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紫万千谁治国,裙钗一二可齐家。

这是凤姐协理宁国府操办秦可卿丧礼时,曹雪芹对她的评价,说她有经国治世齐家的才干,这是非常高的评价。

《红楼梦》读到后文,读者也会慢慢地发现,就金陵十二钗里的人来说,比王熙凤更厉害、更能干、更聪慧的还有好几位,比如临死还在教导凤姐并令她肃然起敬的秦可卿,比如凤姐自己都说比自己“通文断墨,更厉害一层”的探春,比如心思缜密善于利用人性的薛宝钗,同样,贾元春、林黛玉也名列前茅。

长在簪缨世家,贵族女子生来就担当着比普通女子多一层的责任,就是为家族链接政治同盟,仰头嫁女是传统,意味着贵族女子将来有可能进皇家、入王府,或嫁入比娘家门第更高的世家,《红楼梦》就遵循着这一传统,也因此,女子在娘家的待遇很高,因为她们将来很可能为家族带来更高更优质的政治资源。

所以,琴棋书画对于贵族女子只能算是雕虫小技,博古通今、运筹帷幄、政治头脑才是大家族女子应有的素质。若参照这个标准,教养小姐最高明的是林家,水平最高的,是林黛玉。林黛玉身上有三大标签,意味着她代表那个时代女子所拥有的和接受教育的最高水平:

一是文化修养;二是政治头脑;三是她继承的家族财富。

与黛玉相比,元春的文化修养或可媲美,但元春的政治素养显然不够,这直接导致了她悲剧的命运。

元春省亲时,对宝玉所题的联额多有修改,如将“蓼汀花溆”改为“花溆”、“有凤来仪”改为“潇湘馆”、“红香绿玉”改为“怡红院”等等,却对黛玉所题“凸碧山庄”“凹晶溪馆”一字未动,到作诗环节,黛玉一首《杏帘在望》虽也是颂圣诗,但生动有趣,春意盎然,元春十分欣赏。就文学修养而言,作者要表达的是,宝玉不如元春,但黛玉却又是毫无争议的冠军。

如果贾元春也参加诗社,她的才情即便比不上黛玉,但也必定和湘云、宝钗等不分伯仲,是毋庸置疑的才女。

可惜,元春的政治智慧严重不足,甚至在基本的问题上也有纰漏,作为深陷政治漩涡里的她来说,实在是硬伤。

一、元春的抱怨

政治人物必须具备的一个特性,就是不能有情绪,即便是有情绪,情绪也是实现目的的工具。你哭、你笑、你闹,无论怎样,那是一个手段,要达到某种目的的表演,如果你内心有剧烈的情感,需要掩藏,因为人在高位,觊觎者、利用者、想要窥出软肋者,无处不在,你暴露的所有弱点,都有可能变成他人打击你的利器。很显然,元春不懂这个。

元春省亲,和家人见面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抱怨家人当初将自己送进宫廷,她说宫廷是不得见人的地方,这话一方面表达皇家没有人情,一方面也在吐槽自己至今不适应,至少暴露了自己的段位不够高。随着元春出来的那些人里,谁能保证他们不将这些汇报给皇帝,亦或者汇报给元春的竞争对手?

二、元春的感情洁癖

元春点了一出《乞巧》,这是讲的唐明皇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读者知道,杨玉环是不参与政治的,她与帝王的爱情的确荡气回肠,是为千古佳话。元春用意很明显,她希望能得到帝王的爱情。

自古帝王无长情,无情最是帝王家。在最高权力处,一切都是从利益出发的,一切都是交易,皇帝的女人们是皇帝笼络臣下的手段,是彼此互为利益共同体,也是增加彼此信任的手段,从另一角度说,皇妃们也是重臣们交到皇帝手中的人质。元春出身公府,从小也是饱读诗书的,也许她缺乏历史这堂大课,竟然妄想皇帝的爱情,进宫十年,还保留这样的感情洁癖,不合时宜,也太幼稚了。

三、元春的不周引发家族矛盾

政治人物相比一般人,高明之处在于喜怒不形于色,且不容易看清他的喜好,但元春这方面几乎透明,所思所想一览无余,一点儿城府也没有。元春省亲还有一个小小的细节,后续一定会引发家族矛盾。

就是贵妃省亲这种旷世家族盛典,家族中人个个得到贵妃恩典,所有主子都觐见贵妃,连管事家丁仆妇丫鬟都能向贵妃行礼,唯有贾环被排除在外,理由是说他染病未愈回避了。自然,这里就像所有不方面说明真实理由一样,找出一个根本不成立的理由搪塞过去,贾环早不病晚不病,就单单配合大姐姐的不喜欢,很懂事地病了,真是可笑。

果然,省亲之事并没有过去多久,赵姨娘为了拔出宝玉这个拦路虎,为自己的儿子铺路,就对宝玉施行魇魔,差点要了宝玉的命。是什么让赵姨娘做出如此疯狂的举动,就是因为家族中人对待贾环太不公平的缘故,至少,元春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处理好。

元春的悲剧结局固然是末世悲剧的必然,但也不可否认,她缺乏政治智慧,这是贾府对她教育的缺失。


本文作者:屏山品红楼

参考原著:《甲戌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图片来源:《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