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德战争初期的战局几乎呈现出向德国一边倒的形势:截至1941年11月德国已占领了苏联15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德军的先头部队已然逼近到苏联首都莫斯科城下。尽管在经过莫斯科战役和斯大林格勒战役后苏联开始转入战略反攻阶段,但战争打得依然极为艰苦。根据战后苏联官方公布的数据:苏联在二战中的伤亡数字是2960万,其中死亡者就高达2660万,几乎每个苏联家庭都有人员伤亡。除了人口损失之外战争还给苏联带来了巨大的物质损失。

战争期间苏联共有1710座城市、7万多个村镇和31850个工业企业全部或部分被毁。如此巨大的损失使西方国家在二战结束之后西方国家普遍认定苏联将从世界大国的名单中被除名。然而不被看好的苏联却在1949年8月29日成功试爆了一枚当量为22000吨TNT的原子弹,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苏联还构建了以自己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阵营,世界逐渐朝着美苏两极争霸的格局发展,苏联成为全世界唯一能与美国分庭抗礼的超级大国。

为什么苏联在经历惨烈的战争打击之后还能强势崛起呢?事实上二战前的苏联并不是一个落后国家。苏联尽管在二战中损失惨重,却并没丧失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事实上要成为超级大国是对国家规模体量有硬性要求的:冷战时期的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以及如今的中、俄、印等潜在超级大国都具备一个共同点就是大洲级别的规模体量。历史上西欧的葡、西、荷、英、法、德等国曾抓住历史机遇实现率先崛起,这是因为这些国家抓住了大航海、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工业革命等历史机遇。

当世界历史处于转型期时决定各国实力强弱的首要因素并非体量而是创新,所以抓住历史机遇的国家就可以利用技术和制度上的先发优势弥补国家体量上的劣势。然而当世界由转型期转向平稳发展的时期后决定各国实力强弱的首要因素已不再是创新而是体量。新技术、新制度总是会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的,这是不以人为意志转移的。正如英国在第一次产业革命中独领风骚,然而由英国发明的蒸汽机等产品必然是要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的。

随着新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使后起的国家尽管在技术层面可能仍与先进国家存在一定差距,然而这种差距已大大缩小。由于各国之间已不存在明显的代差,所以这时拥有庞大规模体量的国家即使在技术上略微落后一些也完全可以通过质量不够数量凑的模式弥补自己的短板缺陷。更大的规模体力在战争状态下意味着更大的潜在兵力、更多的军需物资生产者、更多的战略物资储备以及更大的战略纵深,在和平年代相对更大的体量也意味着更多的资源、更大的国内市场和更强有力的资源调度能力。

麦金德的地缘政治学说认为:俄罗斯占据着国际地缘政治的心脏地带。欧亚大陆心脏地带三面为山系环绕,河流都流向内陆湖或北冰洋,是海上无法到达之处,是天然的巨大堡垒。历史上控制这一地区的游牧民族总是能不断汇聚起强大的军事力量,从而对周边地区构成威胁。然而随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就使游牧民族退出了人类历史舞台的中心位置,与此同时欧亚大陆心脏地带的工业技术发展和人口数量的增加使欧亚大陆边缘地区的民族面临越来越大的威胁。

如果技术的发展使该地区民族为某种集权体制组织起来,那么距离诞生一个世界帝国也就为期不远了。在机器化大工业时代到来之前沙皇俄国的地盘虽大,但因人类文明发展水平和科技水平的局限使其境内的荒漠和冻土地带无法进行基本的工业化开发,因此沙俄两千多万平方公里领土潜藏的地缘能量并未得到充分释放。然而苏联不同于沙俄:沙俄是一个封建农奴制国家,而苏联却通过两个五年计划建立了强大的工业体系。随着技术进步就使其地缘潜力得到了充分释放。

从1928年到1937年经历了两个“五年计划”的苏联工业产值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比例已高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用斯大林的话说:”苏联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一共只花费了13年左右的时间”。1937年4月第二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这表明苏联在工业发展速度方面超过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二五计划期间有4500个新企业建成投产,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也已基本完成。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比1932年增长了1.2倍,同期国民收入增长了1倍,生产资料保持着年均17.1%的增长率。

尤其是苏联的机器制造业大大超额完成了计划指标:1937年苏联的机器制造业和金属加工业的产值比1932年增长了1.9倍,而原定的计划指标是1.1倍。随着纳粹德国的崛起已使斯大林敏锐察觉到未来潜在的战争风险,所以在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发展从一开始就有时间赛跑的意味。三五计划期间苏联政府加紧在东部地区发展重工业:当时东部地区建设的高炉占到了全部新建高炉的3/4左右。这么做其实就是为防范未来可能爆发的战争。

在苏德战争爆发之前外贝加尔、乌拉尔、阿穆尔河流域等地建立了新的冶金工厂,中亚地区建立了大型有色金属冶炼厂,远东地区建立了新的汽车装配厂、制铝厂、轧管厂和水电站。苏德战争期间苏联西部的工业基地遭到了重创,但拥有全世界最辽阔国土的苏联通过将自己的工业基地向东迁徙渡过了难关:乌拉尔、中亚、远东等地并未遭到战火的洗礼,因此这些地区的工业基础得以保留下来。况且即使是在被战火破坏严重的西部地区也并没完全丧失之前两个五年计划奠定的工业化基础。

新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白手起家的,然而苏联、德国、日本等国的战后复兴却并非白手起家。新中国成立之初第一代领导人曾说过:“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和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与此所不同的是苏、德、日等国在二战之前就已是世界主要工业化国家。战争所摧毁的只是有形的厂房和机器,然而这些国家在战前所积累的技术和管理层面的无形优势却并没被摧毁。

