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殷是汝南侯梅思祖的二儿子,也是朱元璋时常引以为豪的女婿。他的妻子是朱元璋与马皇后所生的女儿宁国公主。洪武十一年,梅殷与宁国公主完婚。婚后,夫妻二人非常恩爱。梅殷是文武全才。他既精通经史儒学,被朱元璋称为“儒宗”,又曾镇守淮安,兵纪严明,军队训练有素。当靖难之役发生时,梅殷选择站在了朱允炆一边,与朱棣对抗。他的结局此时便已注定。

其实梅殷选择朱允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朱元璋。梅殷非常敬重岳父朱元璋,朱元璋的命令他更是无条件执行。朱元璋在去世前曾命令梅殷辅导皇太孙朱允炆,于是梅殷便始终坚定地站在朱允炆一边。 靖难之役时,燕军日益南进,朱允炆命梅殷镇守淮安,悉心防御。梅殷在淮安,天天练兵,严明军纪,防备朱棣南下。当时朱棣大败何福军,俘虏了平安等将领,他想假道淮安,渡过淮河。于是便提出要到南京给朱元璋上香。这很明显是个借口。当时战争已经打了很长时间了,而何福、平安之败,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建文帝的军队损失惨重。如果朱棣顺利渡过淮河,必将长驱南下。梅殷自然不会被他这样蹩脚的借口骗过。他对朱棣说:“到南京进香,皇考所不许,不遵者为不孝。”朱棣见他抬出了朱元璋,便又换了个说法,说要到南京诛君侧,天命所归,非人力所能违。梅殷仍然不答应。无奈之下,朱棣于是选择了从泗水渡过,出天长,取道扬州。

等朱棣登基之后,梅殷仍然在淮安拥兵自重。为了避免兵刃相见,朱棣强迫宁国公主割破手指,写了一份血书,将梅殷召还。梅殷得书,大哭,于是还京。朱棣仍然很热情地来到郊外迎接他,对他说了句套话:“辛苦了。”梅殷当即回怼:“可惜劳而无功啊。”朱棣很尴尬,默然不语。 朱棣并不是善良之辈,相反他的性格跟朱元璋非常像,阴险狠厉,颇为记仇。梅殷一而再再而三地冒犯他,他自然心中很不爽,对其痛恨已极。永乐二年,都御史陈瑛弹劾梅殷蓄养亡命之徒,与女秀才杨氏行巫蛊诅咒之事。随即朱棣便命锦衣卫将梅殷及其家人送往辽东。辽东在明朝时是发配犯人之所在,生活条件非常恶劣,很多人没待几年便去世了。陈瑛的奏疏很可能就是出自朱棣的授意,将梅殷发往辽东算是一种报复。 永乐三年十月,梅殷入朝。前军都督佥事谭深、锦衣卫指挥使赵在与梅殷一同过时,将其挤落水中,梅殷因此溺亡。两人担心受责罚便以梅殷自行投水报告给了朱棣。都督同知许成揭发了他们的过错,朱棣于是将二人斩首,并籍没其家。 这个过程像极了朱元璋派人迎接韩林儿入南京,韩林儿最后落水而死。这种事的发生很难不让人往一切都是预谋的方向考虑。宁国公主最了解朱棣这个兄弟的性格,他听说梅殷的死讯后,便进宫向朱棣问罪。她牵着朱棣的衣服不放,愤怒地说:“你果然将他杀死了。”朱棣自然不认。他向宁国公主保证,一定会查个水落石出。 后来许成揭发之后,朱棣又给宁国公主写了一封信。信中说:“驸马梅殷虽然有过失,但是朕因其为至亲之人,不加怪罪。听到他溺死的消息后,朕也非常怀疑。都督许成揭发此事,已经重赏,谋害驸马的凶手也已处以重刑。特报妹知之。”

至于朱棣到底有没有谋害梅殷,这其实已经昭然若揭了。千方百计地掩饰,漏洞百出的凶案过程。后来这封信更是越描越黑。而宁国公主之所以那么肯定地质问朱棣,应该是之前早就有过苗头或者表现。梅殷之死与朱棣清除建文旧臣是一脉相承的。只是因为他是皇亲国戚,手段上有些不一样而已。 参考文献:《明史》。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