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中国历史上的将军,那么就不得不提西汉的霍去病了。
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天妒英才”,又或者是“自古英雄出少年”。
这个在世仅23年,却为西汉立下赫赫战功的少年英才到底有着怎么样的传说呢?
扬言“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的霍去病,为西汉的历史上创造的最光彩的一幕,便是用自己的骁勇善战为西汉打通了“河西走廊”。
霍去病
在他夺取河西重镇后,汉武帝刘彻便为这条长达一千多公里,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的四个重镇,分别取了四个霸气侧漏的名字——酒泉、武威、张掖、敦煌。
时间的长河在流淌着,朝代更替,多少名城古都因势更改了名字,但这四地却始终未改,沿用至今。
他们承载了那个时代的家国情怀和宏图大志,也记录了难以忘怀的历史故事,而这一切,都要从两千多年前的那片土地讲起。
匈奴猖獗,咽喉要地
自秦朝以来,便与匈奴有着牵扯不断的干系,匈奴不甘于窝居一方,暗地里逐渐扩张自己的势力,给边境地区的人民带来了数不清的麻烦。
秦始皇派蒙恬大将军北击匈奴,三十万大军终于将河套收下,进行部队驻扎。
在北方建立了兵力强劲的防御线,又立即派人修建长城,以此来抵御匈奴的攻击。
但匈奴野心不死,虽然惧怕秦军的威猛,还是不断进行挑衅行为。
双方的战争几乎没有断过,整个一千多公里的河西走廊也被他们收于囊下。
急速的扩张下,西面是辽阔的西域,南面是祁连山的羌人之地。
而河西走廊与之相连的东面则是中原王朝,均受到强烈的威胁,西汉时期匈奴更是空前强大起来。
率领三十二万大军对匈奴进行讨伐的汉高祖刘邦,被匈奴一代雄主冒顿单于率领的四十多万骑兵,困在了白登七天七夜,最后用计谋才得以逃脱。
能将楚霸王打败的军队,却在匈奴手里一蹶不振,这实在是令人感到可笑。
可是没有办法,匈奴与汉人不同,他们更善于游击作战,常在草原上游走的骑兵,不出片刻便让汉军晕头转向了。
汉朝逐渐认清形势后,便对匈奴采取了“和亲”政策,借此平息战争,以避免战争带来的劳民伤财。
汉景帝刘启忙得晕头转向,刚稳定了西汉朝廷内部的中央集权问题后,又马不停蹄地处理匈奴猖獗的问题。
汉景帝
他意识到汉军和匈奴的兵力问题,主要出在骑兵身上,汉军的骑兵技术不如匈奴。
自小便策马在草原上的匈奴对于骑行之术如履平地,这对于汉军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威胁。
想明白这个问题后,汉景帝便立即着手安排,在长安附近疯狂地设立马场。
只要站在高一些的山上,放眼望去全是膘肥体壮的马匹,数量之多,一度达到30多万匹的盛况。
汉景帝
但对敌人一味的忍让终究不是办法,“和亲”与“献礼”并不是长久之计,只能带来短暂的和平,西汉始终处于弱势的地位。
也只会让匈奴更加的嚣张猖狂,在匈奴的数次违反合约,对西汉进行侵略的猖獗之后,西汉终于无法再忍让了。
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西汉与匈奴就是这样的关系,与野蛮的敌人讲道理无异于是对牛弹琴,只有用强大的拳头才能将之制服,让他乖乖听话。
汉景帝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远,汉景帝的雄伟计划早早便开始实施。
到实力雄厚之时,也到了汉武帝刘彻继位的时候,年仅16岁的武帝便接过了父亲的大旗,扛起了西汉的重担。
可原本是想一举将匈奴歼灭的马邑之围却失败了,匈奴更加的变本加厉,甚至不愿意“和亲”,一时之间,朝廷内外人心惶惶。
汉武帝看清局势后,也彻底改变了对匈奴的策略,放弃了始终防御的战略,转为进攻,并在后来对匈奴发起了三次在历史上留下光彩的大战。
汉武帝
待到前方探子传来消息,匈奴与月氏的关系甚为恶劣,匈奴甚至杀了月氏王,还对此进行侮辱,并将月氏赶出了河西走廊。
