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直到今天,大多数古装戏里一直有一个硬伤,就是对战场的描写太过“写意”。 在很多片子中,对战场的描写往往呈现碎片化和理想化。导演想用镜头语言体现战争的残酷和激烈,就只能让战场变得混乱。战场上尘土飞扬,喊杀震天,两军士兵刀矛弓弩炮齐上阵,骑兵步兵一起跑,像赶大集一样热闹。

在这种战场上“阵列”,“战线”都模糊不清,一场仗从白天打到黑夜,最后留下满地的伤兵和尸体。虽然那些兵器,血污,火焰,尸体都很真实,这种失去时间性和空间性的战场描写,其实跟真实的古战场大相径庭。 经过多年的耳濡目染,这些粗糙的战场描写让大部分观众对战争的认识完全跑偏,甚至会出现一些疑问:古代打仗这么没日没夜?难道士兵们都不用休息吗?他们怎么吃饭上厕所呢? 一、打仗,人类社会最严肃的事 《左传》有这么一句话: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在古人眼里,祭祀和战争是古代社会最重要的大事,因为这两件事直接关系着统治阶级的存亡。而且这两件事还有一些共同点,一是都很讲排场,二是都很讲规矩。 要明白古人是怎么打仗的,记住“排场”和“规矩”这两个要点,才能往下研究。 以中国为例,大军从扎营到做饭、休息、进攻、撤退,都有规定,一进一退需要将官排兵布阵,历代的兵书对此多有描写。 在战场上,军队接战时士兵不能各自为战,要在军官的带领下排列成方阵。 战场上的最小单位不是个人,而是伍,一“将”之下的上百人分成20伍,有序排列在一起,打仗时候同进同退,军官在后面指挥。 古代战场分为阵,“阵”前面都是长柄武器,士兵用戈,矛等武器互相刺杀。后面有弓箭手在射箭,投石车丢石,在战况正常的情况下这个次序不会乱。 “阵”之严密,明代兵法家戚继光曾这样写道:“堂堂之阵,千百队列队而前,勇者不得先,怯者不得后。” 在和敌人交战的前锋,一般有三个阵呈现“倒三角”排列,前面的阵在厮杀,后面的一个作为预备队,当前锋伤亡过大,或者交战时间过长体力不支,军官就会下令后阵顶上,让前锋阵下来休息补给。后阵顶上空缺后,一个新的预备队就会出现在它背后,随时准备上阵。

必须要确定一点,“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士兵们杀得再昏天黑地,饭肯定是要吃的,不然人的体力会透支。 正常人一天三顿饭,一些大体力的劳动者或者运动员甚至要吃四顿,才能补充一天需要的能量。古代在战场上打仗的士兵们,穿着甲,挎着刀,扛着矛,行军走路都是大体力消耗,更别说挥砍劈刺激烈搏杀了,他们需要的能量不亚于运动员,需要大量补充能量。

为了方便做饭,军队一般会提前运送粮草,建立粮仓,在安营的时候要考虑取水问题,还要靠近山林以获取燃料。 不打仗时军队统一吃饭休息,古代食物较为单调,以补充碳水的主食为主,小米,大米,小麦甚至高粱,大豆都曾作为中国人的主食。普通军人吃主食,佐以腌菜,酱汁,军官会得到少量肉食。 这种食物类似于朝鲜战争时期我军的“炒面”,都是些炒熟的粟米,烤好的大饼,豆饼,在炒熟加盐后可随身携带,匆忙吞几口就能解决解饿问题。 受伤的士兵去后面治疗,没受伤或者轻伤的士兵不下火线,随时准备投入战斗。

除了“吃喝“,古代军队的”拉撒“也很讲究。 在现代人眼里,古代的卫生条件非常落后,在“方便”这方面古人一直不太讲究,挖个坑,埋点土,就是个厕所。 但在军队之中,几千人,甚至几万人怎么上厕所可是个大问题。军队的排泄物处理不好,很可能引起疾病的流行,直接摧垮一支军队。而敌人也能通过研究敌人的排泄物,来判断这支军队的人数多少,粮草是否充足。 所以在扎营之前,粮仓和厕所位置就要划分出来,这两个施舍不能离得太近,厕所一般在大营下风口的位置,要远离水源,以免造成污染,地势也不能太高,不然下雨的时候会冒出来。军队分营驻扎,也分营修建厕所,工兵挖出大大小小的深坑作为茅坑,有条件的会修个棚子遮风避雨。

军营的厕所定期有人清理,用土掩埋或者投放石灰,防止滋生太多苍蝇,传染疾病。 在上战场前,士兵会饱餐一顿,也有时间顺便解决一下方便问题,但是上战场后就没那个空了,除非被换下来,否则只能憋着。 粪便在战争中很有用处,是简易版的生化武器。弓箭手会把箭头泡在粪水里,杀伤敌人后造成伤口感染;如果是“守城战”,守军极有可能直接朝楼下泼洒粪水,这些粪水往往经过烹煮,浇下去又是烫伤加感染,对攻城军队心里冲击极大。 在战争结束后,军队的厕所可能会成为农民的“宝藏”,大量的粪便可以用来浇田,这些资源一点都不会被浪费。 参考资料: 1、《论古代军营的来源及形成》 ,贺占永 2、《中国古代的军粮》,夔宁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