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社会的太监队伍及其庞大,到了明清宫里的太监人数更是众多。这些太监年轻时在宫里为帝王后妃服务,到了晚年也面临着退休的境地,除了极少数能够安享晚年之外,大部分的生活还是非常困难的。

太监在宫里一般是从小干到老,可是老了干不动了,还得出宫。出宫后往哪里去呢?像李莲英、小德张那一类上层太监,自然生活无忧,可一般的太监情况就不同了。 第一是旧社会对太监这类人瞧不起,把“老公”当做骂人的话;就是有点财产,也很少有人肯同他们接近。这种思想也影响着他们的三亲六故。如果在宫里混了一辈子,什么名堂也没混到手,就是有家也难回的。 第二是当太监的大多出身贫寒,在宫里待上几十年,原来的家也许早就没处找了,而且有的太监从小就被拐出来,连自己也不知道家乡在何处,到老了也不知去那找避风的港湾。 更何况这些太监从小就伤了身子,在宫里什么手艺也没学到,只会伺候人,出了宫真是手无缚鸡之力,肚里没有半点才学,吃惯了靠人养活的饭,就算没有老残,也没有谋生的手段。

清朝的太监,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就会给自己的晚年退身之所做下准备,用自己积蓄下的一点钱买点地,以寺庙的住持做师傅,把地捐给寺庙或者“施舍”一些钱给方外人,用来修建寺庙,出宫后便到寺庙里安身。 一些有钱有势的太监,也把寺庙作为自己退身的地方,他们凭借着财势,可以到寺庙里做方丈,还可以站在别人的头上作威作福。比如西太后下边的二等太监刘多生,拜在白云观方丈耕云的门下,后来做了这个庙的方丈。 清代末年,北京的太监养老义会规定,入会的太监要先交100两银子,三年后便可以到养老义会所属的寺庙养老,吃住不用花钱。不过有些老太监连这个钱也拿不出来,出宫后只有流浪各处,冻饿而死。 北京有不少寺庙,过去都同太监有关系,北长街万寿兴隆寺便是其中的一个。在这个寺后院有座石碑,记述了养老义会的情况,是乾隆年间所立。

太监同寺庙的关系,早在明代就开始了。首领太监同皇亲国戚、高官显宦都有关系,寺庙里收容几个过去有权势的太监,对本寺庙的前途发展也是有好处的。 有权势的太监出宫后,还可以用僧道的身份同显要人物接触,而且太监比起出家人来,同显要们的家眷接触起来更为方便,更让显要们放心,所以这里面的发财门道也就更多了。 而那些上层宦官通过贪污受贿、敲诈勒索以及赏赐等各种渠道聚敛了大量的钱财,出宫之后自是衣食无忧。 著名的太监李莲英出宫后,在家乡置地36顷,珠宝金银不可胜数,并在北京购置了七八处房产。在他死后,四个继子除每人分得白银40万两外,又各分得珠宝一大口袋,其他各房侄子也分得20万两,两个女儿分得现银17万两。统算起来,仅分掉的白银一项就达340万两。 李莲英的坟墓也修的极为讲究,据说安葬后封顶时,用的是沙土、白灰、黄土和以蛋白、糯米汤灌浆,以至于当年德胜门外方圆5平方公里之内的鸡蛋都被买光了。

继任李莲英的总管太监小德张,财富更是胜过李莲英。他不仅在原籍及天津、北京购置了大量的田产、修建楼房府第,还以巨额的银两开设当铺、绸缎店、洋货店,并兼任致中银行的常务董事。 像李莲英、小德张之类,能在出宫后过上如此阔绰的生活是极少数的,而在宫里一辈子贫寒的普通太监,就连寺庙也不愿意收留。 这群旧社会的特定人群,在封建帝制的时代,退休后过着非人一样的日子,可以说那个时代的不幸,也是很值得同情的。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