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早期古人类到现代人,人类总共在地球上存在了600多万年,这压根对比起来,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也只是占其中极小的一部分。

而这600万年的人类历史,在地球约45亿年的寿命面前,更是犹如沧海一粟。

【古人类】

不过通过C14的测定等技术,人类也了解到地球曾经历了一些什么样的变化,以及出现过什么样的生物。

通过对地球历史的了解也不难发现,地球上的各种动植物并不会一直存在,地球生物经历过数次生命大爆发,也经历过几次大灭绝。

【生命大灭绝】

现代人们对“灭绝”“末日”的到来总是格外敏感,事实上人类未来也确实有可能会面临三大威胁,甚至在极端情况下,人类或许会在两百年后灭绝。

人工智能威胁

“人工智能取代人类”的观点从AI诞生那天开始就不绝于耳。

许多人认为AI依靠强大的运算能力和学习能力,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学习完人类历史上所有有文字记载的历史。

【人工智能概念图】

高等生命最重要的就是拥有智慧文明,一个AI所拥有的知识储备可能比地球上绝大多数的博学人士懂得更多,就像此前世界级别的围棋高手柯洁,对阵AI也讨不到一点好处。

所以人们担心这样强大的AI觉醒自己的思维,一旦到了那天,人类的命运将会是未知。

关键是AI因为强大的学习能力,和被设计的初衷,让它们无限接近于人思想方式,所以如果有天AI真的觉醒,可能并不会有多少人能察觉。

【AI学习概念图】

不过比起觉醒,AI更可能带来的问题是被运用于军武中。

在美国国务院的委托下,美国一家叫格拉德斯通人工智能公司(Gladstone AI)的机构,和200多名网络安全员、大规模杀伤武器专家以及国家安全官员一起,对“人工智能武器化和扩散风险”的相关议题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被运用于军事领域的AI极有可能在未来造成如同“核武器引入”一样的危害,同时AI的运用也会造成“军备竞赛”等各种问题。

【AI和核武器】

虽然不知道美国是不是想通过这种方式遏制别国的军事科技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来说AI也只是一段复杂的程序,也存在失控的风险,如果在大规模杀伤武器等方面突然失控,确实也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全球变暖影响

比起人工智能这个新兴话题,全球变暖这一问题似乎已经是老生常谈。

在人类科技快速发展,各种能源被大范围开发利用的今天,全球变暖的的问题已经越发严重。

【全球变暖概念图】

因为工业的发展和植被覆盖率的减少,以及畜牧业的发展,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逐渐增多,又因为这些温室气体,地球在太阳辐射面前堪比裸奔,而二氧化碳又会吸收地球辐射的红外线,从而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升高。

接踵而至的就是冰川融化、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同时地表温度升高,降雨重新分配,甚至可能频繁出现“旱的旱死涝的涝死”这种情况,也会增加海啸、台风等海洋灾害的可能。

【冰川融化】

另外,冰川和冻土层中极有可能休眠着几万年前、几十万年前甚至几百万年前的病毒微生物,一旦暴露在空气中,现在的人类很可能招架不住病毒的攻击。

还有连年的变态高温和雾霾,就现在这个盛夏时节,印度等地的气温已经飙升到了52.3℃,给当地人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同时剧变的生态环境,也会让其他的动植物不适应,从而数量减少。

【印度高温】

但是人的发展又不得不依靠工业,所以现在全世界大力推行“碳中和”,也是为了保护环境。

如果放任全球变暖继续发生,那么地球也极有可能在不久迎来第六次生物大灭绝,不仅仅是人类就此灰飞烟灭,90%以上的动植物都会消失。

小行星撞地球

地球上的灾害已经够多了,但是宇宙的运行,仍旧会毫不留情地带给地球一些“小小的冲击”,比如小行星的撞击。

星球被撞出坑,甚至直接被撞碎,也是常有的事。但这对于地球上的人类来说可不是小事,毕竟曾经的地球霸主恐龙就是因为小行星彻底结束了自己的时代(大部分人支持的说法)。

【恐龙灭绝猜想图】

天文学家发现,有一颗直径为400米,名为2013 TV135的“杀手小行星”可能在2032年撞击地球,其产生的威力堪比2500颗核弹头同时爆炸,不过其撞击到地球的概率为1/63000

如果真的撞上了这1/63000的概率,拥核国家可能会出手核爆小行星,从而拯救地球。

但近几年天文学家们又发现了一颗名叫“贝努”的小行星,有可能会在2182年撞击地球,其产生的威力也相当于22颗核弹头爆炸。

【小行星撞地球的概念图】

虽然人类的科技能够尽可能地规避这一情况,但在浩瀚的宇宙中,小行星撞击地球的事情绝对不可能就这一两件,在未来,人类也极有可能遭遇更大号的“杀手行星”

参考资料:

【1】美国最新报告警示:AI或对人类物种构成“灭绝级”威胁,必须迅速果断干预·红星新闻

【2】天文学家发现一小行星 或于2032年与地球相撞·环球网

【3】外媒:酷暑给全球经济带来严重影响·参考消息

【4】外媒:小行星“贝努”或于2182年撞击地球 碰撞威力相当于22颗原子弹的爆炸能量·科技日报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