月氏对匈奴的仇恨积怨已久,这让汉武帝感觉时机到了。
他派张骞出使西域,准备联合月氏对匈奴进行联合围攻,谁知刚到了河西走廊的张骞就被俘虏了,这一遭坎坷就是十三年之久。
直到他回来,将河西走廊的情况以及地形图交给了汉武帝,西汉的转机就此来了。
汉武帝
要想彻底征服匈奴,只有控制河西走廊才行,这就是匈奴一条强健有力的右臂,只有砍了这条臂膀,才能彻底地击败它。
第一次河西之战就这么开始了,为了这场战争,汉朝已经准备了将近六十年,可以说这是一场“只许胜不许败”的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一个少年英才就此扬名立万,他就是十七岁便被封为“骠骑大将军”的霍去病。
霍去病
年少成名,出道巅峰
霍去病虽然因是女奴和小吏的私生子而出身低下,但在他出生的第二年,他的姨母卫子夫便取得了汉武帝的青睐,几年后又因为诞下皇子而被封为大汉的皇后。
卫家也过上了锦衣玉食的生活,而霍去病的舅舅卫青是骁勇善战的关内侯,自小和舅舅在一起的霍去病也善骑射,颇得汉武帝的喜爱。
早前曾几次跟着舅舅卫青一起进攻匈奴,独自带兵八百便深入大漠,一举拿下敌方多名将领,就此扬名,并说出了“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千古名言。
霍去病
年少成名的霍去病又屡获战功,在公元121年,被自己的姨夫汉武帝封为冠军侯,没过多久又有了“骠骑大将军”的称号,可以说汉武帝对他是十分喜爱了。
没过多久,在粮草准备充足,兵力马匹强盛之时,攻击匈奴的天时地利人和也已具备,著名的河西之战便拉开了序幕。
年仅十九岁的霍去病领命后,立刻率军出征了。匈奴探子看到西汉派了这么年轻的将领前来作战,立即赶回去告知了匈奴大军。
他们顿时觉得可笑无比,纷纷对汉军嗤笑,更是嘲笑霍去病是个毛头小子。
霍去病
却没想到原本觉得不堪一击的汉军,现在却有这么强劲的实力,霍去病不同于以往汉军将领的做法,他对于匈奴的阵营采取了“闪电突击”般的打击。
六天的时间里,来回前进了有近千里地,霍去病的胆识令匈奴震惊。
他深入匈奴的腹地皋兰山内部,与匈奴的主力军进行激烈的对抗。
成功的打败匈奴,并斩杀了匈奴的两名得力战将,另一名将领浑邪王落败而逃。
更是斩获了敌军九千首级,给匈奴来了一次重击,可以说是一次彻彻底底的巨大胜利,让汉军的士气大振,霍去病的名声也愈加响亮。
随着首战告捷,同年夏,西汉乘胜追击,第二次河西之战也紧随而来。
相比第一次,这次的准备更加的充分,汉武帝为这次军需补给做了很多功夫,早早便预备下了。
来不及休息的霍去病便立即投入了战争中,匈奴单于看到这样的情况,心中已经开始忐忑了,看来汉军这次真的是要将他们整治一番啊。
汉武帝这次考虑得更加周全,霍去病不再是独自一人领军作战,而是有了张骞、公孙敖以及李广三位将军的帮助。
可谁知这三位不说是“雪中送炭”,也能称得上“锦上添花”的大将们,刚进战场便展示了自己“猪队友”的迷糊行为,实在是不尽人意啊。
这次战役中的汉军,由霍去病和三位将军一共兵分四路同时出击,霍去病和公孙敖一起出击北地,而李广和张骞出右北平。
原本计划得不错,这也是经过众将领的彻夜商讨才得出的作战计划,谁成想出师不利,作战过程中意外不断,让人胆战心惊。
公孙敖是什么人,他是霍去病舅舅卫青的人,当年卫青被诬陷入狱,就是公孙敖鼎力相助劫狱救出来的,可是说是卫青的救命恩人了。
霍去病自然对他尊敬有加,自己年龄小,更是要多听老大哥的教导,原本想着能够一起并肩作战,结果到了战场,他却只能哭笑不得。
因为在这场战役中,公孙敖竟然迷失了方向,进入战场后就如同无头苍蝇一样毫无头绪,最后没有能够按照原先计划抵达河西。
李广更是突然遭遇了敌军左贤王部的攻击身陷重围,连着对战了两天两夜,最后万幸靠张骞的救援才得以突出重围,无奈退出了战场。
而张骞则是犯了和公孙敖一样的毛病,未摸清方向的他没有及时出发,导致计划无法进行,却阴差阳错地救了李广的性命。
只有霍去病,又是孤军深入匈奴内部,穿越居延,又过了小月氏,最后直接攻击祁连山。
霍去病在这次战役中斩获首虏三万余人,更是俘虏了匈奴五王等两千多人,彻底地击败了匈奴,水美草盛的河西走廊就此归为汉朝领地。
