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随我一同探寻文字的世界~
文:水木史记
编辑:水木史记
——《前言》——
80平方公里争议土地丢失。,洪森慌了,千年古寺见证炮火,百年恩怨再起硝烟。
当泰国他信叫嚣"给洪森一个教训"时,这位统治柬埔寨近40年的铁腕人物终于低头求援。
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成了这场东南亚危机的最后救星。
——《壹》——
法国人埋下的地雷
1904年的那张地图,成了今天的催命符,扁担山脉上的柏威夏寺,静静矗立了一千多年,这座印度教古刹见过吴哥王朝的辉煌,也目睹过暹罗军队的铁蹄。
但真正的噩梦,来自法国殖民者手中的测绘仪。
法国人赢了, 1904年,法属印度支那与暹罗王国签订边界条约,法国人说了算,暹罗割让柬埔寨西北部领土,边界线按分水岭划定。
听起来很清楚,执行起来是另一回事。
1907年,法国人又画了一张地图,这张地图把柏威夏寺划给了柬埔寨,问题是,按照1904年条约的分水岭原则,这座寺庙应该属于泰国。
法国人没征求暹罗意见,单方面修改了边界线。
暹罗政府收到地图后,竟然默认了,沉默,有时比签字更危险,这个默认,为今天的流血冲突埋下了第一颗地雷,法国人走了,留下了一个定时炸弹。
1962年,海牙国际法院裁决,柏威夏寺归柬埔寨。
但法官们只判了寺庙本身,周边4.6平方公里争议土地的归属问题,法院避而不谈,模糊判决,等于埋下第二颗地雷。
2008年7月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柏威夏寺为世界文化遗产。
泰国人炸了锅,他们认为,柬埔寨偷走了本属于泰国的文化瑰宝,7月15日,三名泰国抗议者越过边境,试图在寺庙里插上泰国国旗。
柬埔寨军警逮捕了他们,国旗事件,点燃了第三颗地雷。
1000名柬埔寨士兵,500名泰国士兵,在寺庙周围对峙,民族主义情绪像野火一样蔓延,柬埔寨边民逃离家园,泰国商人撤回国内。
一座古寺,撕裂了两个邻国,法国人的遗产,比他们想象的更持久。
——《贰》——
录音门引爆的政治炸弹
2025年5月28日,第一滴血流下了,"翡翠三角"地区,一名柬埔寨士兵倒在了泰国军队的枪口下,双方都说对方先开火。
真相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仇恨的种子开始发芽。
6月初,边境口岸关闭,贸易中断,民众恐慌,两国关系急速冰封,6月18日,一段录音改变了一切,泰国总理佩通坦与柬埔寨参议院主席洪森的通话录音曝光。
佩通坦在录音中语调温和,对洪森表现出明显的妥协态度。
泰国国内舆论沸腾,"卖国贼!""软骨头!"泰国军方鹰派闻到了血腥味,反对党议员在国会大厅咆哮:"佩通坦出卖了泰国的领土主权!"
军方将领私下传言:"总理已经被洪森收买了。"
街头抗议者举着标语:"我们不要懦夫总理!"佩通坦慌了,为了证明自己的"爱国心",他开始在边境问题上采取强硬立场,政治生存,逼迫他走向了战争边缘。
泰国宪法法院出手了,暂停佩通坦总理职务,启动调查程序。
一段录音,毁掉了一个总理,7月16日,一声爆炸再次点燃火药桶,泰国士兵在巡逻时踩中地雷,腿部重伤,泰方指控柬埔寨新埋设地雷。
柬方反驳,这是历史遗留物,没人关心真相,所有人都在寻找战争借口。
7月23日,外交关系降至冰点,泰国外交部召回驻柬大使,驱逐柬埔寨外交官,外交礼节被撕得粉碎,柬埔寨政府当天夜里宣布,将泰柬外交关系降至最低级别。
两国军队在边境增兵,火炮、装甲车、武装直升机,一切都在为最后的摊牌做准备。
7月24日清晨,战争来了,炮弹呼啸,枪声如雨,柏威夏寺附近的争议地带成为战场,双方士兵在联合国安理会紧急会议上互相指责,台下却在真刀真枪地厮杀。
13名泰国平民死亡,8名柬埔寨平民丧生。
超过20万人从边境高风险地区撤离,古寺的钟声,被炮火声掩盖,这一次,没有人能置身事外。
——《叁》——
洪森的最后选择
"如今的柬埔寨,是洪森时代的柬埔寨!"2025年7月14日,柬埔寨参议院会议上,洪森说出了这句震撼全场的话,统治柬埔寨近40年的铁腕人物,第一次如此直白地宣示自己的权威。

