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三十七回大观园内起了诗社,这一回从头至尾至少有三处故意的错讹。

此回一开篇说贾政被点了学政,贾政的官是因父荫被皇帝恩赏的,他并不是凭真本事考中进士入仕的,在清代,非进士出身的官员其实没有资格去做学政,曹雪芹当然不是露怯,而是故意,他要么是在讽刺贾政,要么在预示他做不好这个差事。

贾政起身在八月二十,也就是说过完了中秋节了,正值秋高气爽,公子小姐们搬进大观园也好几个月了,这一日丫鬟翠墨突然来给宝玉送一副花笺,展开原来是三妹妹探春写给他的,只见抬头写道:

娣探谨奉

娣,指女性弟弟,就是妹妹的意思。

探春为啥不自称“妹妹”而非得用“娣(弟)”的称呼呢?

这就是探春的性格了,探春曾经说过:恨不能自己是个男人,那她一定会走出贾府,去做一番事业,可惜自己女儿身,大门也出不去。她性格上是有大丈夫气的,王熙凤、薛宝钗虽说有理家之才,但她们是甘于内帷的,探春比她们更进一步,也比她们的心胸更为宽广,她理想中的人生,是去广阔天地里有一番作为,这一点,连那些顶冠束带的男人也比不过。

娣,正是探春所想和抱负的外现。

探春给宝玉的信中有一句话说:

“昨蒙亲劳抚嘱,复又数遣侍儿问切,兼以鲜荔并以真卿墨迹见赐,何痌瘝[tōng guān ]惠爱之深哉!”

这一句是探春对二兄宝玉关切自己感了风寒恢复情况关切的感谢,提到宝玉送给她了两样东西,一是鲜荔枝,另一件是颜真卿的真迹。这幅颜真卿真迹在史太君两宴大观园众人在秋爽斋时交代过,屏山曾经撰文考证这幅字是曹雪芹的杜撰。同样,鲜荔枝产于盛夏,此时的深秋天气是不可能有鲜荔的,古人的保鲜和运输技术都极有限,荔枝是最不能存放之物,曹公非得弄一些不可能之物寓意何为呢?

也许他就是故意的,故意留下破绽,告诉读者一切均是无妄的虚空,整部《红楼梦》杜撰之处非常之多,或是春秋笔法,也或许隐含着某种密码,只是这真卿真迹和鲜荔,实在令人摸不着头脑。

宝玉拿着探春的花笺,一边走一边看,走至沁芳亭,就看见当值的婆子手里拿着个字帖走来,原来是贾芸来请安写给宝玉的,抬头写道:

不肖男芸恭请


父亲大人万福金安。男思自蒙天恩,认于膝下,日夜思以孝顺,竟无可孝顺之处。前因买办花草……因忽见有白海棠一种,不可多得。故变尽方法,只弄得两盆……

文后落款“男芸跪书”。

海棠为春季开花,而此时为深秋,不合季节,因此这白海棠同样是杜撰之语(当然,今天的人们用技术手段可以令海棠四季开放),古人的盆景技艺已经非常成熟,但只是长于养育修葺,还做不到温、湿度控制,这深秋时节的白海棠也亏得曹雪芹想得出来。

总之吧,这东西正要和即将成立的诗社一拍即可,这社就起名“海棠诗社”,主题就是“咏白海棠”。

宝玉一天之内,接连收到了两封信,一封信是邀请他商议起诗社,里面有鲜荔枝和颜真卿真迹作为铺垫,实在风雅之至,妙在这信是三妹所书,说是妹妹,却以“娣”自称,诗社本是风度公子所为,贾府里的公子无此雅兴,倒是小姐却有公子的风范,贾宝玉这不仅是得了一个兄弟,还是一个有雅趣的兄弟。

遽尔又有一封信,却是凭空得了一个比自己还大许多的儿子,这儿子为讨自己的欢心,弄来不是此时季节的白海棠,读者都知道,诗社里最不会作诗常常受罚的恰是宝玉,想起这起社的两件趣事,不免令人哑然。

从贾政官职到白海棠,曹雪芹是一路杜撰下来,他为什么要在这得意非凡、花团锦簇之时,要这么费尽心机地编故事呢?这些只需稍一推敲就露出了破绽,他是在提醒说这繁华是瞬息就变吗、还是在警示这就是大观园的南柯一梦呢?


本文作者:屏山品红楼

参考原著:《甲戌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图片来源:《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