匈奴损伤惨痛,并在史书上记载了此次战役,痛呼:“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可见这次战役对匈奴打击得不轻,此后很久,再也不敢侵略西汉领地。
匈奴单于不敢进犯西汉,却将怒气撒在了浑邪王和休屠王的身上,认为是他们没有好好守住河西走廊,才让霍去病有可趁之机,对他们也是百般刁难。
匈奴单于
无奈之下,浑邪王和休屠王只好投降了汉武帝,而汉武帝更是与匈奴单于对着干,秉承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原则。
随即便对两王好礼相待,又将他们安排在了河西走廊,成为“五属国”。
而为了加强对河西走廊的坚守,汉武帝更是设立了“河西四郡”进行管制。
君王情怀,四大重镇
要说汉武帝刘彻,那可是想得比较深远的。
他将浑邪王与休屠王安排在河西走廊,主要也是为了监视着匈奴的一举一动,两王对于匈奴的行事方式比较熟悉,有他们看管实在有很大的益处。
而史称为“河西四郡”的,便是我们后来常说的四大重镇——酒泉、武威、张掖和敦煌。
当时还被称作酒泉郡、武威郡、张掖郡和敦煌郡,而这几个重镇则是汉武帝亲自取名的,并且都有着深刻的内涵,一直沿用至今。
“酒泉郡”是指“城下有水,水中有酒”,它的命名是源于至今流传的霍去病的一个小故事。
当时霍去病率领众将士打入了酒泉处,由于是乘胜追击,深入了敌人内部,周围敌情很是不妙,他们又与外界失去了联系,形势很是危急。
而最重要的是,他们等于中断了粮食的补给,没有军需物资,没有食物,周围又是虎视眈眈的敌军,霍去病的将士们顿觉没有了希望,一个个垂头丧气的。
霍去病看到这样的情况心中也很是焦急,一时之间百思不得其解,现在仅凭他一人之力,实在是没有办法弄来这么多人的粮食。
他灵机一动,想起了汉武帝给自己的一壶美酒来,他环视一圈战士们,冲他们大喊了一声,随即将那壶美酒缓缓倒在了他们旁边的泉水里。
众将士看到这样的情况很是不解,将军为何这番举动,好好的一壶美酒就这样浪费了。
霍去病看出他们的不解,随即说道,美酒一人饮毫无欢悦之处,我将它洒在泉水里,众将士们一起饮才是乐哉。
将士们听完霍去病的话大受触动,他们眼含热泪将泉水饮下,在之后的战役中士气大振,取得了胜利。
汉武帝听说了这件事后,也大为震动,后来将此处命名为“酒泉”。
而“酒泉”后来也成为了“庆功”的代名词,甚至很多人提起“酒泉”想到的就是“美酒”。
诗仙李白更是曾在自己的诗中写到,“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可见“酒泉”文化的深厚内涵已经是众所周知了。
“张掖”则是“断匈奴之臂,张中国之掖”、又或是“张开臂膀,揽城入怀”。
河西走廊作为匈奴的一条得力右臂,在西汉将之砍掉之后,匈奴便元气大伤,而西汉便顺理成章地将这条臂膀收为己用,用它通向了西域。
也等同于将新的领地,揽在西汉的怀里,扩大了领土,这是一种希望的精神,也是胜利的喜悦。
“武威”的命名则是纪念汉军英勇善战,武艺超群,更显得威风凛凛,气势昂然,也凸显了将士们在河西之战的两次战役中,所获得的丰功伟绩。
当然也是为了让后人更好地记得,河西之战中将领霍去病的英勇事迹与战功赫赫,说白了这也是汉武帝对霍去病的偏爱之举。
而“敦煌”的含义便是它字面上的意思,有“盛”、“大”之意,简单来说,一是说明了西汉的强大,富国强兵,不容他人侵略。
二是说明了在控制了西域之后,汉武帝对于西汉以后的发展,以及河西走廊的未来抱有很大的期望,愿之越来越强大。
都说人如其名,可见“地”也如其名,正如汉武帝所期望的,四个有大汉之风的重镇,果真承载着美好的期盼。
河西走廊被纳入华夏版图以后,华夏的发展便愈加的强盛。
在丝绸之路开通以后,也有了更多和西方交流的机会,张骞作为丝绸之路的“凿空者”也可谓是做了巨大的贡献,这四个重镇依旧发挥着作用。
到后来“一带一路”计划的提出,四大重镇仍然是重要的交流之地。
汉武帝格局高远的胸怀以及霍去病夺下河西走廊的壮举,至今让华夏受益,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