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演义灿星河,老乐斗胆鼓唇舌。看到“后梁第一猛将:七战后唐大军,六胜一平,威风八面,无惧五龙二虎”这样一个标题,熟悉残唐五代系列小说故事的朋友,应该都能想到这位猛将是谁,他就是效力于后梁太祖朱温的铁枪大将王彦章。关于王彦章的实力,在老艺人的眼中,是五代残唐时期,仅次于十三太保李存孝的天下第二高手,但是因为这个系列的小说,并没有标准的武评排序,所以争议一直也比较大,但王彦章的神威的确非一般人可比。因为李存孝跟书中所有的名将相比,都是超然于上的实力,所以在李存孝亡故后,王彦章才敢出头露面,并且创下了自己的威名,因此,即便不能说他是残唐第二猛将,但也无愧于后梁第一的称号。七场重要的大战,就能证明这一点。

这一系列大战是从李克用率领诸侯联军,攻伐朱温开始的,因为朱温篡夺唐室江山,李克用当然不能容忍,再加上两人本来有仇,自然是国仇家恨一起算,但问题是,李克用最强的儿子,李存孝已经亡故,面对着豪横的王彦章,李克用派出了联军各路大将,总共有三十六人,却基本都落得个被王彦章一招秒杀的结果,一仗下来,李克用愁眉不展。这时,他的大太保李嗣源出了一个主意,说王彦章最怕的是李存孝,虽然李存孝不在了,但是他的飞虎军副将还在世,这几个人跟李存孝征战多年,虽然不可能比得上十三太保,可是联手围攻王彦章,应该是可以的。就这样,李嗣源请出了安休休,薛阿檀,付存审和李罕芝四大猛将前来帮忙,可结局依旧是给王彦章的连胜增加到第二场,徒增四条无辜性命而已。

眼看王彦章治不服,李嗣源又想到了白马银枪高思继,这员大将也是常胜将军,一生只败给过李存孝一次,应该是可以跟王彦章旗鼓相当的。为此,他又请来了高思继,果然,高思继跟王彦章大战三天数百回合不分胜负,但王彦章却在第四天的时候,用上了高思继最擅长的回马枪,打了大将军一个出其不意,就这样,拿下了第三仗的侥幸胜利。同时,因为高思继的阵亡,李克用也心力憔悴,一命呜呼。唐军一时大乱,也就暂定了跟王彦章的对垒。 直到小将史建瑭出现,他被摆为新的统军元帅后,便直接挑战王彦章,倒不是史建瑭年少轻狂,因为他本来就是将门虎子,他的父亲史敬思在小说中被称为小赵云,当年为了保护李克用牺牲,史建瑭自幼便受到了很好的照顾和教育,所以文武双全,他知道王彦章不好惹,便在出战之前,摆下了天地人三才阵,可是,王彦章在三才阵中大杀四方,毫无惧色,史建瑭最后亲自与之交手,也因为太过年轻,体力不支,不得不败退。这样一来,王彦章面对唐军各级别的将军,拿到了五连胜。

但是,史建瑭可不是一勇之夫,他知道武斗不行,就选择了智取,于是设下包围圈,跟王彦章打起了持久战,后梁军队没粮吃了,王彦章便主动出击。而在这个过程中,为父报仇的高行周,作为刘知远的手下大将,跟随君主一起来支援,同时还有杨衮,也就是民间传说中的杨家将先祖。有了这几位高手助阵,史建瑭便开始谋划起彻底打败王彦章的办法。只等王彦章突围的时候,就让高行周和杨衮与之交战,能打就打,打不了就跑,把王彦章吸引到包围圈中。而这个包围圈有李存勖,李嗣源,石敬瑭,刘知远和郭威五人压阵,这五位后来都成了五代的帝王,所以这座大阵叫五龙阵。

果然,高行周和杨衮两大虎将也不是王彦章的对手,让王彦章拿到了第六胜,但也是最后一次胜利。随后,王彦章冲进五龙阵包围圈,面对着五龙二虎众多名将的围攻,王彦章依然威风不减,再加上史建瑭有收服他的想法,并没有下狠手,所以王彦章最后这一战,虽然没赢,但也没输,只能算是平手。可是,王彦章拒不投降,最终只能带着他六胜一平的骇人战绩,自裁而终。虽说这个故事只是小说家虚构出来的,历史上的王彦章也不可能打过这么精彩的七次大仗,毕竟王彦章去世的年份,跟后梁灭亡几乎是同步的,如果按照小说这种设定。那岂不就变成了后梁建立,李克用便发兵,而后两军对阵,一直打到后梁灭亡那么简单?可见,小说只能激发我们对那段历史的兴趣,增添一些茶余饭后的谈资,但如果没有小说这么精彩的描述,不少人未必会更加关注五代史吧?因此,小说虽然是虚构的,但是它对历史的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