不想她》,在这篇诗作诗中,总共有5个“她”字。“她”如今是作为女性的第三人称代名词而存在,然而在五四运动之前,“她”字并未出现,因为单人旁的“他”既可指男性,亦可指代女性,甚至可以指代一切事物。

▲语言学家刘半农旧照 刘半农作为外出留学,接受过新思想的领军人物,作为第一个高尔基的作品介绍到中国、作为最早将托尔斯泰、安徒生等作品翻译成中文的人。他觉得有必要将男女性的他区分开来,而且他在翻译作品时发现,外国文学上人物的第三人称男女是有所区分的,如“she”指代女性第三人称,而“he”则是指代男性第三人称。刘半农认为中文应该向外国文学作品学习,也应该有具备一个女性第三人称的代名词。

▲民国女性剧照 但具体使用一个什么样的字来表示,令刘半农着实头疼,当时中国文学界有人提出,女性第三人称可以“伊”来指代,而这一想法在当时获得了不少文学者的支持。不过刘半农对此并不满意,所以他决定自己发明一个词来代替中国女性第三人称。

▲汉字”她“ 有这个想法的刘半农,盯着中文字的“他”思考很久,最终他终于想到了用什么词来代替女性第三人称,这个字便是目前女性所常用的“她”字。当时刘半农提出使用“她”字作为女性第三人称的指代后,轰动全国,很多女性认为刘半农对女性存有偏见,于是被中国女性骂了整整三年,不过这丝毫不影响“她”字在国内的广泛推动与使用。后来人们渐渐习惯了使用“她”字来指代女性第三人称,不仅如此,这个“她”字还被各种字典收录其中。 结语 如此说来,刘半农对中国汉字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侧面烘托出刘半农对于知识学以致用的精神,对于流言蜚语,不屑一顾的态度,如此种种都值得我们学习,王昌龄在《从军行七首·其四》中所提到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那份坚持自我的精神在刘半农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参考资料: 《施氏食狮史》 《从军行七首·其四》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