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狱并非清朝一朝独有,但清初这一件文字狱,堪称古今第一文字狱。两位主编遭灭门之灾,印刷发行的工匠,卖书的商人,买书的读者,只要和这本书有关联的人,基本都收到了不同程度的惩罚。此案波及人数之多,惩处力度之严,甚至可以用前无古人来形容。想必不少读者对金庸先生的著作《鹿鼎记》有所耳闻,即使没读过原著,但各个版本的电视剧《鹿鼎记》想必各位都有印象。《鹿鼎记》开篇便讲了一件大案,庄氏灭门惨案,小说里那个又会功夫又特别漂亮的双儿,就是庄家少奶奶的丫鬟,黄晓明版《鹿鼎记》里的这些情节,笔者还记忆犹新。这里的庄氏灭门惨案,并非金庸先生杜撰,而是历史上确有此事,正是今天要为大家讲述的这件清初最大的文字狱大案:庄氏史狱案。

明朝灭亡以后,不少汉族士大夫选择了投降清朝,但对故国仍有思念,不少文化人总喜欢写一写东西来寄托对明朝的思念。《明史辑略》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此书的作者名叫庄廷鑨,他是明末清初湖州乌程(浙江吴兴)的一位富户,他虽然是一位盲人,但仍然坚持对历史的热爱,他从小励志要成为像写《国语》的左丘明一样,成为新一代励志史家。他的父亲庄允城很支持他的理想,当听到同乡人朱氏在售卖先辈朱国祯的一套绝版史书《明书》的手稿,他便毫不犹豫的以一千两白银的价格买下来送给儿子。庄廷鑨如获至宝,召集了一些门客一起改编、扩充内容、审书,《明书》摇身一变成为《明史辑略》,为了提高这本书的知名度,庄廷鑨还花大价钱请了当时的文化名流给书做序,眼看书马上就要刊印了,庄廷鑨却因为操劳过度便不幸离世了,他的父亲为了完成儿子遗愿,继续出钱请人编这本书。

但这本书还没公开发行就被清政府盯上了。有人偷偷向清政府检举了这本书里有不合适的地方,主要有三处罪状,一是此书直呼清太祖努尔哈赤父亲的名字,二是书中称清朝为贼、夷,三是表达了对明朝灭亡的无限惋惜,总之,这本书的政治倾向很明显,那就是抑清扬明,是妥妥的“不当言论”。清政府得知后大怒,以鳌拜为首的辅政大臣们命令各级官员高度重视此案,并迅速成立专案组彻查此案。很快,主编庄廷鑨的父亲庄允城,副主编朱佑明等主犯被押解进京,打入死牢。不足一月庄允城没熬过严刑拷打就死在狱中。

负责此案专案组最后给出的处理结果是,此书诽谤本朝,惑乱人心,主编本书的庄氏、朱氏为罪魁祸首,两家中15岁以上的所有男人处死,女人孩子几百人都贬为功臣家奴,大主编庄廷鑨虽然以死,但罪责难逃,开棺碎尸,挫骨扬灰。此外,凡参与本书编写的所有门客,名流,除了举报人以外,其他均无一幸免,根据罪行的大小,分别被判处杀头、流放、为奴等刑责,侃刻此书的工匠,倒卖此书的书商,收藏阅读此书的读者,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惩罚,大多数人被砍头或者囚禁。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