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重庆市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到全国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工作先进集体,南岸区人力社保局全方位立体式延伸工作手臂,创新工作模式着力打通劳动维权到重新就业的“最后一公里”,让劳动者“维权无忧,就业有门”。

通过“工伤待遇速裁程序”,问题得到快速解决。南岸区人力社保局供图

纠纷多元化解 维权就业只需“一站”

近年来,区人力社保局聚焦劳动者维权路难找、门难进、时间长等“急难愁盼”问题,积极整合部门资源,不断优化服务质量缩短办理时限,打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组合拳”,让劳动者维权更安心省力。

小站点,部门联动打造维权大引擎。走进南岸区劳动纠纷一站式联处中心,300平米的空间,多个功能室里工作正井然有序地开展着。中心针对劳动者维权多头跑、劳动纠纷处置时间长的痛点,创新了“行政+司法+群团+社会”的劳动纠纷多元化解模式,将劳动监察举报投诉大厅、劳动仲裁立案庭、法律援助站、工会帮扶中心集中到一站式服务大厅。

“中心成立以来,已成功处置案件3064件,案前调解成功率近80%,其中40%的案件实现当天受理当天办结,案件调解的平均时长是6天,较以往调解周期缩短了90%。”联处中心负责人刘川说。

小站点,内部延链兜底就业大保障。不远处南岸“智慧就业”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着求职招聘,免费就业培训课程等信息。“我刚从调解室出来,工作人员告诉我可以到就业窗口进行信息登记,我也是抱着试试的心态。没想到这么快就给我匹配到了一个货车司机的岗位。”劳动者王斌(化名)笑着说起这次维权与就业无缝衔接的体验。

劳动维权服务窗口向维权失业人员收集其求职信息和就业意愿,形成服务清单,推送至就业窗口;就业窗口广泛收集用工需求,综合分析供求,精准匹配定期反馈。通过打通收集、反馈双向沟通渠道,定期做好供需双方的数据对接和工作衔接,在劳动维权的同时,精准提供就业指导服务,充分发挥劳动维权和就业服务的双重效能。

“如何做好劳动者维权帮扶的后半篇文章,我们在原有的先行调解、法律援助、司法确认、工会帮扶、普法宣传、实训轮训、劳动仲裁申请、劳动监察举报投诉功能模块上叠加了就业帮扶功能,整合外部资源的同时更加注重内部环节的无缝衔接。”区人力社保局副局长张渝丽说。

就业登记窗口。南岸区人力社保局供图

争议快裁快处 跑出速裁就业加速度

农民工工资、工伤保险待遇争议时间长、程序繁琐等问题在这里也得到有效解决。从“1”到“2”不仅仅是数量的提升,更是劳动者维权质效的飞跃。

“从开庭审理到拿到仲裁裁决书,前后不到半天的时间!”工伤职工谢雷(化名)说,通过“工伤待遇速裁程序”,他因工受伤的待遇赔付得到快速解决。

如何在工伤保险待遇争议上再提速,南岸区人力社保局从机制、流程、内容三个维度不断探索创新,在全市范围内率先成立工伤保险待遇争议速裁庭,推动工伤待遇争议“速立、速调、速审、速执”。全区劳动争议速裁机制适用范围从原来的农民工资争议“单速裁”扩大适用至农民工工资争议、工伤保险待遇争议“双速裁”。

“农民工工资争议、工伤保险待遇争议两个速裁庭的落地将使得劳动纠纷平均调解时长从60日缩短至30日,通过与法院等部门联动推出‘绿色支付令’,执行成功率将得到有效提升。”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院长杨峰介绍。

从“1”窗到“2”库不仅仅是平台的创建,更是维权就业的具象呈现。速裁庭外,就业登记窗口工作人员指尖飞动,一条条就业登记信息和用工需求正在进行分类匹配。“针对农民工和工伤劳动者自身特点,我们开辟了就业登记窗口,搭建了以工代赈项目平台,优先组织前来登记的农民工和工伤劳动者参与平台建设。同时还对农民工监测平台进行优化升级,结合农民工就业需求,精准开展‘1+3+1’服务,支持农民工就近就地就业创业。”杨峰说。

截至目前,“1”窗口“2”平台累计实施以工代赈领域项目32个,提供务工岗位4394个,带动就业4394人,其中监测对象就业743人。开展全媒体运营师、公共营养师、家政服务、健康管理师等各类农民工技能培训156人,为自主创业农民工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7万元。

服务精准画像 维权就业全力护“新”

2023年6月,南岸区人力社保局、南岸区总工会、南岸区弹子石街道联建的“南岸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工作站”正式挂牌运行。

“在以智能化为特色的群慧村社区里,我们为新业态劳动者提供法律咨询、纠纷调解、平等协商、技能提升、创新创业、求职就业、劳动仲裁、职业伤害保障、社会保险服务、关心关爱、志愿服务、心理疏导共12项综合配套服务。”区人力社保局劳动关系科负责人高阳说。

一头连着维权,一头连着就业。走进工作站二楼,南岸区新就业形态仲裁庭里,劳动者和平台公司刚拿到劳动仲裁调解书。“这一场纠纷从受理到调解只花了1天时间。”劳动者李国富(化名)满意地说。一墙相隔的培训功能室,正在开展工作站日常技能培训活动,黄师傅正跟着老师学做着面点。“我已经在这里免费学习了一个月的面点课了,还有最后两节课我就可以‘毕业’了,由于我学得扎实,工作站还提前帮我把就业的酒店都联系好了”黄师傅自豪地说。去年他也是从南岸区新业态仲裁庭结束了当“外卖小哥”的工作,如今在相隔一墙的地方获得了技能找到了工作。

去年,南岸区紧扣为“新”服务,“维权+就业”一竿子插到底这一思路,建立了“人社+工会+法院+基层”的新业态劳动纠纷一站式多元化解机制,成立了南岸区新业态劳动仲裁庭,专门为新业态劳动者提供纠纷调处和仲裁服务。同时站点内投放了“乐业江南·零工e站”,让灵活用工主体及劳动者能够在第一时间实现信息互通,同时也为生活困难的新业态劳动者及其配偶、子女提供就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服务。人社、镇街、社区、培训机构还实现了“四级”联动,面向新业态劳动者开展技能提升培训,组织创业导师开设创业“云课堂”、创业大讲堂,从多方面促进就业。

站点成立以来,已为新业态劳动者提供法律咨询300余次,解决劳动争议纠纷40余件;举办中式面点师培训、新业态创新创业培训等新业态职业技能培训10场,覆盖500余人。据介绍,该站点目前已被评为全国首批基层劳动关系公共服务样板站点。(华夏)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