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港口日照港是世界最年轻的5亿吨大港,吞吐量居沿海港口全国第6位、全球第7位,是全球大宗原材料、能源、粮食等的供应链枢纽,中国沿海集装箱内贸枢纽港,外贸近洋干线港、远洋喂给港。6月21日,“行走先行区 看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主题采访活动来到山东港口日照港,探索该港口是如何因地制宜,向“新”而行,将传统码头改造升级成全自动化码头的。

在日照港科技大楼,工作人员正坐在屏幕前“抓娃娃”:操纵岸桥吊起集装箱,然后按下确认按钮。这一过程仅需短短十几秒。紧接着,这些集装箱便被自动、精准地放置在等候的无人集卡上,无人集卡将其运输到轨道吊下,轨道吊将集装箱放置在指定的场地,无人集卡返回岸桥继续下一轮作业。

“海侧情况复杂,船在码头上会一直晃动,因此需要人工介入以保证安全。但是,一旦货物从船上被吊起,上升到安全高度,进入陆侧区域后,司机只需要点击一键确认,后续的整个作业流程便会自动、高效地运转。”马龙涛说,“之所以操纵这么简便,首先是因为我们采取了“5G+北斗+高精度地图”定位系统,实现了超精准定位,其次是我们在现场安装了多个扫描仪,并通过优化算法,针对不同的作业类型实现不同的扫描方式,确保箱子能够精准放在车上。现在我们已经实现了自动卸箱成功率100%,这在国内是绝无仅有的。”

日照港决定进行自动化转型之时,全球自动化集装箱建设方兴未艾,放眼国内外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几乎都是整体新建,动辄数十亿元的“天价”投入,让众多渴望拥有自动化码头的港口,望而却步。因此,日照港决定走出第三条路:传统码头改造升级的自动化创新之路。

经过三年的日夜奋战,日照港成功建成全球顺岸开放式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该码头首创顺岸开放式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方案,充分利用了传统码头平行于海岸线的布局特点,创新“顺岸布置边装卸+无人集卡水平运输”工艺,攻克无人集卡“安全员”下车等难题;研究顺岸全封闭方案,首创固定式转接起重机,突破顺岸式码头水平运输内外集卡交互的效率瓶颈,开展轻量化国产化轨道吊研发、水平智能运输车关键技术研究等,实现码头生产工艺全新布局升级,综合成本降低70%,单箱综合能耗降低50%。

此外,日照港自主研发了无人集卡调度系统,该系统能够实时监控无人集卡的位置和状态,并根据作业需求进行智能调度。这一系统不仅提高了作业效率,还降低了人力成本和安全风险。同时,日照港还将无人集卡与岸桥、轨道吊等设备进行了深度融合,实现了整个码头全域的信息共享和高效调度。

据山东港口日照港集装箱分公司操作部副总经理刘志鹏介绍:“自2020年开始实现自动化以来,我们的整体效率在一年内就提升了15%。今年,全国产全自主的核心生产系统正式运作。从5月份的数据来看,整体效率再次提高了26%。”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王瑛琪)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