苏联作为一个在二战前就已基本完成工业化的国家尽管在二战中蒙受了重大损失,但并未丧失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如果我们将中等体量的西欧国家同美、苏这样的洲级大国各自的人口、资源和工业生产能力加以比较就不难看出苏联这种大洲级体量的国家所具备的优势:1940年德国的总人口约7000万、全年钢产量为2150万吨、发电量为630亿千瓦时;此时尚未进入战时状态的美国的对应数字是1.32亿、6070万吨和1780亿千瓦时;而在技术上落后于德国的苏联则为1.7亿、1830万吨和480亿千瓦时。

尽管德国此时已用闪电战征服了西欧绝大部分地区,可即使德国得以调动整个西欧的资源,也只是使自己的钢产量和发电量稍微领先于刚完成第二个五年计划的苏联,但后者的劳动力资源是德国根本无法企及的。从1940年到1944年已占领西欧绝大部分地区的德国殚精竭虑把自己的军火产量提高了200%,然而在技术水平上相对落后的苏联仍使自己的军火产量始终保持在德国90%以上。二战后的苏联仍得以保持自己在规模体量上的优势和两个五年计划所奠定的工业化基础是苏联战后大国崛起的基本条件。

二战不只重创了苏联,同样也重创了苏联的竞争对手。德国和日本作为战败国在战后受到了严格的政治军事限制。迄今为止日、德两国尽管科技发达、经济繁荣,但在国际政治军事影响力上和联合国安理会五常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之上。在二战中国土沦丧的法国已成为大国角逐中的边缘化角色。即使是和美、苏一同参加三巨头会议的英国也在战争中遭到重创。英、法、德、日等传统列强的普遍削弱使战后国际格局呈现为明显的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两极对立分庭抗礼的形势。

二战后期苏联在收复失地的基础上进一步追击德军至国门之外,而随着二战后殖民体系的坍塌为苏联传播社会主义理念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二战后苏联将波兰等东欧国家以及蒙古、朝鲜、越南、古巴等国纳入到以自己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阵营。在二战之前苏联作为全球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国际上处于孤军奋战的境地,然而二战后随着以苏联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使苏联得以摆脱外交上的孤立状态,从而大大提升了自己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如今北约和欧盟的持续东扩已逼近到俄罗斯的家门口,然而当年苏联的战略势力范围一直向西延伸到东德,几乎将大半个欧洲都收入囊中。与此同时这也扩大了苏联的原料产地和市场销售地:苏联可以从古巴获得廉价的糖和橡胶等热带产品,从罗马尼亚获得便宜的石油。巅峰时期的苏联在华约组织各国、蒙古、越南、安哥拉等国都建立了自己的军事基地,在大西洋和印度洋沿岸、地中海、红海、南亚和东南亚等许多具有战略意义的地区获得了一批机场和港口的使用权。

苏联还在二战中获得了直接的领土收益:1939年11月苏联通过苏芬战争夺取了芬兰的卡累利阿地峡地区;1940年3月苏联出兵强行将波罗的海三国并入苏联版图,尽管后来德军一度占领过波罗的海三国,但在战后苏联重占三国,使本国面积增加了17.4万平方公里;1940年6月30日苏联出兵夺取了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两地;1945年《波苏疆界条约》的签订以法律形式明确承认苏联收回西白俄罗斯和西乌克兰19.41万平方公里领土。

苏联还与美国、英国、法国一起对德国进行了分区占领,苏联将苏占区内的厂房设备拆除后运回苏联,还从苏占区掠夺了一部分高科技人才,至于德军战俘则成为了苏联的免费劳动力。1950年1月1日苏联中央统计局以1938年国际市场美元价格计算:1945年8月至1948年1月1日苏联累计从德国获得各种赔偿物资的价值总计为33.442亿美元。苏军出兵中国东北后也将当地的日本机器设备运回了苏联,同时将抓获的七十万关东军俘虏运到西伯利亚当苦力。

领土的增加、经济物资和劳动力的获得大大加速了苏联的战后恢复重建工作。尤其是从德国获得核物理等领域的技术人才为苏联日后的核武器研发提供了极大的帮助。苏联红军攻入德国时苏联科学院院士阿尔齐莫维奇为首的一批物理学家以上校军官的身份进入德国四处搜寻德国的军事科学家。苏联在占领区实施“面包换人”的计划:开动所有宣传机器呼吁参加过导弹研发工作的德国科学家和技术工人与苏联当局合作,同时保证将为他们提供充足的口粮和优越的工作环境。

在美苏占领区交界的卡本霍夫小镇苏军把黄油和面包直接摆在检查站边上,同时打出了标语:“来吧,这里有生存的希望”。随后苏联兵器工业部部长乌斯季诺夫用招募来的纳粹科学家和技术工人在苏占区成立了诺德豪森研究所。1946年10月22日苏联又把该研究所的专家们秘密运往莫斯科近郊的波得利普基车站,在这里成立了第88研究所,由赫尔穆特·格罗特鲁普担任德方专家组组长。1947年10月苏联以德国的V2导弹为蓝本设计制造的第一枚国产弹道导弹R1实现了首次试射。

苏联所获得的这些德国专家甚至在苏联战后的核武器研发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尽管德国直到战败也未能造出原子弹,但在铀矿石的加工和同位素分离方面积累丰富的经验。战后苏联克格勃领导人贝利亚在苏占区搜罗了300余名德国核物理学家和工程师。这些人后来直接参与到苏联的核武器研发计划中。1949年8月29日苏联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庞大的核武库恰恰正是苏联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叫板的底牌。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