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北京作为封建皇朝的首都,是王侯公卿达官贵人的聚居之地,到处是豪门大宅。但是与豪门大宅形成强烈反差的却也有不少低矮窄小的房屋,特别是在北京城的边缘地带,还有着一种破破烂烂的小屋,这种小屋则被称为“鸡毛房”。

清朝末年,法国传教士古伯察先生在他的著名游记《中华帝国纪行》中所写到“鸡毛房”。事实上,“鸡毛房”既是一种小屋,也是一种贫民救济组织的代称。该组织可以为“无处栖身的叫花子与流浪汉”提供一种用于过夜的“温暖的羽毛床铺”。 据说,“凡是无处栖身的叫花子与流浪汉,不问男女,都可以进入鸡毛房过夜”。但在天亮以后,离开鸡毛房时,“门口有人负责向每家宿客收取一文钱”。儿童与成人一视同仁,不可减半付费。那么,鸡毛房里面的设施、条件如何呢?

里面只有一大间屋子,厚厚一层鸡毛铺满了地面。到了晚上,在这个羽毛的海洋里,人人都可以尽兴地经营与享用自己的安乐窝。那么,为什么“鸡毛房”组织不提供被子,而是提供鸡毛呢?原来,起初成立这种慈善机构时,负责人曾为每个寄宿者提供一条被子。但结果让人意想不到!因为到这里租房的人都养成了一个坏习惯,喜欢把被子带出去变卖,或者改成一件御寒冬装。 于是,慈善机构做了一条巨大的绒被,可以将整个宿舍全部盖住。白天,“大被子”可以悬吊在天花板上,样子就像一块巨型天蓬;晚上,当人人都躺进鸡毛褥子上,就通过滑轮将大被放下来。著名的诗人蒋士铨曾经以《鸡毛房》为题写过这样一首诗:“冰天雪地风如虎,裸而泣者无栖所。黄昏万语乞三钱,鸡毛房中买一眠。牛官豕棚略相似,禾杆黍秸谁与致?”

可见,“鸡毛房”是为了解决穷人、流浪汉的睡觉问题而出的不得已的方法。那么,现在的穷人、流浪汉,他们又睡在哪里呢?欢迎留言、评论!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