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咖啡里的云
声明: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抄袭必究!

你父亲旦,即位前唯一专注的事情,似乎只有他的鸽子,和抚琴,这令朝臣忧心忡忡。而我理解他,他是在用自己的语言同鸽子告别。他们是他生活的情调,他的野心,他精神的守护神。旦的痛苦是纤细的,他说鸽子是神明游动在人世间的影子,他不想让充满猜忌,权力角逐的罪孽阴影,玷污了神的眼力。
这是《大明宫词》李旦即位前,属于他的旁白。

李旦,是武则天四个皇子中最聪明睿智的,也是剧中我最喜欢的一个皇子。
他淡泊名利,一心躲避纷争,有如轻鸿般自由的洒脱与不羁。
他有大隐隐于市的豁达,通透,仙风道骨,然而并非没有重振大唐河山的雄心。
此等与世无争的性情,其实本是权力形势下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

在武则天过生日时,李旦为母亲带来的是并州歌曲。
他是那么自然地融入了乐师里,以致一众亲友竟然没有发现他早已来到身边。
当明清远躲在屏风后为诸皇子看相时,对李旦给出的是“化外散仙”的评价。
李旦通过养鸽子来寄托自己的理想,通过放飞鸽子来寄托自己对江山的热爱。
鸽子是他生活的情调,他的野心,他精神的守护神。

当然,李旦也是复杂的,身为皇子的他终究逃不出大明宫,逃不出他的身份。
如果他仅仅像李弘和李贤那样活了为时不长的一生,最后以那样淡泊宁静的隐士的性子离开人世,那他就会成为大明宫词里那场情感与权力漩涡里的一股清流,被一些人衷爱敬仰的结束他的这趟旅程。
然而最有可能带来温暖的往往也最令人唏嘘。
这些对黑暗荒冷历史大剧中温暖之光的诉求,直到李旦在下诏退位,让武则天登基之时,对他母亲的那段内心独白,彻底让人清醒。

他哭泣着痛诉,自己在年少时立下的治理帝国的雄伟抱负,被有一天听到他的父亲母亲讨论是让哥哥李弘还是李贤当太子时彻底被扼断。
李旦被父母的不重视伤透了心,从此收起了野心,做一个淡泊隐逸不再露出锋芒的闲散皇子。
在《大明宫词》这部充满真实细微的人性气味的剧里,每个人首先是父母的孩子,同时他才是皇子。
李旦像那么多世间普通的孩子那样,期待自己父母的充满关爱和赞许的眼光,这些使他们感到幸福。
他爱父亲李治,也爱母亲武则天,他更敬仰他们,犹如世人敬仰自己的师长。
所以她更希望在关爱之余,他们能像老师肯定学生那样称赞他,器重他。

然而不善于表现的李旦从小并未受到父皇与母后的重视,于是他选择了自我放逐,养鸽抚琴以怡情,大隐于朝。
于是这种求而不得的关注和赞许,在李旦的心里留下了终身想要逃避又不甘的烙印。
所以这也就能理解了李旦为什么后来明明被推举当了皇帝而又坚持退位,退位时为什么又那么悲痛不甘的复杂情绪。
鸽子成为了只属于李旦的意象,代替他像帝王那样去巡视唐帝国数万里壮阔山河,体会王者应有的雄心和胆略。
明明云隐了却始终住在离自己出生皇宫的不远的近郊,日夜守望大明宫,连里面的更声,水流声都听得清楚,都不愿回去。

李旦绝对是清醒的,无奈地登基后,面对咄咄逼人的武家势力,他选择主动放弃,尚可不受逼宫之辱。
在短暂临朝的日子,李旦的姿态让人心痛。
李贤曾经说过,李旦只了解武后英明的一面。
不知道在这样的境遇里,李旦每天的心境是怎样的。
也许是对母亲治理国家的信任;也许是对已经变味甚至荡然无存的母子亲情的绝望;也许是对曾经闲适悠然生活的怀念;也许是在对未来如何自处的迷惘。

