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的关税威胁本质上是战略博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经济政策,而是博弈论中的一次激进出牌。

这是一场重复囚徒困境。不是一局定输赢,而是无数次反复的博弈。对手是谁?中国、墨西哥、加拿大、欧盟、日本。每个国家都是玩家,每次征税、反征税,都是策略选择——合作还是背叛。

大V:美关税威胁本质上是战略博弈

一次性囚徒困境中,理性选择是背叛,因为这是稳定的纳什均衡。但只要博弈是重复的,不确定何时结束,那么合作成为可能。关键在于:你敢不敢信对方会合作,你愿不愿意为未来收益牺牲当下的优势。

特朗普选择了在每一轮中“先背叛再说”。2018年3月,美国对中国发动关税攻击;4月,中国反击;5月,美国加码;8月,中国回敬。这就是最典型的双边背叛,属于“风险得分最高”的局面,历史上类似的例子不少,最惨的是1930年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

当时美国提高两万多种进口商品的关税,试图自保,但结果是集体报复,66%的国际贸易崩盘。加拿大反击16项美国产品,法国、英国另起炉灶找新伙伴。德国直接发展清算体系绕开美元。全球经济从紧张滑向萧条,最终的出口是战争。

关税作为策略,不是不能用,而是必须清楚它是用来干什么的。如果是吓唬用的,就必须在对手反应之前收手;如果是交易筹码,就必须给对方台阶下;如果是单边压制,那你必须确保自己更能抗压。

用博弈论的语言说,美国打的是一场“非对称博弈”。用的是“关税+技术管制+盟友施压”的三连击,中国起初以为可以靠“合作换取谅解”,错判了对方策略是ALLD(永远背叛)。2018年初中国还在劝和,结果6月中旬开始反击。

这场非对称的博弈最终走向了一个扭曲的均衡点:美国维持关税,中国维持开放。这个点不是公平,而是稳定。纳什均衡并不意味着最佳,只意味着没人愿意率先改变策略。中国不反击,是因为知道反击只会带来更多反制。

这其实是一种“非对称稳定态”:美国得利更多,但风险也更高。中国得利少,但损失可控。一如日美贸易战时,日本选择了“广义原谅”:在美国强加自愿出口限制之后,日本让日元升值,签了《广场协议》,结果直接步入“失去的十年”。

问题是,这种原谅并不是无代价的。在模型中,原谅等于短期被压制但长期可能维持合作。但如果原谅得不到任何回报,那它就不是策略,而是软弱。这正是“永久报复策略”(Grim Trigger)的逻辑起点——你背叛一次,我终生背叛。

可这套策略也有历史反例。美国和欧盟60年代的“鸡肉战争”,双方互征关税,结果几十年都没撤。美国人至今还在付更贵的轻卡成本,而这一切的起点,只是一场针对家禽的贸易摩擦。

从建模角度看,关税是一个高度非线性的变量。你很难找到“哪个经济指标在什么时间段因为关税变化了多少”。GDP增长、通胀、工资、工业产出、制造业需求彼此交错,无显著相关性。于是只能通过主成分分析或风险模型来拟合变化。

根据风险得分模型,美国在双边征税时的经济风险最高,而在单边征税、对手不还击的情况下,风险反而最小。这反映出当前国际体系中,美国的政策空间和容错能力确实远超其他国家。

但问题是——这种不对称能持续多久?

从历史经验看,任何一个长期不对称的体系,如果没有足够的分润机制,迟早会被打破。90年代美日关系重回正常,靠的是日本的内需扩张与美国的产业升级。而美欧、日韩、甚至美墨贸易关系,都依靠长期协商与联盟补偿机制维持。

特朗普政府的做法,是掀桌子。逼你重谈规则,在规则之外强行追加变量。这种做法短期见效快,长期副作用极强。它破坏了多边机制的信任基础,让所有国家都知道:规则是用来换的,不是用来守的。

长期看,能维持合作的,不是某一轮的占优,而是持续的可预期性。重复囚徒困境的一个核心前提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一旦你知道最后一轮到了,最优策略就是从后往前每一轮都背叛。特朗普的做法等于告诉所有人:“我会让每一轮都变成最后一轮。”

在这种环境下,合作不可能持续,协调机制崩塌,全球经济转向碎片化。

更深一层问题是:当今的贸易战争,已经不是商品贸易的争端,而是制度、技术、话语权的冲突。特朗普征关税的真正目的是遏制中国技术崛起,同时倒逼盟友站队。这种“战略关税”已经偏离传统经济学范畴,进入了“地缘控制”的领域。

博弈论可以解释这一切,但解决不了。因为在现实世界中,玩家并不总是理性的,策略空间也不是闭合的,更不用说信息不对称、政策滞后、舆论变量这些“非模型项”。

最后再说回一个冷知识:1970年代初,美国也是搞过“新保护主义”,结果是国内效率下降、成本上升、生产外迁。唯一留下的,是对外谈判多了一张嘴脸——“我们不是不能玩狠的”。

今天,美国又重启这张嘴脸。只是,这次,对手已经不是二战后重建中的盟友,而是有完整产业链和独立政治系统的大国。这是一次风险更大、代价更高的重复博弈。

下一步怎么走,不只看经济数据,更看政治意志。

因为这已不仅是经济学问题,而是战略问题。而战略,从不靠经济学来决定。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