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乍一看“康茂才”这个名字,肯定是个经商的,并且还是个大商家。谁成想,他竟然是一名武将,获得朱元璋的高度信任,从一名间谍做起,跟随朱元璋出生入死,关键时刻立奇功,成就了大明王朝。

话说元朝末年,各地义军突起,天下大乱,到了1360年,形成陈友谅、朱元璋和张士超三雄并立状态,其中陈友谅的势力最大。 这年的6月,陈友谅率领他的最强大的舰队10万人马,攻打朱元璋的应天(今南京),而朱元璋这时仅有水军一万,几乎没有抵抗之力。 朱元璋召集他的谋士们商量对策,在会议上出现了不同的意见,大部分(注意这个词)主张逃跑,另外一部分主张退守紫金山,但这两部分人在一个问题上是一致的,那就是放弃应天。《明朝那些事儿》

朱元璋失望地看着这些人,他们见风使舵,只顾自己,怎么办呢?难道没有机会了吗?这时,他看到了刘基,这人不是很有谋略吗,虽然刚来,没有献一计,何不问问? 他开口问道:“刘基,你有话说?说吧。”没成想刘基立场非常坚定,只有并且只有打赢方为上策,退无可退。此言正和他意。于是,他们二人立即进行谋划。

刘基是当世奇才,孔明再世,他向朱元璋献的第一计策就是智胜陈友谅,就像当年诸葛亮献计火烧赤壁那样,诱敌深入,在龙湾设一个伏击圈,以智取胜。 刘基说:“如果有一个阚泽诈降最好不过了”。 朱元璋想,这东风借到了,上哪里找黄盖、阚泽呢?有了,真的天助我也!他就是康茂才。 这个人叫康茂才。这是一个战略意义上的阴谋。康茂才原先是陈友谅手下大将,后来投奔朱元璋,但他仍在朱元璋的指示下与陈友谅有着秘密接触,用今天的话说,他是一个双面间谍,是朱元璋埋在陈友谅身边的一颗棋子。《明朝那些事儿》

朱元璋向刘基介绍康茂才这个人:康茂才以前是元朝的镇抚(地方官),我们经过两次交战,他都战败,就投降过来了,仍旧让他率领旧部,据说以前他与陈友谅交情不错,曾坦白陈友谅让他提供情报,我都清楚。 刘基问:他可信吗?你相信他吗? 朱元璋回答:我考察过了,这人打仗水平不高,但人品非常好,康茂才年轻时通晓经史,懂大义理是非,做事光明磊落,事母至孝,这一点我非常看重,可见他的品格高尚,值得信赖。 刘基:嗯,品德好,就是他了。

朱元璋便让康茂才写信给陈友谅,诈为内应,诱其轻进。 看到这里,有人会问:康茂才既然是陈友谅的间谍,为什么还当朱元璋的间谍,两面耍呢?双面间谍没有好下场的。 其实,经过多年的战乱和接触,通晓经史的康茂才已经辩明方向,朱元璋大仁大义,而陈友谅呢,虽然参加了徐寿辉起义军,可他心黑手狠,胆大妄为,把义气当成狗屎,竟然把徐寿辉杀了,自己当老大,康茂才我是光明磊落之人,在家乡出了名的义气人士,岂能与他为友?别脏了我的名声。 道不同不相为谋,胸有大志的康茂才就站队到朱元璋这边来了。

依照计策,康茂才让他家的门人送信给陈友谅,说他将立功里应外合,自己镇守江东木桥,他让陈友谅走水路,他将会在江东桥与陈友谅会合,并将这座唯一阻挡水军前进的桥梁挪开,让陈友谅的水军经过秦淮河直抵南京城墙之下。 陈友谅兴奋极了,拿下朱元璋轻而易举,康茂才这个老友这时送情报,肯定想立功,待到捉住朱元璋,一定要重赏康茂才。他立即给康茂才回了信,确定了联络暗号。这时,朱元璋大喜过望,赶忙让李善长连夜撤了木桥,重造了一座石桥。

这座石桥就是妙计中的“画龙点睛”的睛,尤为重要,够陈友谅喝一壶的。 六月二十三日,也就是徐寿辉被杀后的第七天,陈友谅率领他的舰队沿秦淮河一路进攻,到达了江东桥。陈友谅难掩激动的心情,亲自登岸,在夜色中轻声叫出了联络的暗号:老康!无人应答。第二声:老康!仍旧无人回答。陈友谅借着皎洁的月光仔细观察了江东桥,他惊奇地发现这不是康茂才所说的木桥,是石桥!陈友谅感觉血液凝固了,他喊出了之前无数人喊过、之后还会有无数人喊的名言:中计! 这才如梦方醒,中计啦,和曹操一样中计啦,便率军撤退。一退就惊慌失措,退至龙湾时,朱元璋手摆令旗,五路人马在徐达、常遇春、冯胜的率领下展开了轮番冲击,陈友谅水军落败而逃,他的梦想戛然而止。

“龙湾之战”陈友谅军队死伤3万多,投降不计其数,朱元璋的军队呢,几乎没有什么损失,还俘获了一百艘大船和数百条小船,他的队伍越来越强大了,陈友谅打了败仗,逃回了江西,三年内再也不张狂了,几乎没有力量和朱元璋照面。 有了刘基的“龙湾伏击”东风妙计,更有康茂才的诱敌深入之间谍效应,方能龙湾大捷,朱元璋才能打退劲敌陈友谅,在应天站稳了脚跟。所以说,康茂才成就了大明王朝。

至此,康茂才获得了朱元璋的高度信任。虽然不像徐达、汤和、常遇春那样能领兵打仗,自己还是投降过来的,但朱元璋照样让他指挥打仗,先后率水军攻克安庆、江州(今江西九江),又接连夺取蕲州、兴国、汉阳,升任帐前亲兵副都指挥使。 1363年,康茂才随朱元璋征讨武昌,因功晋封金吾侍卫亲军都护。 1367年,康茂才又夺取无锡,升任同知大都督府事兼太子右率府使。

1368年(明洪武元年),康茂才跟随徐达北伐,从山东、开封、洛阳到甘肃定西,历经三年,转战多地,就在班师回朝的路上,康茂才突然生病,随后病死,年仅57岁。 朱元璋为此痛哭哀悼,为纪念他的忠诚和高尚的品格,追赠康茂才为蕲国公,赐谥武义。《明史》评价他“缔造之基,其力为多”。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