但李旦只能用拙劣的演技摆出这样的态度,以求的自己家庭以及国家的安宁。
直到周兴的爪牙开始伸向李姓王室,权力的硝烟开始吞噬旦最珍视的亲情,李旦的眼泪让人崩溃。
儿时玩伴的一句话,李旦都能记得十几年,面对杀人绝不留情的母亲,他如何再沉默呢。
太平曾说:
旦是我最喜欢的一个哥哥,他坐在亭中抚琴的样子让我想到魏晋的名士,如此淡泊又清雅、出尘绝俗。他的悲剧在于其实这一切是一个粉饰太平的工具,他无法摆脱自己的渴望,却又尊崇于父母的安排。就算他浪迹天涯,他都始终带有这无形的牵挂,就像鸽子也会回家一样,所以最终他选择直面自己的渴望。他的离开最让我感到怅然,我觉得他会是一个好君主,我想看他在朝堂上意气风发的样子。

李旦劝武则天称帝的一番慷慨陈词绝非阿谀奉承,乃是看清形势、撇去陈规陋习的睿智之举。
他在正式退隐之前,郑重地将爱子李隆基托付给他值得信赖的太平公主。
他认定李隆基将来必定会创立一番宏图伟业甚至恢复李姓江山,这次他又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李旦更像是一位哲人,他不在意和普通百姓一样的吃穿用度,渴望亲近自然,追求超脱的人生。
正如太平所说:
你的超脱来自你的清醒。

李旦的退位是软弱还是勇敢?
亲情在政治中的位置,是危险的,对亲情的顾忌让时局一步步往扭曲和脱离的方向发展着。
李旦是懦弱的,但懦弱使他明智,而明智赋予他常人难以想象的勇气,他又是了解武则天的。
李旦的退位,会换来母亲对李姓皇族的仁慈和补偿,会让一切回到正轨,还人民和国家一个平静继而繁荣的时代,虽然这时代已经不属于他。
软弱是李旦无法承担国家民族赋予他的重任,而勇敢是他勇于用牺牲自己来做出对家族和民族正确的选择。

正如太平对隆基说的:
你父亲外表文弱淡泊,而内心却坚强勇敢,他是我最敬佩的男人,是我们李家男性中,少见的大智大勇之中,他的内心正如他自己所无限关注的蓝天一样宽阔。
退位后,李旦有过短暂平静安宁的生活,但他被步步紧逼的生活依旧让人心痛,以致他最后选择成为庶人云游四方。
仅在《大明宫词》的故事中来看,李旦是有着成为一个优秀帝王的全部品质和能力的出色皇室子弟,就像他的父亲李治一样,这从他培养出了一代英主李隆基就可以看得出。
但他们遇到了武则天,他们同样有着敏感细腻而丰富的感情,看重自己爱情,亲情,重于他们对国家的责任,重于对权力的野心,所以最终选择了对政治的超脱。

在太平每一次经历人生的不幸,亲人中只有李旦一直站在他身边。
李贤被流放的送别,太平因薛绍之死而绝望之时,是李旦在第一时间冒雨策马而来。
这是一个哥哥对自己妹妹最真挚的呵护和心疼,无关身份与利益。
在大明宫中,李旦给了太平一份属于普通人的简单而深切的亲情,这也是太平最后愿意用权力回报他的原因。
李旦,具有着四个皇子里最宽广的胸襟和最明事理的头脑,也具备着一个帝王理应具备的一切优秀品质。
无奈的是,李旦仍旧被母亲武则天遮了光芒,被看做一个迂腐的帝王而自请退位,自贬为庶民,开始了二十年的归隐生活。

~未完待续~
(所有配图均来自网络)
作者:咖啡里的云
一直一直
在文字的陪伴中倾诉一颗不曾叛离的心
坚信成长才是女人最终的归宿
愿你能在我的文字里感受温暖和深情
如果说她一生有什么错,那她最大的错就是对女儿安乐的溺爱和纵容
她的一生几起几落,拼尽所有紧握权力,百转千回后掌心仍空无一物
身为皇子的他一生爱香,为香而生,亦因香而死,是天意还是因果?
亲情是最脆弱的东西,它一旦被权力的毒刺扎伤,最先坏死的就是它
原来这世上有一种梳子名为“鸳鸯梳”,分也是合,合也是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