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主要在黄河流域,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我们用“跳进黄河也洗不清”来形容很难摆脱关系的事情,因为黄河的含沙量非常大,十分浑浊,更有“黄河斗水,泥居其七”的说法。 那么问题就来了,这么多泥沙汇入大海之后,都去哪里了?这些泥沙不会因为长年累月的积累,造成海平面上升吗?这个问题,其实早就有答案了。
泥沙从何而来?在我们璀璨夺目的华夏文明中,黄河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很多文明的起源都是在河流附近,而我们华夏文明的起源正是在这条黄河。 现有的记载中,过去的几千年中,黄河就有1000多次决溢,而且较大的改道就有26次,黄河母亲的“脾气”阴晴不定,虽然给黄河流域附近的子民们带来了无尽的福祉,但有时候也会带来灾难。
在古籍中记载了黄河的第一次大改道是在春秋时期,这一次改道,黄河直接横穿华北平原,河流最终汇入渤海,不过还在这一次改道并没有对附近的人们带来太大的灾难,之后,黄河稳定了四百多年。 第二次重大改道则有些许争议,有说是汉武帝元光三年的,也有说是王莽时期的,不过较为的是王莽时期的这一次改道,本来向东北汇入海洋的黄河,突然改道向东南,王莽的改革被严重阻碍,间接加速了王莽王朝的覆灭。
再往后就是北宋宋仁宗时期,黄河又一次改道东北,途径卫河,从天津汇入大海,此时的黄河下流一分为二,在当时可谓是一大奇观。 而后的黄河改道还有很多次,但是在近代最后一次改道,则是人为的,在1938年,蒋介石为了阻挡日军,下令让部队破开了郑州花园口黄河大堤,一时间灾洪遍野,百姓们民不聊生,不但没有达到战略目的,还造成了洪灾。
现在的黄河泥沙的含量和以前相比已经减少了很多,这得益于人们做出的保护措施,建立了很多水库,还有其他的保持水土的措施。 虽然泥沙含量已经减少了,但是总体含量还是很大的,不过泥沙的分布并不是均匀的,而是有时间段的区别,除了有丰水时段和枯水时段的区别,每一年还有汛期和非汛期的区别。
研究黄河的专家们给出的时段差别不大,而离我们最近的时间是2005年至2012年是丰水时段,1991年至2004年是枯水时段。 一年当中,汛期主要集中在夏季,也即是7月至10月之间,这个时期黄河的泥沙含量更多,不过在非汛期的时候,黄河有80%以上的河段是清澈的,这一点实在是很反常识。
黄河途经黄土高原,带来了大量的泥沙,这些泥沙随着河流涌入大海,但这些泥沙最终都到哪里去了呢?
泥沙都去哪里了?据相关资料显示,黄河每年都会从黄土高原带走约16亿吨的泥沙,不过大概会有4亿吨的泥沙没有流入大海,这些消失的泥沙去了哪里? 为了改善黄河的水流环境,我们做出了非常多的努力,在黄土高原上大力植树造林,1999年以前,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率仅有31.6%,到了20年后,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原翻了一倍,达到了63.6%,可见我们对黄河治理的重视程度有多高。
我们知道了黄河的泥沙含量变小得益于治沙措施,但是那些已经流入大海里的泥沙又去了哪里呢? 这一切就要追溯到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在1912年提出的“大陆漂移学说”了,魏格纳在看世界地图的时候,偶然发现了大陆板块路轮廓非常吻合,他研究了不同大陆的古生物、岩石等东西,然后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 这个学说一开始并没有得到重视,反而被人们觉得过于荒谬,直到后来才慢慢被人们接受,喜马拉雅山脉和东非大裂谷正是大陆漂移的产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证据的积累,大陆漂移学说逐渐赢得了公众的认可。
在这个基础上,又出现了“海底扩张学说”,在这个学说中,地幔物质从海岭顶部的巨大开裂处涌出,凝固后形成新的大洋地壳。 人们认为每个大洋的海底都有山脉,这些“大洋山脉”和大陆的地壳遇上的时候,就会陷入到大陆地壳的地幔当中,慢慢消亡,而黄河所携带的泥沙汇入海洋之后,一部分沉积在下流平原,还有一部分则汇入海底,参与了板块之间的运动。
这些泥沙汇入海洋之后,会影响到当地的水文环境,会从盐度、温度等方面间接影响到海水,海水也变得浑浊,不过对于海底的动植物来说,却反而提供了生存的土壤,带来了不一样的养分。 我们中华民族深谙中庸之道,凡事讲究一个平衡,过犹不及,泥沙汇入大海也是如此,虽然泥沙的汇入可以一定程度上带来好处,但大多数情况下,泥沙给海洋水文环境造成的影响是负面的。
太多泥沙汇入海洋,会让海底的浮游生物失衡,一些有害物质会影响到周围的海洋生态系统,海洋的生态系统如果被破坏,很可能会引发蝴蝶效应,对一些其他的海底生物产生不好的影响。 所以对于泥沙入海的管理是必须的,它不关影响着海底生物,还影响着人类的经济活动,可以加强对海岸线的管理,减少河流的泥沙含量,从而稳定海底的生态环境,促进人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人和自然的相处方式黄河三角洲地区的自然湿地面积越来越少,而人工湿地的面积越来越多,生态系统变得越来越脆弱,对于黄河的管控是从古至今都要面临的难题。 看起来虽然离我们的生活很远,但对黄河的治理其实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十分微妙,以往的人们想着利用自然来换取更多经济利益,但最终却被反噬。
如今知道敬畏大自然,和自然和谐相处,无论是从事工业声场活动还是其他活动,都必须保护自然环境,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这样才能可持续发展。
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如何妥善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在这条路上,我们一直在摸索着,避免过度砍伐森林,而是大面积的植树造林,提升植被覆盖率,最大程度还原大自然的原始环境,才不会被大自然反噬。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