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十七年(643年),唐太宗嫡长子、太子李承乾因为谋反事泄而被废,与之争斗多年的嫡次子、魏王李泰认为自己即将获得太子之争的胜利。没想到唐太宗嫡三子、晋王李治突然以“黑马”的姿态出现,成为李泰最强大的竞争对手。

对于李治的异军突起,毫无准备的李泰有些乱了方寸。在李承乾被废后的一天,李泰突然私下里跟李治说:“你与叔叔汉王李元昌(唐高祖之子、唐太宗之弟)关系很好。李元昌因为参加前太子谋反集团被杀了,你难道不感到害怕吗?”

李泰此言是在以与谋反大逆之人关系密切为理由,恐吓李治退出太子之争。但李泰对弟弟李治的这番恐吓有些过于急躁和露骨,如果让唐太宗知道了,肯定会大为损害李泰在父亲心中的形象。那么李治又是如何应对哥哥李泰的恐吓呢?

一般来说,李治应对的方法主要是两种: 第一种方法:李治马上把哥哥李泰的这番恐吓告诉唐太宗。但是这样对李泰固然是个打击,但李治也成了“打小报告”的坏孩子。李治当时最大的优势就是“仁孝”,而在父亲面前说哥哥的坏话和宣扬兄弟间的矛盾,只能损害自己的“仁孝之名”。

第二种方法:李治把哥哥李泰的这番恐吓彻底忍下来,装成完全没有发生过的样子继续生活。这么做倒是可以保证自己的“仁孝之名”,不至于在父亲唐太宗心里降分。但如此未免太便宜了李泰,这对实际上是“有仇必报”的李治来说也是很难接受的。

魏王李泰可能也是觉得李治也就用以上这两种应对方法来对付自己的这番恐吓,而用无论哪一种对自己都没有害处,因此李泰才会有些露骨地如此行事。但让李泰没想到的是,李治竟然用了第三种方法来应对哥哥的恐吓。

李治在听完李泰的恐吓有意地大哭了一场。之后李治在唐太宗面前丝毫不提李泰恐吓自己的事情,但却巧妙地让唐太宗注意到自己的泪痕和愁眉苦脸的样子。最后在唐太宗的几次主动追问之下,李治才“不情愿”地将李泰恐吓自己的事情告诉了父亲。

唐太宗在听完李治的讲述之后马上形成两个判断:一,现在就为太子之位而恐吓自己的亲弟弟,李泰要当了皇帝八成会杀死或者迫害自己的兄弟;二,遭到如此恶劣的恐吓却依然为哥哥掩盖,李治确实是仁孝之子。这两个皇子在唐太宗心里的位置因此出现了变化,为李治最终获得“太子之争”的胜利发挥了作用。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