但权威,有时挡不住炮弹。
泰国前总理他信在电视访谈中咆哮:"要让泰军给洪森一个教训!"这句话传到金边,洪森的脸色铁青,他统治柬埔寨几十年,还从未被人如此挑衅。
洪森的第一反应是硬碰硬。
柬埔寨王家军在边境集结,坦克履带碾过红土地,留下战争的痕迹,洪森在国防部会议上拍桌子:"泰国人敢打,我们就敢接!"
但现实很骨感,柬埔寨军队装备落后,经济实力远逊于泰国。
真打起来,吃亏的只能是柬埔寨,洪森不是没脑子的莽夫,他知道什么时候该示强,什么时候该示弱,7月25日,洪森做出了关键决定。
向联合国安理会紧急求援,这个决定,标志着洪森从强硬对抗转向寻求国际调解。
铁腕总理,也有服软的时候,但这还不够,美国总统特朗普插手了,他分别给洪森和泰国代理总理普坦打电话,威胁说不停火就别想和美国做贸易。
两国都面临美国36%的高额关税,经济压力巨大。
特朗普的威胁管用了吗?没有,通话结束仅3小时,泰柬两军再次交火,炮声回响在扁担山脉,回应着美国总统的"善意"。

洪森意识到,必须找一个更有效的调解人。
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进入了他的视野,作为东盟轮值主席国总理,安瓦尔具备调解的合法性,更重要的是,马来西亚与泰柬两国都没有直接利益冲突。
7月27日深夜,洪森做出了最艰难的决定。
他在脸书上发文,宣布将率团前往吉隆坡与泰方举行会晤,这个曾经说"绝不容忍任何形式的外部侵略"的铁腕人物,主动走向了谈判桌。
政治家的智慧,有时体现在知道何时低头。
洪森在声明中感谢安瓦尔的倡议和协调,这句感谢,承认了一个事实:柬埔寨需要外力帮助,才能结束这场危机。
洪森赌对了,安瓦尔确实是最合适的调解人。
——《肆》——
安瓦尔的外交杰作
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抓住了拯救东南亚的机会,7月24日晚,第一通电话打响了,安瓦尔分别致电洪森和泰国代理总理普坦,语气坚定但不失温和。

"这场冲突必须停止,东盟不能容忍成员国之间的武装对抗。"
安瓦尔的优势很明显,第一,马来西亚是东盟轮值主席国,具备调解的合法性和权威性, 第二,马来西亚与泰柬两国都保持着良好关系,没有明显的利益倾向。
第三,安瓦尔本人在东南亚政坛威望很高,有足够的个人魅力推动和谈。
但最关键的,是安瓦尔的耐心和坚持,7月25日凌晨,边境再次交火,安瓦尔连夜致电双方,逐一分析继续冲突的严重后果。
他告诉洪森:"柬埔寨经不起长期战争的消耗。"
他提醒普坦:"泰国的国际形象正在受损。"马来西亚外长穆罕默德透露了一个细节:柬泰两国"对马来西亚充满信心",同意由马来西亚担任调解人。
这种信任,不是一天建立起来的。
7月27日,安瓦尔打出了最后一张牌,邀请双方领导人前往吉隆坡举行面对面会晤,地点选在马来西亚总理官邸,既体现了马方的诚意,也营造了相对轻松的谈判氛围。
安瓦尔的邀请函写得很巧妙:"马来西亚主办,美国协办。"这个表述,既给了美国面子,也强调了马来西亚的主导地位。
多边合作机制,成了安瓦尔手中的王牌。
美国提供了关税威胁的压力,特朗普的电话虽然没有立即停火,但确实让双方感受到了经济代价,7月28日下午3点,历史性的会晤开始了。

吉隆坡总理官邸,洪玛奈与普坦面对面坐下。
安瓦尔开场白很简单:"我们今天聚在这里,只有一个目的,立即停火。"谈判持续了5个小时,安瓦尔展现了高超的外交技巧。
他没有纠缠于领土争议的历史细节,而是专注于当前的人道主义危机。
"数十万民众流离失所,这是任何政府都无法承受的道德负担。"晚上8点,停火协议签署,7月28日午夜,泰柬边境恢复平静。
炮声停息,难民开始返回家园,柏威夏寺再次沐浴在月光下,不再有硝烟遮蔽。
#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