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坑杀40万赵军:1995年,考古人员挖开坑杀遗址,倒吸一口凉气
在公元前260年,山西省高平市的长平地区,爆发了一场在战国时期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大规模战役——长平之战。这场战争不仅是战国时期规模最大的冲突,也是秦赵两国力量的较量。秦国因商鞅变法而兴盛,赵国则以胡服骑射闻名。战后,秦国将领白起因俘虏并处决赵军四十万士兵而声名
世人误会赵括了:长平一战,他灭秦兵20万,打得秦20年不敢攻赵
公元前221年,嬴政灭了其他6国,最终统一了天下,建立了秦王朝。本在战国时期,这秦开局并不最强,像魏、楚、齐才是“王者段位”,但到了后期时,秦突然暴走,而赵也瞬间崛起,一下子成了赵、秦并驾齐驱的局面。不过到了长平之战后,天下的局势发生了变化,尤其赵国力大损,
长平之战,赵括输的不是自己的指挥能力,而是国力,以事实分析
在古代的战场上,赵括并非因其指挥能力不足而败北,而是赵国的国力不足以支撑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让我们回顾一下长平之战的始末,分析赵括的军事才能以及战败的真正原因。引子:长平之战,赵国损失惨重,国内青年几近灭绝,国力一蹶不振,失去了与秦国抗衡的能力。赵国先后
史上恐怕他是杀人数量最多的武将了,起码三百万人做了他的刀下鬼
古代战争没有火器,都是冷兵器靠士兵在拼杀。杀人一多总是会出现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的情况。都说“一将功成万骨枯”,这句话真的是根据真实的场景再现写出来的。要说到有名的、杀人比较多的武将,喜欢历史的人应该都清楚,比如长平之战坑杀了赵国四十万大军的白起,或者是明
打仗时白起严禁战士吃羊肉,士兵无法理解,白起:你走50步试试
冯梦龙曾说:“兵在多而不在精,将在谋而不在勇。”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其实揭露出来这历朝历代战争中不变的规律。很多时候,有勇无谋反而不能成事。如果想要获得战争的胜利,往往不能够仅仅凭借蛮力,而需要多方面的策略综合使用。因此,在战火硝烟的古代,往往成功的将领都
廉颇:为何打秦国时畏畏缩缩,打燕国时却全力以赴?
现在的人们去评判历史上的人物时,常常会依据一个标准:功与过。根据这个标准,著名的历史人物往往都会被分成两种:功臣和罪人。比如精忠报国的将军岳飞和迫害忠良的奸臣秦桧。但历史的奇妙之处就在于还会留下第三种人:犯了过错,却没有像预料中的那样臭名昭著,反而因此留
战国四大名将的结局如何,王翦最好,白起和李牧最惨,廉颇最特殊
说起战国,我们知道那是个战乱不断的时代。也正因为这样,诞生了很多名将,可以说是时势造英雄。战国的名将里,最出名的就是战国四大名将,分别是白起、廉颇、李牧、王翦。这个四个人是当时最盛名的将领,都擅长打仗。不过这四个人的下场可以说完全不同。我们今天看一下这四个
白起真的活埋40万赵军?农民偶然挖出长平之战尸骨坑,揭露真相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事件如璀璨的星辰,永远闪烁着耀眼的光芒。长平之战,便是这样一场决定国家命运的关键战役。唐代诗人陈子昂曾为此战写下了一首感人至深的诗篇,其中提到的“武安君”便是历史上著名的白起。白起,这个名字与赵括的故事紧密相连。赵括因轻敌而败,被白起所
如果赵武灵王在世,指挥决定秦赵命运的“长平之战”,结果如何?
长平之战遗址公元前260年,秦国大将白起在长平坑杀了赵国四十万军队,仅放回240名年幼赵国士兵。这次大战距离“胡服骑射”的一代雄主赵武灵王去世时间还不到50年,当时的赵王正是他的孙子赵孝成王赵丹,指挥的“长平之战”一败涂地。如果决定秦赵命运的“长平之战”由赵武灵王
古代战乱时人口会锐减,民国混战多年,为何人口一直维持4亿高位
古代每逢战乱,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人口数量都会急剧减少。例如秦始皇一统六国的时候,秦朝有2000万人,但是刘邦创立汉朝的时候只剩1300万人,反秦起义和楚汉之争令社会人口锐减,可见战争的残暴与凶猛。民国历史三十八年,其中军阀战争持续了十四年,发动了140多次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