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进入薄命司的判词“玉带林中挂”,暗示她在80回后早夭而死,并且极大可能是不得善终,自尽而亡。 林家出身十分高贵,但败就败在人丁不旺,家族人丁接二连三地死亡,先是三岁的儿子“于去岁死了”,过了仅一年,“谁知女学生(黛玉)之母贾氏夫人一疾而终”。 林家接二连三死人的原因是什么?黛玉又为何被林如海紧急决定送往荣国府?
仔细分析黛玉进荣国府前的一些细节,可以发现,林家极可能正在遭受一场天塌地陷的大灾难。这灾难是什么呢? 母丧弟死:黛玉被紧急送往贾家,触犯了什么旧疾? 林黛玉3岁时,一个癞头和尚曾对林如海夫妇说过,黛玉的病除非出家,或者“除父母之外,凡有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生”。 黛玉天生有不足之症,“平安”二字对她来说极其重要。按说,“爱女如珍”的林如海夫妇该格外注意才对,可谁料,最终黛玉还是被林如海送进荣国府贾家。 那么是林如海不相信癞头和尚的话吗? 仔细分析黛玉进荣国府前的细节看,并不是。
在《荣国府收养林黛玉》一回,黛玉一进荣国府的表现可知,黛玉自出生后,就从未去过外祖家,这次进荣国府,是她平生第一次,所以要“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即便京都和扬州相距不近,但也不会十来年没见过姥姥的面,元春嫁进宫里,皇上还要体恤思念之情,令她省亲,何况贾敏又不是住在天边,肯定会回门。 而贾敏回娘家,却从来不让黛玉去,就是在忌讳癞头和尚说的“凡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生”。 林如海忌讳黛玉去荣国府,决心有多大? 原文写道:“谁知女学生之母贾氏夫人一疾而终。女学生侍汤奉药,守丧尽哀,遂又将要辞官别图。林如海意欲令女守制读书,故又将他(贾雨村)留下。” 从这段文字中可见,贾氏夫人贾敏一疾而终死后,作为黛玉老师的贾雨村,认为女学生不会再读书了,所以“将要辞馆别图”,但林如海此时对黛玉的安排是“林如海意欲令女守制读书,故又将他留下。”
也就是说,黛玉被送往荣国府,不是因为弟死母丧,林如海在家庭遭遇重大变故后,也没打算将黛玉送到贾家。 那他最后决定将黛玉送走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原文一处写道:“近因女学生哀痛过伤,本自怯弱多病的,触犯旧症,遂连日不曾上学。” 黛玉连日不曾上学,作为老师的贾雨村无事就到林家扬州郊外闲逛,回来林如海就对他说,要送黛玉入荣国府。 所以是什么让林如海突然改变主意,决定违背癞头和尚的告诫,送黛玉去荣国府?笔者认为,就是因为“女学生哀痛过伤……触犯旧症……” 那么,黛玉的旧症是什么?让林如海坚持了许久的心意,突然改变,哪怕贾家是火坑,去了就不能“平安了此一生”。 林家成绝户的真相:妖女媚惑,遭抄家灭族? 林家到底发生了什么,让黛玉触犯旧症?笔者此前曾
去河南卫辉比干庙,才得知这样一个信息——“卫辉比干庙,天下林氏根”。 也就是说,林姓的始祖,竟是商纣王少师比干。 为何林氏的始祖是比干?据载,当初因为千年狐狸精苏妲己媚惑纣王,导致仗义进谏、为民请命的比干被挖心而死,比干家族也受到牵连,其妻陈氏身怀六甲躲避到长林山中。 周武王伐纣成功,定鼎周朝后,寻找到比干后人,赐姓比干后人为“长林山”的“林”姓。 在中华民族的家族史中,林氏后人继承祖风,家道纯良,是世代相传的书香门第,林家据说出了“十二状元、三千进士”。 林家这种家风,和林黛玉家的情况几乎一模一样:“袭过列侯,业经五世……至如海,便从科第出身。虽系钟鼎之家,却亦是书香之族……”
显然,曹翁给林黛玉的出身,实际就是在林家先祖比干的经历,以古喻今。 林如海有比干之品质——忠君爱国,为民请命,直言进谏,但却生不逢时,为君王和妖妃所惑主,林家有抄家灭族之祸,所以林家才接连死人,成为绝户。 而黛玉所谓的触犯旧疾,实际就是林家遭遇了如比干一样的,被君王和身边如妲己、费仲、尤浑之流的迫害。 比干是挖心证忠心,而黛玉身体本自怯弱的原因,就是她的祖先比干被挖了心,被害了,所以整个《红楼梦》常常拿黛玉比西施,在第64回,黛玉作的五美吟第一首,就是《西施》。 而西子捧心是著名的典故,暗语黛玉捧心,黛玉捧心的原因是什么?正是她和林如海,都是如比干一样遭遇了因忠心而被挖心之事。 说到底,林黛玉的悲剧,正是生不逢时的悲剧。
而林如海之所以最后决定让黛玉进荣国府,和贾政有很大的关系,你看曹翁咋介绍贾政的——“二内兄名政,字存周——其为人谦恭厚道,大有祖父遗风,非膏粱轻薄仕宦之流……” 贾政字“存周”,有祖父遗风。比干死后,就是周武王恢复清朗朝政,启用贤臣,恢复比干后人世家身份。贾政既字“存周”,他的祖父遗风,实际就是周武王时的风气,所以林如海将黛玉托付给贾政,正是相信贾政为人。 而贾政此人,表面上看是个老学究,但第78回终于揭开他的根底:“近日贾政年迈,名利大灰。起初天性,也是个诗酒放诞之人,因在子侄辈中,少不得规以正路。” 贾政名“假政”,是啥意思呢?他本是诗酒放诞,存周之遗风的人,但迫于种种原因,与世俗同流合污了,这就是为何林黛玉来到荣国府,住的是“有凤来仪”的潇湘馆,而最后却被“玉带林中挂”,被逼而死的原因。
贾政本是“存周”之人,但因要教导子侄,让子侄能有活路,不得不顺应后世之风气。所以此时的贾政,已经不是林如海认识的“存周”之风,而是蝇营狗苟的聚集地了。
最终,林如海虽然为女儿百般谋划,但最终还是难逃癞头和尚的谶语:接触外姓亲友之人,就难得平安的下场。
开卷有益,原创不易。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写成,感谢大家阅读完整内容。如果喜欢,欢迎转发和评论,留言或私信互动。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